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将于2月13日起推出为期3个月的《红红火火新疆梦——山东民间木版年画展》,免费向公众开放,以年画为载体普及年文化。 据悉,本次展览由自治区博物馆和青岛市博物馆共同主办,汇集了不同时期的山东年画精品93件(套),展览共分为“拜神祈福”、“戏出•传说”、“民生写真”、“花鸟山水”四部分内容,有反映民间神话传说人物的“门神”、“灶神”、“财神”等,还有反映劳动场景的《男十忙》,描...
近日,西湖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中国木版年画特展,首次集中了全国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8种年画,总计200余幅作品,堪称是我国年画作品、年画艺术、年画文化的一次集中大型展览。 中国木版年画主要有八大类别,其中,杨柳青画、桃花坞年画、武强年画、杨家埠年画、朱仙镇年画先后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览期间,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的民间艺术家还亲临杭州,现场制作木版年画。 展览将持续到...
“校场是指什么样的地方?”“传统的门神画是什么内容的?”前天下午,一场以“木版画·年画”为主题的讲座在宁波帮博物馆开讲,拉开了“上海旧校场木版年画展”的序幕。来自宁波大学的姑娘沈马艳和8岁的小姑娘杨雯茜分别答对了上述两题,成为此次展览的揭幕嘉宾。 年画是中国民间最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之一,堪称宝贵的民间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它兴于宋,盛于清,历经千载。上海旧校场木版年画,发源于苏州桃花坞年画,...
年画-尉迟恭沥粉金门神。 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曾一度被当作废纸丢弃的年画又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又到年底,年画收藏的气氛也逐渐开始热闹起来。 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居环境跟着变化,只有农村还在延续贴年画的习俗,年画的需求量大幅减少。而相对作为收藏品的一种,年画却开始频繁出现在收藏市场上,并逐渐广为人知。 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收藏年画的人还不是很多,年画的收藏潜力仍没...
年画是祈福传祥的民间手工艺,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天津杨柳青镇,孕育出了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首的杨柳青木版年画,2006年,杨柳青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日,记者跟随“走基层,看文化”采访团来到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该博物馆在建筑规格、展品数量、馆藏丰富程度上位居中国年画博物馆之首,馆中一群年轻的年画传承人,在这个时代里依然坚守着手工艺术创作。 博物馆内珍藏6400余...
重庆梁平木版年画起源于明嘉靖年间,发展于清康雍时期,繁荣于民国初期。1958年后,由于受现代印刷业、民众生活习俗的变化及政治运动等因素的冲击,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2006年,重庆梁平木版年画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者在现场看到,梁平年画造型粗狂古拙,色彩火热喜庆。据了解,历史上在梁平县屏锦镇曾有“家家雕木刻版,户户描绘丹青”的盛景。梁平木版年画第六代传承人徐家辉告诉记者,梁平木版年画对...
东昌府木版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古代东昌府与潍坊杨家埠并称山东两大民间画市,代表着山东木版年画的东西两大系统,很早就在国内享有盛誉。东昌木版年画的生产已有近300年历史。 简介 中国民间木版画,唐以前未发现有文献记载,宋代开始流行独幅版画,当时叫“纸画”,明朝改称“画贴”,清初有的地方叫做“卫画”,还有的地方称做“画张”。“年画”一词出现于清道光29年,顾名思义是指过年...
杨柳青木板年画是天津特有的民间艺术,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具有笔法细腻、人物秀丽、色彩明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祥和、情节幽默、题词有趣等特色,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于2006年5月被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
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佛山木版年画将集中展出了!24日起至9月15日,70多幅木版年画精品在佛山祖庙博物馆藏珍阁展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地方民俗均可从中管窥。 佛山木版年画始于宋元,盛于明清,至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清初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年画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佛山在历史上创造了大量经典性的木版年画作品,题材主要包括吉祥图案、辟邪迎祥...
11月14日,由河北省文化厅主办,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武强年画博物馆、邯郸市文广新局承办的“河北省廉政文化题材武强木版年画巡展”在邯郸市博物馆开幕。据了解,本次“廉政画展”时间为11月14日至18日,市民可免费参观,参观时间每天上午9点至11点,下午2点至5点。 “廉政画展巡展”活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廉政文...
“靠墙走,靠墙站,光穿衣裳不吃饭。”这是中国北方民间流传了100多年的一则谜语,过去的儿童在猜这个谜语的时候,几乎都能立即指着屋里墙上的年画大声叫出答案“年画儿”。而近些年,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回答不出这个标准答案了。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人的生活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年节时挂年画的习俗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传统的年货市场上,不仅盛行了千年的木版年画早...
8月15日上午,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泰北、龚杰辰来到开封博物馆,就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项目开展考察交流。 两位教授参观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现场了解了年画的刻版、印制流程,并与年画大师郭太运进行了交流。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悠久的历史、艳丽的色彩、精巧的构图吸引了两位教授,他们对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了极大的兴趣和高度的赞扬。 泰北、龚杰辰两位教授长期从事文化产业的管理和研究,并在世界...
1纸马门神 这是木版年画较早的“纸马”门神。门神武士装扮,可降鬼伏妖,保民平安。 2二十四孝之涌泉跃鲤 西汉姜诗母喜饮江水并食鱼,姜诗夫妻二人不辞辛苦侍奉母亲。突然一天,屋后涌出清泉,跃出鲤鱼,二人无须天天至江中捕鱼就可以孝敬母亲了。 3麒麟送子 这是昔日婚庆大典不可缺少的礼品。连(莲)生(笙)贵子,福(蝠)庆(罄)满门,喻意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