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古窑明代葫芦窑点火 游客争当点火嘉宾 11月7日上午,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明代葫芦窑点火复烧,现场游客争当点火嘉宾感受传统陶瓷文化魅力。 11点,记者在现场看到,柴窑烧成工序的拉坯、利坯、烧窑、把桩等非遗传承人站成一排。据古窑负责人介绍,今天点火将作坊老艺人请来,就是希望现场的游客能够了解到,柴窑的烧成,离不开各工序的配合。点火烧窑是对传统窑炉生产性的保护,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手工制瓷技艺,...
5月底以来,省考古所联合萧县博物馆对位于该县欧盘村的一处古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4000多件隋唐遗存,为中国古窑瓷界的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处古窑址南距“白土寨窑址”4公里,301省道从遗址上东西穿过,东西宽约500米,南部大体在301省道南70米处,北部受制于民房阻碍,具体界限不明,是我省已发现的古窑址中面积较大的一个。本次拟定发掘面积800平方米,目前在700平方米的面积内,已发掘清理出...
“2015寻找最具文化创意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媒体采风活动近日走进江西景德镇,对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进行了实地探访,并现场见证了景德镇古窑的复烧点火。同日还举行了系列沙龙之“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活动。 对于传承百年的古窑复烧,很多人认为,古窑本应该作为文物保护起来,而不应该复添新火、重新开窑。对此,国家文博研究员、景德镇古窑文化研究院院长周荣林解释称:“非物质文化遗产须在生产中实现保护传承,如果我们...
据现有考古资料,景德镇尚未发现唐代及唐以前的窑址。在已发现的窑址中,属早期的有胜梅亭,石虎湾,黄泥头等窑,均为五代时期。宋代窑址已发现的有湖田,湘湖,南市街,柳家湾等窑,都烧青白瓷。 胜梅亭窑 胜梅亭窑又叫杨梅亭窑,是景德镇的一处五代至宋代瓷窑。窑址在景德镇湖田进南山二公里处的胜梅亭村,是目前所发现的南方地区烧造白瓷的最早窑址之一。胜梅亭窑烧造青瓷和白瓷。青瓷釉色偏灰,其显亮部分,微带绿色。白...
东钱湖畔发现北宋古窑堆积层,已被人多次盗挖,本报报道刊登后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关注。昨天,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向本报表示,他们已经对马山湿地陶罐瓷片堆积层部署保护性措施。 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史济荣告诉记者,马山湿地边坡上的陶罐瓷片堆积层,已被文物部门列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点。这次被不法分子盗挖,不少陶罐瓷片被挖走,造成一定数量的文物损失。 昨天上午,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的...
德化位于“闽中屋脊”戴云山麓,地处福建省中部。土地总面积2992.1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02个村(社区),人口30.66万。是千年古县、中国瓷都之一,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 德化县境内山多、水足、矿富、瓷美,素有“闽中宝库”之称,具有林、瓷、电、矿四大优势,其中高岭土、铁矿石、石灰石远期储量均在亿吨以上,黄金储藏量20吨,位于全省前列。 远在新石器时代,德化地区就有陶器生产,唐末五代瓷艺已...
东钱湖畔发现北宋古窑堆积层,已被人多次盗挖,媒体报道刊登后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关注。昨天,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表示,他们已经对马山湿地陶罐瓷片堆积层部署保护性措施。 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史济荣告诉记者,马山湿地边坡上的陶罐瓷片堆积层,已被文物部门列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点。这次被不法分子盗挖,不少陶罐瓷片被挖走,造成一定数量的文物损失。 昨天上午,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的相关领...
昨天,我市民间文保专家杨古城在勘查,现场有明显的盗挖痕迹。 现场发掘出的部分古瓷片。 现场发掘出的部分古瓷片。 民间文保专家杨古城在现场勘查。 记者 徐佳伟 摄 昨天,有网友在论坛上曝出东钱湖马山湿地的边坡上发现成片的破碎瓦砾陶罐,这会不会是越窑遗址?记者随后和民间文保专家杨古城一起赶到现场,确认这是北宋古窑的一个堆积层,对研究“越窑”有重大的考古价值。遗憾的是,这个古窑堆积层...
记者4月23日获悉,黎川县中田乡洪门水库库区日前发现一处大型古窑遗址群,分布面积有一公里左右,浮出水面的古窑有50多座。 据介绍,过去30多年间,古窑遗址群只有在水位特别低的年份才露出水面。因为它的形状很像坟墓堆,所以村民一直以为淹没在库区的是古墓群。该古窑群约有100多个窑址。古窑址产生在哪个年代,尚不得而知。记者向该县陶瓷行业人士进行咨询,初步认定该古窑群落遗址是古代民间陶器生产基地,...
出土陶器 4月1日,楚天时报记者从大冶市文物局获悉,保安镇发现约2万平方米的古代窑址群。这是大冶市首次发现古窑址群,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考古价值。 2月15日,大冶市长李修武在保安镇调研时,发现该镇磨山村在修建水渠时,挖掘出了大量陶器碎片。李修武当即将此信息告知大冶市文体局局长曹云华,曹云华又将此信息传递给了大冶市文物局局长余锦芳。余锦芳一行立即赶赴现场与当地村民一起对现场进行了保...
千年窑火铸就了“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景德镇瓷器。灯光下瓷器浑身通透,用手感觉它的细腻与坚硬——食指一弹,“叮”的一声脆响,犹如久扣的心扉终于得到回应,灵犀刹那间相通…… 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柴烧瓷窑 “蛋形柴窑”——这也是清代景德镇的“镇窑”,始建于清朝乾隆初年。由于柴窑形态独特,为景德镇首创,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为“景德镇窑”,简称“镇窑”。 从乾隆年间开始,镇窑一直使用了...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时期,这一时期在前代陶器和原始瓷器制作工艺发展,东汉时期,北方人民南迁以及厚葬之风的盛行的基础上,以中国东部浙江的上虞为中心的地区以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
展开枯黄的历史巨幅,文明的痕迹深深浅浅,明明灭灭。金戈铁马哀鸿遍野,小桥流水枯藤昏鸦,乱世烽火血旗斜阳,盛世金缕暗纹太平。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与科学创新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造就了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产生重大而深远意义影响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正如史学家陈寅烙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朝时期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的突出,...
在江西,说起宋元四大名窑,位于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的七里镇窑不得不说。自晚唐创烧以来,宋元曾鼎盛一时,到明中期停烧。其所烧产品主要有晚唐五代时期的青瓷与白瓷,宋元时期的青白瓷与酱釉瓷以及黑釉瓷,产品曾经漂洋过海外销到韩、日等国。12月29日,已被列入为“国保”单位的七里镇窑,又取得考古重大成果——新发掘出的七里镇宋元窑址,已发现窑包堆积16处,遗址总面积达2平方公里。 在考古发掘现场,考古领...
潮州,被誉为“中国瓷都”,陶瓷的制造工艺古已有之。早在6000多年前,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和冶陶,而北关古窑址、南关古窑址和笔架山宋代窑址的发掘。据记载,早在唐朝年间,潮州已有较大规模的陶瓷生产,并出现了釉下点褐彩瓷器。 据潮州市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馆长李炳炎介绍,潮州笔架山宋窑遗址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广东潮州市韩江东岸笔架山西麓,北起虎头山,南至印子山,绵延四华里,窑址鳞次栉比,窑场基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