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兵器数量大、品类丰富,冷兵器和热兵器两部分共计447件(444套)。11月24日,《“一普晒家底”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兵器特展》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举行。 黑龙江省博物馆是收藏、保管、研究和展示黑龙江省的历史文物、动植物标本与艺术品的教育科研中心。收藏范围包括自然标本、历史文物、艺术品、古籍善本、俄文老档、外文资料等几大类,从时间上分古代和近现代。现收藏藏品总计已超过62万件,占黑龙江...
9月3日的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我军一批高精尖武器装备集中亮相。意犹未尽,不妨再到南京的各大博物馆里来一次“阅兵”。其展出的古代兵器文物,上可追溯至黄帝大战蚩尤的新石器时代,近则到正式进入火药时代的明代。扬子晚报记者把这些分散于各馆的代表性文物集中起来,请您逐一过眼,感受古代中国战争的变化、发展。 装备落后的黄帝部落却赢得了战争 学界认为,所有兵器都是从用于生产的农具衍生而出,东西方文明概莫能...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8月18日——9月13日,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举办“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冷兵器精品展,让民众近距离感受金戈铁马的征战岁月。百件冷兵器的收藏者卞建华希望,将真实的历史展现给大众,让英雄的赞歌被久远传唱。 本次展览共设五个展区,包括中国军队装备的大刀、刺刀、钢盔及日军装备等约100件展品。展览中还有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共19场战役的相关史料。 此次展览地...
由杭州刀剪剑博物馆举办的“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冷兵器精品展”于8月18日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一楼临展厅正式开展。本次展览共展出抗战时期冷兵器精品121件,包括大刀、刺刀以及其他装备,如钢盔、水壶、面具、中正剑等。展览时间将持续至9月13日。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铭记烈士的鲜血,反思国家民族的未来,博物馆特别推出这个以抗战武器为主题的兵器装备展览,展示这一件件经历了血雨腥...
西周虎纹戈 陕西宝鸡竹园沟出土(图1) 战国虎纹戈 四川出土 四川博物馆藏(图2) 西周虎纹戈 宝鸡竹园沟出土(图3) 从考古发现看,巴蜀文化的发现与研究明显滞后于中原文化,尤其是巴蜀地区出土的大量独具特色的青铜兵器,如虎纹戈、三角援戈、柳叶剑等,是探讨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的最好资料。 本文所述青铜兵器皆出土于关中西部的宝鸡地区,其中大部分是国墓地考古发掘,不但器物组合资料完整,...
明天,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将推出“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冷兵器精品展,展览一直持续到9月13日。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分5个部分展示中国军队装备的大刀、刺刀、钢盔、其他装备以及日军装备,展出的约100件展品均为卞建华的个人收藏品。 相对于枪炮这些火器来说,刀剑这些冷兵器也有很多人喜爱,感兴趣的市民不妨近距离去感受一下金戈铁马的征战岁月。
继上半年推出“中国剑文化展”之后,杭州刀剪剑博物馆又将推出极具时代特色的冷兵器展。8月18日——9月13日,“不能忘却的记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冷兵器精品展,将再一次近距离感受金戈铁马的征战岁月。此次展览共分5个部分展示中国军队装备的大刀、刺刀、钢盔、其他装备以及日军装备,展出的约100件展品均为卞建华的个人收藏品。 展厅序厅回顾了抗日战争的主要正面战场,包括标志中日两国不宣而战,象征...
7月4日,记者在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采访时发现了一把红军大刀,大刀长80cm,刀面宽6cm,刀背厚度0.6cm,材质为钢铁锻造。经咨询了解,得知它居然是贺龙元帅赠给部下的大刀。 经过仔细了解,这把大刀不但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的腥风血雨,还传递着贺龙元帅与原铁道兵第1指挥部司令员田仁明、1945年参军的吕梁籍革命前辈刘子芳之间的友谊和战友情。 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馆长高宇峰告诉记者,这把红军大...
西藏首家民间博物馆——群觉古代兵器博物馆3日正式对外开放。该博物馆位于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甲玛乡龙达村,收藏有元、明、清三朝宫廷造办处生产的皇家御用兵器。 该博物馆分为陶器、铜器、民族服饰、生活用具、宗教文化、兵器等七个展览区,共有1613件藏品,藏品时序完整,成系列展出。 该博物馆于2012年筹建,2013年列入拉萨市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达1000多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为18亩,主体建筑面积...
毛乃民家的屋顶就是他的工作室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魂牵梦萦几世消。八百里秦川,孕育了无数英豪,几千年前,脚下的土地已经风声雷动。秦人站在这片热血的土地上,金戈铁马,挥斥方遒,英雄豪杰仗剑走天涯……时光荏苒,沧海桑田,金戈铁马的时代成为秦人永恒的记忆,留下的,唯有凝聚在那柄宝剑中的剑魂,那是干将莫邪的血肉,那是秦人的精魂。 上世纪70年代,那位打井的老人不会想到,他一镢头下去,能发现...
“西藏全力扶持民间博物馆建设,首家民间博物馆——群觉古代兵器博物馆已建成,吞弥藏文字博物馆已完成注册工作。”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桑布近日在拉萨说。 群觉古代兵器博物馆位于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总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一层为5个藏品系列展示区,二层为办公及职工宿舍为主的生活区。 据记者了解,群觉古代兵器博物馆藏品主要来自藏族民间文物收藏家群觉,近30年间,他收藏了万余件民间...
若羌县楼兰遗址发现的残缺铜弩机 兵戎相见,也曾离不开弩的身影。《孙子兵法》中,弩和甲盾等一起列为重要的作战物资;《三国演义》记载,三国时期,弩被用来装备蜀国部队。 在古西域,弩也曾一次次出现在攻城略地的沙场之上,并成为重要的作战武器之一。 弩非西域造 新疆考古人员在新疆的楼兰、鄯善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汉晋时期的铜弩机,尽管这些弩机都不完整,缺少弓弦和弩臂,但依稀可猜测出它们曾经的模样。在楼兰...
剑是古代贵族和战士随身佩带的兵器,用以自卫防身和格斗之用;剑以锋为主,能刺能砍,运用自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社会动荡,战争频起,各类兵器的需求大增,剑亦不例外,此时的铸剑技术遂臻鼎盛,名匠、名剑迭出。据史料古籍记载,名剑楚有龙泉、秦有工市、吴有干将、越有纯钩等,名家可考的有干将、欧冶子、莫邪等。而名家铸一剑,需数年才可完成,淬炼所需用水,被形容足令溪流干涸。如《吴越春秋》载记干将铸剑,金铁之...
记者18日从湖北荆州望山桥一号楚墓考古现场获悉,在楚墓东墓室和西墓室出土的两柄青铜剑完好无损,其中一柄青铜剑剑格处镶嵌有绿松石。专家分析,两柄青铜剑的考证工作,将为探索吴越兵器出自楚国之谜提供新线索。 为了确保文物安全稳妥,目前出土的两柄青铜剑尚未出鞘。至于出土的两柄青铜剑是否为越王剑,以及青铜剑为何时所铸,何人所用,有无铭文等疑问,有待下一步研究考证。 目前,从墓室发现了一枚有依...
我国古代的青铜文化艺术,以夏、商、周三代的铜器为代表,其种类之丰富,造型之雄伟,文饰之精美,铸造之精良,创意之高深,在人类青铜时代独具特色,它的光辉成就,对推动世界文明的演变和进步,有着划时代的功绩和贡献。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无不把中国青铜器作为馆藏重器,历代收藏家更是把收藏青铜器作为镇宅之宝,世代相传。中国青铜器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堪称空前绝后,佳妙至极。 我国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而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