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出土大量金饰和龙形器物 (图片来自安徽省文物局) 目前,正在进行的当涂县“天子坟”东吴大墓考古工作备受关注,特别是墓主的身份是不是孙权第六子孙休,让人十分期待。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目前,“天子坟”东吴大墓的考古发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发掘出土包括大量金饰和龙形器物在内的众多文物。 近日,当涂县“天子坟”东吴墓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已发掘面积263平方米,墓道、墓门、甬道、前后室局部轮廓已基本暴...
近日,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一座东吴大墓的考古工作备受关注,在当地人称之为“天子坟”的发掘现场,一座距今1700多年的东吴大墓已初露轮廓。这座墓葬规格甚至超过该市曾发掘过的三国东吴名将朱然墓。 昨天下午在当涂县姑孰工业园的发掘现场记者看到,距今1700多年的东吴大墓已经初有轮廓。墓室是由砖砌造的,由南到北依次为甬道、前室、后室,东西分别有耳室。从外部测量来看,南北总长44米,东西宽是30多米,采取的...
阅读提示 妇好,生活在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是商王武丁的王后,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在现存的甲骨文献中,她的名字频频出现,仅在安阳殷墟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提及她的就有200多次。 2016年,是妇好墓成功发掘40周年。 整整40年前的1976年,随着妇好墓的发现,这位之前只存在于甲骨文记载中的传奇女性,终于得到考古证实。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殷墟考古发现中,影响...
平水陶山,这座和绍兴南部众多山头并无大异的小山,山上黄土斑驳,翠竹茂密,山脚下种着蔬菜,一旁的农家乐还在山腰处挂着红灯笼揽客。似乎意识到这里绝佳的地理位置,周边不少老村民把坟头建在此地,一个个小黄土堆在一片绿色之中隐隐可见。长眠于此的村民先人不会知道,他们所葬之地,正是数千年前古越名门望族的栖身之所。 日前,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活动正式启动,公布了38个提名项目。浙江省余杭...
清代状元、兵部尚书茹棻墓区的石碑接连被发现,而他的墓地又在哪里?从2013年2月以来,本报连续对此作了报道,引起众多读者包括全国茹氏后人的关注。前天,记者与文保考古专家再次深入兰渚山采访,不仅详细了解了茹棻大墓被平毁的经过,还意外发现了另一处大墓。 茹棻大墓毁于50多年前,挖掘时发现朝服 与记者一道进兰亭镇兰渚山村的还有柯桥区文化发展中心考古处陆菊仙研究员。2008年,陆菊仙曾到此做过文物普查...
1月5日,江西南昌西汉大墓考古现场,考古人员正在对主棺进行最后的打包。 当日11时,备受瞩目的南昌西汉大墓主棺(含棺床在内)完成装箱打包。据了解,整个箱体以钢板为底,以从东北特意调过来的松木为面,组成一个异形箱体,体积近4立方米,重达4吨左右。2015年12月30日,专家组在发掘现场经过讨论决定,由于内棺文物堆积情况复杂,且有大量玉器随葬,为确保文物安全,专家组协商决定套箱整体提取,进行实验室考...
12月23日,数十位秦汉考古专家汇聚江西南昌,共论南昌西汉大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及其深远意义。出席的专家来自于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都是国内秦汉考古领域的“大咖”。 研讨会上气氛热烈,专家们纷纷就南昌西汉大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及其深远意义发表见解。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国内知名秦汉考古专家在致辞中提到,在南昌西汉大墓的发掘过程中,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
南昌西汉大墓全部发掘以后考古工作该如何更好的开展,这也是本次西汉海昏侯墓地考古及其意义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讨论的热点问题。对此,不少专家表示,文物保护及历史研究才是重头戏。 徐州博物馆馆长李银德表示:“主棺打开之后有利于我们以后的工作,也希望考古发掘结束之后要对南昌西汉大墓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千万不要一考古挖掘完就不重视,后面的文物保护和研究才是最重要的。”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认为,...
备受关注的南昌西汉大墓目前已进入主棺发掘清理关键阶段,墓主人身份尤为值得期待。中新社记者24日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墓主很可能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正在考古发掘的南昌西汉大墓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经过5年考古发掘,南昌西汉大墓已出土2万余件珍贵文物,创下多个首次和“考古之最”。 南昌西汉大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
西汉大墓发掘的金板 紫金城遗址汉代瓦片 22日,南昌西汉大墓考古现场又传来惊人消息:之前发现的“金板”,疑为“金册”,“以往汉代墓葬从未发现过金册”。另外,考古人员还在内棺盖板发现荒帷痕迹。 发现 发现纺织品痕迹 22日,考古人员继续对主棺周围的淤泥进行清理,发现主棺柩的内棺盖版上有荒帷的痕迹。“目前完整的大件的纺织品还是没有出现,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存在荒帷的痕迹,贴在棺盖板上,非常紧...
专家清理发现部分竹简写有“子曰”等字样。 竹简中出现《论语》、墓主身份初步明确系第一代海昏侯刘贺……12月23日,西汉大墓考古学术研讨会在南昌举行,国内数十位秦汉考古权威专家对西汉大墓的发 掘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秦汉考古专家信立祥表示,接下来将在学者们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把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集结成册,出版西汉大墓研究专 著。 ◎发现 竹简中出现《论语》 西汉大墓内出土了数量繁...
昨日,考古人员在内棺下发现了带有轮子的棺床,轮子和滚轴均是木质结构。有专家介绍,这样的棺床在汉代考古中是第一次发现。“这个活动的棺床我们推断,应该是起灵时推进棺柩时用的。”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发掘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介绍说,棺床并不常见,只有在大型墓葬中才会出现,由此也可见南昌西汉大墓墓主的身份很不一般。 据了解,棺床为供棺椁停放的底座。《说文》中介绍:“床,安身之坐者。”安身,指使身体安稳的意思,由...
大墓出土简牍为校订古代文化典籍提供证据 马蹄金、孔子屏风、精美漆箱等珍贵文物的相继出土,让南昌西汉大墓墓主身份这个话题再次掀起讨论热潮。南昌西汉大墓考古专家研讨会将于本周三举行。昨日开始,来自全国的秦汉考古专家们陆续来到南昌,将于今日参观南昌西汉大墓考古现场。同时,南昌西汉大墓考古发掘工作仍在继续,21日考古人员在主椁室内发现了盾牌等文物。 椁板下发现部分文物 为便于棺柩的清理发掘工作,昨日...
12月20日,考古人员们开启了南昌西汉大墓主棺的第一层棺板,在其中发现了马蹄金和玉器。备受关注的南昌西汉大墓15日进入主棺清理阶段,在进行了几天的主棺椁板的拆卸工作后,目前已进入到棺柩核心部分的清理工作。据专家介绍,经过目前分析,这个棺至少是两重棺。郭晶 摄 考古人员在其中发现了马蹄金。郭晶 摄 12月20日,考古人员开启了南昌西汉大墓主棺的第一层棺板,在其中发现了马蹄金和玉器。郭晶 ...
备受关注的南昌西汉大墓自15日进入主棺清理阶段后,目前正在进行主棺椁板的拆卸工作,预计这一工作将持续两到三天。 当日,记者在南昌西汉大墓主椁室看到,主棺位于主椁室东寝的东北部,南北放置。与前两天相比,主棺上方已经被海绵覆盖。除海绵之外,还有用于封闭的宣纸、塑料膜等。考古专家表示,这是出于对主棺保护采取的措施。 此前,考古专家在初步查看主棺内部情况后表示,主棺内文物数量较多,保存较为完整,倾向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