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海外诸多重要拍卖会上,可以见到中国瓷器和工艺品的拍卖专场。2005年7月12日,英国伦敦Christie’s(克里斯蒂)拍卖公司在“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以140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拍出,成为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拍卖市场的最高纪录。毫无疑问,这一消息震惊了国际和国内收藏界,于是元青花“搜刮”之风兴起,当然赝品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元青花数量较...
至正型元青花胎质洁白润腻,有玉质感,用料应该是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混合泥料。制坯泥料可分为两类,一是面料,这是一种细腻、可塑性好的泥料。在模印成形填料时,主要使用在需要修坯的壁面部分或制作小的雕塑件,用量较小,目的是要保证外观表面平整光滑。 第二类是混合料,其中瓷石的粉碎不完全,要保留一定量的细粒状体,在“二元配方”料中起着骨料的作用,以保证瓷器在高温烧结时瓷胎减少蠕变率,是模印成形填...
元青花的纹饰图案自上至下分为单层或多层,纹饰图案层次繁密却无烦琐感,显得格外华丽繁缛。绘画手法笔画自如,清晰流畅,山石花卉工致精美,动物飞禽形态生动,人物故事情节极富表现性。特别是人物形象的描绘,神态细致生动,表情丰富各异,成功地刻画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内心情感,绘画技巧可以很好的体现元代人物画的艺术风格。至正型元青花的青花钴料发色,除细线类纹饰呈青蓝色外,主要画面纹饰都应发色浓艳亮丽,呈深宝石蓝色...
洪武(1368-1398)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朱元璋建国后不久,就在景德镇珠山设立御窑厂,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真正带洪武官窑纪年款的瓷器实物。但是从南京和江西地区出土的大量民窑实物标本来看,洪武朝的青花瓷制作大都有元代遗风。 洪武青花瓷的制作是在元代青花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洪武青花继承了元代青花瓷的传统,但工整有余,变化不足。器型以墩式碗或折腰盘、折腰碗为多,大都沿袭元末旧制;青花色泽...
元青花缠枝花卉罐 元青花瓷器,作为开创者显赫于世界的瓷器发展史之中。其创新的工艺和豪迈奔放的气魄,开辟了全新的审美,它的出现反映了十四世纪中国对外瓷器贸易的盛况,中国的瓷业也从此开始了全球化的道路,元青花的形制、钴料以及众多的海外需求,使中华文化开始与异域产生了互动与交流。蒙元之世,朝廷与中西亚地区政治经贸往来最为密切,尤其元文宗登基之后,对外贸易成就斐然。 元青花瓷器的创烧为中国与伊...
元青花上的植物纹十分发达,虽然基本上可以在唐、宋以来的传统图案中找到渊源,但仍然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其中“阿拉伯式花纹”的意味。所谓“阿拉伯式花纹”,在世界艺术史上专指那些以柔美的曲线为主,有规律地展开蔓延状的花、果、叶、草等植物图案,它们或为主纹、或作地纹填充于空隙,共同构成一种复杂、华丽、有强烈装饰效果的花纹。在伊斯兰世界,这种程序化的花纹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器皿、建筑、绘画乃至书籍装帧中。 ...
元青花的纹饰中也融入了不少伊斯兰元素,受到穆斯林传统审美观的影响。作为青花主色调的蓝色,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天空、海洋、远山、湖泊和冰雪。伊斯兰文化圈中的波斯和中东等地,有相当一部分位于内陆高原和炎热的沙漠中,自然环境恶劣,水是非常珍贵的资源。蓝色会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与此同时,蓝色又是崇高、深邃、纯洁、透明的象征,蓝色的所在往往是人类知之甚少的领域,如宇宙和深海,散发着神秘、渺茫和静穆,与伊斯兰教所...
托普卡比宫博物馆中收藏的十五世纪波斯手抄本图书的插图中就有穆斯林们围坐进食、碗盘交错的场景。 元代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显要的地位,它那硕大雄健的器型、精巧鲜丽的装饰,令世人啧啧称奇。它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中国瓷器重釉色、轻彩绘的传统,将绘画技法与瓷器装饰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明、清两代绚丽多彩的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为元代景德镇陶瓷的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的“瓷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
元代青花瓷开辟了中国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它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的风格,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独树一帜。近年来,国内外收藏领域兴起了一股疯狂的元青花热潮。热潮之下,难免泥沙俱下,出现了一些收藏误区。今天瓷库中国小编就带您认识一下收藏元代青花瓷的认识误区。 元青花收藏热的兴起,使得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大量的元青花,有的甚至是成百件现身,一些元青花爱好者惊呼:遍地国宝!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
自从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出了上亿元的价格后, 元青花瓷器更加受到欢迎,成为艺术品市场上受热捧的宠儿。为什么元青花瓷器这么珍贵?它真的有那么值钱吗?我们应该怎样收藏元青花呢? 青花瓷是釉下彩绘瓷,是世界上最著名和瓷器史上生产数量最大的品种。 元朝时期,米纳依彩绘陶器使用含钴的氧化物绘制烧成釉下蓝彩的技术,传到了我国内地,为景德镇制瓷艺人掌握,烧出了纯深蓝色的霁蓝釉和闻名世界的精美的白釉...
讲元青花价值的文章多若牛毛,专六的著作也车载牛拉,本不用再絮絮叨叨,但笔者也免不了俗,总要说上一二为是。 窃以为,元青花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则是它的历史价值,元青花是民族融合的产物;二则是元青花在瓷器领域的价值,它开创了从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同时也完善了瓷以记事的功能。 说它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其实是说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蒙古族文化、伊斯兰文化的结晶。 蒙古族与古代西亚各...
至正型青花在纹样上的特点是既带有一些西亚美术的装饰形式,又有浓厚的我国传统民间图案的面貌,布局繁密,风格华丽热烈,与当时织金锦的图案和效果又极为相似。从陶瓷艺术发展史上看,元青花的纹饰不但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宋代磁州窑黑彩的图样,表现技法也十分熟练高超,画面精美生动。 西亚的特产花卉—大丽花,又称西番莲的缠枝花纹是元青花的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也是我国瓷器的主要纹饰。元青花的纹饰分很多层,少则两三层...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
元末明初青花一束莲玉壶春瓶 云南青花瓷的大量发现,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它以朴实无华的造型,粗犷的青花线条,繁简不一的纹饰布局,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去跟踪收集,到20世纪末已达高潮,至今方兴未艾,仿品亦应运而生,使青花瓷的研究和断代变得紧迫起来。 云南青花瓷为少数民族地区民窑烧造,无纪年标识,延续时间长,数量多,分布广。本文拟在收集云南窑址、墓葬出土青花实物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