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时间:2006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福建省 编号:Ⅶ-4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漳州市 漳州木版年画主要流传于漳州的芗城区和闽南、岭南一带,并远销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宋代福建的刻书业开始兴盛,迅速带动了民间版画刻印技术的发展。明清两代,漳州 木版年画开始流行,漳州月港的兴起给木版年画的外销带来了有利条件。20世纪初,漳州联子街、香港路、台湾路一带集中了大...
时间:2006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江苏省 编号:Ⅶ-3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苏州市 桃花坞木版年画产生于明代,当时在苏州七里山塘和阊门内桃花坞一带有数十家画铺,年产量多达数百万张,故以桃花坞为名。 桃花坞木版年画盛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最繁盛时期有张星聚、张文聚、魏宏泰、吕云林、陆福顺、陆嘉顺、墨香斋、张在、泰源、张临、季祥吉等画铺,稍后出现的王荣兴、陈同...
时间:2006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河北省 编号:Ⅶ-2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武强县 武强县是著名的民间年画之乡,地处冀中平原,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衡水市管辖。武强木版年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其丰富的内容是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据现存资料考证,武强木版年画产生于宋末元初,明、清两代最为鼎盛。后因地理交通状况的变化而逐渐衰微,民国时期的战...
时间:2006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天津市 编号:Ⅶ-1 申报地区或单位:天津市 在天津众多的民间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杨柳青木版年画。 杨柳青木版年画发源于千年古镇杨柳青。明代永乐年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及天津漕运的兴起使杨柳青成为南北商品交易的重要集散地,经济日益繁荣。周边地区的木版年画艺人先后迁居杨柳青镇,发展业务。而杨柳青镇外盛产的杜梨木非常适宜雕版,...
1月22日,“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山东民间木版年画展在余杭博物馆二楼临展厅开展。本次展览共展出了民间木版年画90幅,集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才能,凝结了劳动人民纯朴的思想感情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山东为我国历史上民间年画制作和生产的主要地区,境内有“东昌府年画”、“曹州年画”、“高密扑灰年画”“平度宗家庄年画”和“潍县杨家埠年画”等,长期以来形成了鲜明的地域艺术特色,表...
12月30日,2016年辞旧迎新之际,受“上海卢湾一中心小学”邀请,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集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艺人张庭旭及其弟子们走进校园,为孩子们进行一场朱仙镇木版年画展览及现场制作体验。 上海卢湾第一中心小学是个已有八十多年历史的小学,无论是历史厚度还是时代发展上都拥有绝佳优势,举办“朱仙镇木版年画进校园”活动可谓先声夺人,在日渐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用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影响力带给小朋友们...
九旬老人郭太运指导徒弟下刀刻版 “腊月二十八,家家贴画画。”从北宋起,年画就已深入民间,成为春节必不可少的一样物品,而朱仙镇木版年画,凭借考究的工序和工匠精湛的技艺,又被称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 而今,在其发源地河南省开封市,仍有许多人从事着这门手艺,或为生计,或为传承,被誉为“年画泰斗”的九旬老人郭太运就是其中的一位。 从13岁学艺,到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
昨天是腊月二十三小年,“祥瑞盈门 福佑家园”——门神年画展,在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启幕,为猴年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展览将持续到3月10日。 门神类年画在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次展出的作品精选自馆内珍藏的门神类年画,其中部分藏品首次向观众展示。展览采用“两进院”的设计,突出门的功能性,增加整体观感,展区主要分为“武门神”“文门神”“门画”三个部分,其中不乏珍贵的艺人手稿,有些藏...
2月1日(农历腊月廿三),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将举办门神年画展。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精选自馆内珍藏的门神类年画,其中部分藏品首次向观众展示。展览采用“两进院”的设计,突出门的功能性,展区主要分为“武门神”“文门神”“门画”三个部分,其中不乏珍贵的艺人手稿,有些藏品配有古版一同展出。展览将持续到3月10日(农历二月初二)。
宁夏非遗传承人 任振斌木版年画及活字印刷传承展在今天在宁夏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由宁夏博物馆、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办,展出任振斌手工制作的上百幅六盘山木版年画,还有国内八大年画以及以西夏题材为主的古代活字实物,观众还可以现场体验手工印制年画、印活字。此次展览为期一个月。 据了解,六盘山木版年画水印套色,具有形式多样、构图饱满、线条简练、色彩鲜明等艺术特点。2012年六盘山木版年画项目...
近日,“中国木版年画精品展”在嘉兴博物馆禾韵展厅揭开帷幕。展览由嘉兴博物馆、杭州西湖博物馆共同主办。 年画,在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千百年来,年画已成为我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逢岁末,中国各地很多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祝愿新的一年吉祥喜庆、驱凶消灾。此次展览汇集了苏州桃花坞、河北武强、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
12月15日,由嘉兴博物馆、杭州西湖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中国木版年画精品展”在嘉兴博物馆禾韵展厅开幕,该展将持续至2016年2月15日。 年画,在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千百年来,年画已成为我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逢岁末,中国各地很多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祝愿新的一年吉祥喜庆、驱凶消灾。 本次展览汇集了苏州桃...
安阳博物馆藏木版年画在加拿大展出2015年2月28日,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的《文化中国•魅力河南——河南木版年画展》在加拿大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正式开展。包括安阳博物馆馆藏30幅木版年画在内的60余幅河南木版年画作品共同展出。河南省文物局纪检监察员马培良代表河南省文物局参加了开幕式并致辞。中国驻温哥华领事馆文化参赞韩宁、王强,BC省议员李灿明,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理事会秘书陈蕴化,当地华人华侨代表,...
春节期间,在晋南一带的村落,多户人家的门扉上、窑墙上贴着各式各样的年画,有用以驱邪避灾的“门神”、有将吉祥与财运送入万家的“灶王爷”,更有寓意来年丰收的“年年有鱼(余)”。走进一户人家,墙上挂的年画表现的是戏曲《西厢记》里的故事,主人高某告诉记者,他们年年如此,“过年关、守岁,就凭这些增添年味儿”。 与乡村不同,如今城市里已鲜能见到年画。“现在都住在楼房,安的都是防盗门,没人再用得上这些‘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