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ⅷ-51 所属地区 山西·晋中·平遥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山西省平遥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发源于山西(简称"晋")中部的平遥县,传布至北方广大地区。平遥推光漆器是我国四大名漆器之一(北京-金漆;福建-脱胎;扬州-点锣;平遥-彩绘),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 平遥推光漆髹饰品分为实用品...
遗产编号 ⅷ-59 所属地区 山西·吕梁·汾阳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山西省汾阳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汾酒也称"老白汾酒",因产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县杏花村,故又称杏花村汾酒。杏花村是中国著名的酒都,位于汾阳市城北15公里的太汾公路北侧,距省会太原市区90公里。 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的汾酒,以清澈干净、清香纯正、绵甜味长即色...
遗产编号 ⅷ-61 所属地区 山西·太原·清徐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山西省清徐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主产地在清徐县内孟封、清源、徐沟、西谷等乡镇。清徐位于太原市南部,依山面川,相传"尧帝城西南有玉泉,尧王亲往酿醯". 山西的老陈醋是黑褐色,体态清亮,鲜明诱人。除了具有酸醇、味烈、味长的三大...
遗产编号 ⅷ-46 所属地区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勒勒车又名大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勒勒"原是牧民吆喝牲口的声音。勒勒车因常以牛拉动,故也叫蒙古式牛车。勒勒车是为适应北方草原的自然环境和蒙古族生活习惯而制造的交通工具,现在东乌珠穆沁旗及其周边地区...
遗产编号 ⅷ-83 所属地区 黑龙江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黑龙江省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桦树皮制作技艺是我国北方游猎民族的独特手工技艺,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性,主要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的聚居区,以及古代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聚居区。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长着大片白桦林,因此这...
遗产编号 ⅷ-85 所属地区 黑龙江·双鸭山·饶河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黑龙江省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民族,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饶河、抚远两县,现在沿江而居的赫哲人仍以渔业为主,不论男女老少,都是捕鱼好手,他们捕鱼、食鱼、用鱼皮盖房、造舟、制衣,在历史上以"鱼皮部落"为世所知。鱼皮制品以北方冷水...
遗产编号 ⅷ-17 所属地区 上海·徐汇区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上海市徐汇区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术的传承源于黄道婆自崖州带回的纺织技艺。黄道婆元代棉纺织革新家。又称黄婆。生卒年不详。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人。元贞年间,她把在崖州(今海南岛)学到的纺织技术带回故乡并进行改革,制成一套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
遗产编号 ⅷ-13 所属地区 江苏·南京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锦工艺技术之大成,因其绚丽多姿,灿若云霞而得名。又有一说,因其图案文饰多应用"云纹"而得名。南京云锦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居古代三大名锦(云锦、宋锦和蜀锦)之首,系...
遗产编号 ⅷ-14 所属地区 江苏·苏州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宋锦,为宋代发展起来的织锦,因主要产地在苏州,故谓"苏州宋锦".苏州是我国著名的丝绸古城,为锦绣之乡、绫罗之地。 苏州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它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一起,被誉为我国的三大名锦。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称为"...
遗产编号 ⅷ-15 所属地区 江苏·苏州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缂丝,又名刻丝,是中国古老、独特的一种传统织造工艺,主要存在于苏州及其周边地区。苏州缂丝自南宋以后,盛名全国,成为主要产地。明清时代,苏州缂丝仍昌盛不衰。 缂丝素以制作精良、浑朴高雅、艳中且秀的特点,在丝织品中列为最高品第,并是...
遗产编号 ⅷ-24 所属地区 江苏·南通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南通蓝印花布传统印染技艺遍及南通地区各县,影响较大的作坊在如皋的石庄、通州的二甲和石港、海门的三阳、启东的汇龙及南通市区。 旧时,浙江、江苏一带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织布、染布。老辈人身上穿的衣服、日常用的包袱皮,甚至自家闺女的嫁妆,...
遗产编号 ⅷ-27 所属地区 江苏·苏州·吴中区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苏州的香山位于太湖之滨,有2500多年的历史,这里百余村庄人多地少,自古出建筑工匠,因从业者技艺不凡,人称"香山匠人".香山帮是一个以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为地理中心,以木匠领衔,集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古...
遗产编号 ⅷ-32 所属地区 江苏·苏州·相城区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所谓"金砖",实际上是规格为二尺二、二尺、一尺七见方的大方砖的雅称。古籍《金砖墁地》有这样的解释:"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称'金砖';又因砖运北京'京仓',供皇宫专用,称之'京砖',后逐步...
遗产编号 ⅷ-36 所属地区 江苏·南京·栖霞区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南京金箔锻制业发源于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这里曾分属句容县和江宁县。这一带农户均有"打箔"、"制线"的手艺,且世代相传。金箔锻造技术就是指将黄金捶打,制成超薄的金薄片。金箔常用来装饰佛像或是器具。金陵金箔生产工艺独特,技术要求很...
遗产编号 ⅷ-45 所属地区 江苏·苏州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明式家具是指自明代中叶以来,能工巧匠用紫檀木、酸枝木、杞梓木、花梨木、鸡翅木等进口木材制作的硬木家具。虽然明式硬木家具在全国很多地方都生产,但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制作的家具最得大家认可。因此,人们公认苏式家具是明式家具的正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