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正在紧张挖掘的考古现场 发掘的一座古墓里有少量陪葬品。(杨正华摄) 近日,在新郑市一处建筑工地,考古人员发现一处战国晚期的平民墓葬群。经过一个多月的挖掘,已经发掘古墓五六十座,出土部分石器、陶器以及战国空心墓砖。值得注意的是,发掘的遗骸身下大多都有打碎的莲花盆,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就是当时这一带生活的百姓特有的丧葬习俗。 28日,记者来到该考古现场,看到考古人员正在紧张地挖掘...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消息,近日陕西丹凤工人小李在黏土堆里发现一把保存完整的古剑。有人出十多万元买剑,但小李称文物是国家的,上交给了丹凤县文物部门。文物部门初步判断这把剑为战国时期楚国青铜剑,距今约3000年,并奖励了小李500元。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文物发掘 昨日,记者从新郑市了解到,位于该市的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内一处建筑工地上发现一处战国时期平民墓葬群。目前,当地文物部门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经开始对该墓葬群进行抢救性挖掘。 在文物发掘现场,记者看到现场施工基本上已停下来,由专业的文物工作人员进行保护性挖掘。其中,墓穴较深的达到正常成年人两人多高,内有各种陪葬物品,由于发掘工作比较严谨,这些珍贵的文物大多保存较好。...
发掘前的胡庄韩王陵 96号墓玉柄玉鞘铜匕首 胡庄大墓出土的铜鼎肩沿上“王后铭” 干渠自唐户北上约10公里,至新郑城关乡胡庄时,与战国晚期的韩国国王、王后陵撞个满怀。 与唐户一样,胡庄韩王陵也曾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共有八个项目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占六项,而郑州占了四项,足见郑州古代文化积淀之丰厚。 从唐户到胡庄,不过十来公里,...
伊吾县沙梁子村考古发掘出的墓葬 发掘出土的马的骸骨(图由通讯员江红霞 吾甫尔·尕力提供) 揭开覆盖在表面的土层,一座久远的墓葬露了出来。王永强借着太阳光惊讶地看到,主墓葬的墓室里有保存完整的墓主人尸骸,在它的旁边有殉马坑,一匹马的骸骨还保持着它下葬时扭曲的姿态。 10月29日,结束伊吾县沙梁子村墓地发掘工作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部执行领队王永强,谈到这个发现时,语气中还...
时间:10月27日 地点:新郑市一处建筑工地 画外音:9月15日,考古工作人员在这里发现一处战国晚期的平民墓葬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过一个多月的挖掘,已经发掘古墓50多座,出土部分石器、陶器以及战国空心墓砖。 昨日,记者来到现场,“我们现在已经挖掘出来的墓葬,墓穴构造都比较简单,仅有几座是砖石墓,其他都是土墓。出土的文物也都是当时老百姓的日常用品,由此可见是百姓墓。”现场工作人员...
17日,考古人员正对一座宋代拱形砖室墓进行清理,并运用三维扫描保存原始立体数据。 这片古墓群是今年8月发现的,位于荆州市荆州区楚源大道荆州中学新址建筑工地。根据考古勘察,该墓群约有400余座古墓葬,分别为战国到宋代时期,目前已抢救性发掘了60座。
商周战国时期,周室衰微,社会动荡。各诸候都大力制造青铜器、玉器,为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僭越活动作礼仪上的准备。现存世的此期玉器数量颇丰,除东周王室玉器之外,还有春秋的郑、晋、齐、吴等以及战国的韩、魏、赵、鲁、楚、秦等诸侯国玉器。这些玉器,或细密婉约,或粗犷豪放。物主生前所用及佩带玉器大多精致无比,令后人无法企及,这与使用铜铁砣及玉人操作更为熟练有关。由于统治者对玉器标准甚高,故推动玉人碾琢玉器的...
17日,记者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从今年4月至今,该所与相关单位在北魏重要都城——盛乐古城周边新发现60多座战国墓葬。 资料显示,盛乐古城是拓跋鲜卑代政权时期的北都,位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古城所在的这一区域,战国属云中郡管辖,汉代为定襄郡成乐县,北魏时为盛乐都,唐代为单于大都护府,辽金元为振武县。 据悉,新发现的60多座墓葬中,战国时期墓葬44座,汉代2座,唐...
图1 金簿缪龙形金较左右二较交汇图 图2 金簿缪龙形金较右较 图3 金簿缪龙形金较右较(局部) 1978年,江苏省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的金簿缪龙形金较(图1),仅其中一侧较身的曲线长度就达到207厘米。如此大的车舆铜饰,为先秦考古发掘所仅见。由于该器出土时即断成数段,一直没有完整的图片发表,故鲜为世人所知。现在,在该器物成功修复之际,特撰文介绍,以求全面反映其历史和艺术价值。 ...
中国是海洋大国,是“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上瓷器之路”的起点,也出土过世界上最早的船。作为传播港口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港口博物馆16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落成开放。 中国港口博物馆位于北仑区春晓镇,建设历时6年,总投资约7亿元,占地近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1万平方米。中国航海学会会长、中国航海博物馆馆长徐祖远表示,它填补了中国港口业没有大型博物馆的空白。 这座博物馆共收集了1...
目前在铜镜收藏、研究领域,多数人认为中国字铭镜的出现在西汉早—中期。因为此前战国字铭镜除“山”字镜外,其他铭文镜发现绝少,很少有人研讨。今王先生发现一面战国晚期字铭镜,并写出研讨文章值得藏界朋友共同探讨研究。 事实上,战国中—早期甚至更早在中国古镜上已开始出现铭文。今将笔者所藏两面战国早期字铭镜刊出与藏友共赏,并将王先生的观点进一步充实与补证。1993年,笔者从甘肃礼县藏友手中得到一面战国...
基本信息: 作者:单育辰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4年5月 印次:1 字数:306千字 ISBN:9787101080988 内容简介: 利用先秦传世文献与先秦出土文献进行对照、整理和释读,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可以验证、比较传世文献的真伪,考辨简帛文字等。单育辰编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