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昨日获悉,崇州文物管理所近期对崇州天福村窑址进行考古发掘,采集和出土大量陶器和窑具,并初步确认这个已发现22年的古窑址兴盛时期为初唐和盛唐时期,上限可能早到隋代。 据崇州文物管理所专家施全新介绍,从今年6月中旬开始,为配合崇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北部崇州花果山生态观光旅游的开发利用工作,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崇州市文物管理所联合对窑址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据了解,天福村窑址位于崇州市公议乡天福...
古墓群发掘现场 出土的代表性文物釉陶 出土的铜镜 近日,凤台县关店乡陈庙村发现了一座安徽省内罕见、全国也不多见东西汉古墓群和古窑基叠压于地下,并且早期未被盗掘过,古墓葬遗存保持完好的群墓。目前清理、挖掘工作还在进行中,据专家分析,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尚待发现。 6月26日,古汉墓群和古窑基清理挖掘工作进行到第9天时,已清理出西汉晚期墓葬2座,东汉墓葬3座,唐代窑基2座。5座墓葬早期...
今年2月下旬至6月初,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考古研究所与我县博物馆联合开展了“瓷之源”东苕溪流域德清窑古窑址调查。这次调查成果颇丰,其中,德清境内首次发现了商代古窑址,这一发现弥补了德清“瓷之源”研究中的一个空白,为德清“瓷之源”再次提供了有力佐证。 去年国内外古陶瓷研究界的专家、学者云集德清,召开了“瓷之源...
历史总是会留给我们一些惊人的发现,近日,因修建旅游公路,在广丰县大山深处沉睡了数百年的古窑址终于重见天日。 窑址的现场位于广丰县铜钹山镇高庄自然村一座名为水桶坳的山坡,是由修建旅游公路的工人作业时发现的。古窑依山而建,现场遗留物品散存颇广,暴露在表土的壶、罐、碗、钵和匣钵等残片甚多,散落的零碎瓷片也随处可见。 广丰县文物管理所副支书叶百涛说:“通过这些瓷片我们初步鉴定,它的最早的时...
近日,余干县文物工作者在该县瑞洪镇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一处明代窑址。 该窑位于瑞洪镇上湖和下湖之间,名叫曹家庄窑址,为馒头窑,专烧砖块,高两米,宽两米,保存完好。从砖的情况看,每砖规格为长1尺2寸,宽4寸,厚2寸,质地为青灰色,烧制精细,砖块端部印有“饶州府余干县提调”铭文。 据记载,朱元璋采纳朱升“高筑墙”的建议,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到明洪武十九年...
近日,我市文物工作者在进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德化浔中镇后山洋村新发现了一个名叫水尾的窑址,该窑址是清代晚期的,保存十分完好。但德化一条正在修建的公路刚好穿过此地,专家称,如果不加强保护,它将面临被破坏的危险。 一路可见陶瓷碎片 昨日,记者与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考古部主任范佳平一同来到浔中镇后山洋村考古。水尾窑址距德化县城仅3公里远,但一条往南埕、水口的新建公路正在施工建设中。一路上,记者...
日前,浙江省新昌县文物普查组在距香林寺遗址始建于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年)约一公里处的竺道园山上,见到了不少瓷状碎片及烧制窑具,烧制的多为民间日用的盘碗之类,以碗为主,多数已上釉,可见当时烧制技术已相当成熟。 据调查,古时称东宅村竺道园山一带为“瓦窑畈”,曾设有不少瓷窑和砖窑,村民曾在竺道园山窑址周围的良田里刨出较完整的青瓷碗与酱瓷碗。古窑建于什么朝代文献无考,走访村中的...
据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昨天透露,京沪高铁北京段地下文物勘探路线已完成约18公里,相当于北京段总长度的一半,目前已发现古代陶窑一座,辽代砖室墓两座。 据介绍,发掘的辽代砖室墓位于大兴区安定镇,均没有被盗。墓顶为圆形穹隆顶,墓室直径约3米,墓口距地表深度约3米。墓室中布置棺床,墓壁上砌有仿木结构的斗拱、桌、椅、直棂窗、山墙、立柱及柱础等,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其中一座墓葬,在同一墓壁上集中了...
尘封千年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宜兴筱王古窑遗址今年将启动复建工程。宜兴文化部门将会同西渚镇委、规划部门、及国内有关高校,共同完成这一古窑遗址的保护开发工程。 筱王古窑遗址位于西渚镇五圣村,是南宋时期的制陶遗址,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在6.2平方公里的村域范围内,20余处古窑遗址零星散布,古窑址直径小的约30多米,大的有近百米,堆积高5至10米不等。从陶片堆积状况看,其延烧时间较长,产量巨大,是宋代...
壶 盏托 经过两个多月的考古发掘,一个古代窑址群今天在奉化市尚田镇下宅弄村呈现全貌。据现场考古的宁波市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宁介绍,根据遗址出土瓷器判断,这个窑址群的年代大约在晚唐到北宋期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其中发掘的唐代越窑青瓷是迄今为止宁波发现年代最早的。 这次发掘古窑址群共有6座,均为龙窑,依山相邻而建,炉体为长条形,残长5至30米之间。出土器物有碗、壶、瓶、盘、罐等及大量窑具,...
记者从江苏省文化厅获悉,尘封千年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宜兴筱王古窑遗址复建工程将于近日启动。 筱王古窑遗址位于宜兴市西渚镇五圣村,是南宋时期的制陶遗址,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在6.3平方公里的村域范围内,20余处古窑遗址零星散布,古窑址直径小的约30米,大的有近百米,堆积高5米至10米不等。从陶片堆积状况看,其延烧时间较长,产量巨大,是宋代宜兴日用陶瓷的重要产地之一。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科考...
近日报道了永春坑仔口发现一神秘古窑,引起了我市考古文物界的关注。为揭开古窑的神秘面纱,22日,市海交馆派出考古部三名专家专程前往永春坑仔口对古窑进行考古发掘。 窑壁挖下烧结硬块,窑底发现古代红瓦片……这个古窑是古代沼气池?还是瓦窑?目前的发现都不足以确定其“身份”,专家认为还需进一步考古发掘。 大胆推断:可能是古代沼气池 三位考古专家现场勘察古...
东坑砖瓦窑群 2008年10月22日,东莞市东坑镇东坑镇普查人员在角社村发现一处烧制专瓦的古窑址。 角社村古窑址建于清代,该窑址经历并见证了东莞砖瓦制造行业的兴衰。东莞的砖瓦制造始于宋而盛于明清。上世纪30年代,东莞的砖瓦已经畅销省港一带。而东坑镇角社村的制瓦业在当时非常兴旺,兴盛时有10多个窑墩,所产砖瓦销往增城、博罗、惠州、广州等地,并创出了享誉珠江三角洲的“树记”...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最后一座古窑已出现窑体内壁剥落、部分柱子蛀空等“险情”。陶瓷专家和文物保护官员认为,如不及时保护,这座世界上仅存的一座镇窑将面临倒塌。 镇窑,即景德镇工匠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窑炉,看起来结构简单,却可以同时烧造出高低温几十种不同瓷类,这是目前任何现代窑炉都做不到的,在世界陶瓷史和窑炉史上也属奇迹。 1984年,景德镇市以这座古窑为中心,创建了集古陶瓷、...
文物专家从古窑里收集到的瓷片和烧造瓷器的窑具。 收集瓷片300余件有助于对当时金溪乃至江西瓷器烧造业的研究 8月上旬,鹰瑞高速公路金溪县对桥乡庄坊村委会姚里村小组工地发现上一座宋元时期的古窑遗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随后对这座古窑遗址进行了挖掘,1个多月时间收集到300余件瓷片。昨日,记者前往现场采访。 据了解,发现瓷片的地方是一个较为平缓的小山坡,整座山上长满了小灌木。考古专家根据对地形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