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19日,记者从我省考古部门获悉,洛南县西寺古墓群累计出土包括铜戈、镂空青铜车马件等在内的珍贵文物总数量超过了一百多件。采访中,考古部门介绍说,由于之前该墓群曾被盗挖,考虑到文物安全,已经派出了陕西考古研究院汉唐、商州两支考古队紧急赶赴现场挖掘。 据参与和目睹前期考古专家清理文物的洛南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讲,10月下旬因为下雨山体滑塌后暴露出了多座墓葬,县里在保护性清理的同时报告了省文物局。前后...
中国玉器文化源远流长。据目前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有关资料看,已有八干多年的悠久历史。要深入了解玉雕的发展过程,必须对各个玉雕分期的时代特征加以把握。目前流行的分期是史前(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玉雕、龙山文化玉雕、良渚文化玉雕等之后,大致按朝代次序,分为夏代(二里头文化)、商代、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玉雕器型种类,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得到...
夏至战国时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陶器已经丧失了前一时期的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青铜礼器和生活、生产用器成为社会风尚的主流,陶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保持着传统的面貌,但器型、纹样模仿青铜器的做法相当流行。烧陶窑炉的发展为冶炼青铜炼炉的创制提供了启示;而能用火候较高的温度冶炼青铜,又为改进陶窑炉进一步烧制出耐温较高的白陶器和原始瓷器创造了条件。 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的白陶就是一个...
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墓穴 实习记者 陈永辉 摄 近日,考古专家对洛南西寺墓群范围内的一处墓葬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初步探明8座春秋战国时期墓葬,现场出土青铜器及玉器40多件。其中最大的一座贵族墓椁棺保存完好的程度,及出土的带木制漆皮剑鞘的青铜剑,在省内较为罕见。 4座墓葬发掘完毕 最大一座保存完好 西寺墓群位于洛南县城北一条东西走向的山梁上,此次的发掘地点在墓群范围内,地形呈台塬状。今年10月...
昨天,南阳官庄工区正在发掘的一处战国遗址传来重大发现——700平方米内发现了6口古井,距今数千年依然能出水。 古井位于南阳市官庄工区五一路附近。本月初,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钻探时,发现一处战国中晚期的古遗址,初步测算有41万平方米。发掘中,陶豆、陶鬲、陶盂、陶罐、陶盆、陶甑等日常生活所用的实用器,以及一些铁刀、铁锸等生产劳动所用的器械相继出土。 昨天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在...
近一个月来,我省发生4起上交文物的事件。然而,原本是正能量的事儿,却因奖励金额问题饱受争议,在网络上引发了数万网友大讨论。 事件一:洛南县寺坡镇村民雷军政主动上交西周石斧,获得洛南县博物馆100元奖励。 事件二:城固66岁老人武靖远回家途中在土堆里发现商代晚期的酒器,上交后获得荣誉证书和3000元奖金。 事件三:丹凤龙桥水泥公司员工李磊在黏土堆里发现一把战国青铜剑,上交给丹凤县文物部门...
近一个月来,我省发生4起上交文物的事件。然而,原本是正能量的事儿,却因奖励金额问题饱受争议,在网络上引发了数万网友大讨论。 事件一:洛南县寺坡镇村民雷军政主动上交西周石斧,获得洛南县博物馆100元奖励。 事件二:城固66岁老人武靖远回家途中在土堆里发现商代晚期的酒器,上交后获得荣誉证书和3000元奖金。 事件三:丹凤龙桥水泥公司员工李磊在黏土堆里发现一把战国青铜剑,上交给丹...
上涨,下跌,不论是什么产品,终究难逃市场规则的约束。甚至,有时过快地上涨就是泡沫破裂的前兆,但是,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消费产品的种类却没有相应增长,这就造成了现今的主要矛盾,不断增长的消费产品需求和落后的创新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点在文化思想领域尤为凸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不断培养小众产品,并最终做大做强…… 繁华褪去 2014年,文玩市场的从业者感到了10年未有的透骨凉意。连年上涨的...
10月26日凌晨,丹凤龙桥水泥有限公司员工李磊在作业时,在黏土堆里发现一把古剑,随后他将这件宝贝交给了丹凤县文物部门。2日,该县文物部门证实,李磊上交的青铜剑为战国时期楚国青铜剑。为此,他们为李磊颁发了荣誉证书,奖励了500元。(11月3日《华商报》) 别说是一把青铜古剑,就是一件更加不起眼的东西,只要被冠之以“出土文物”“战国时期”等等字眼,在市场上的价格必然不菲。而这位工人发现这把战国青铜剑...
李磊发现的是战国时期楚国青铜剑。 如果你无意中挖到了文物会上交吗?上交后国家是否应该给予奖励呢?奖励多少合适呢?近日,这个问题“考验”了陕西省丹凤县的水泥工人李磊。 10月26日凌晨,丹凤县龙桥水泥有限公司员工李磊在作业时发现约3000年前战国青铜古剑,11月2日,该县文物部门对主动上交的李磊颁发了荣誉证书和500元奖励。“我平时会看些法制节目,电视上说挖到文物是国家的,所以我就上交了。”李磊...
1978年,江苏省淮阴高庄战国墓出土的金簿缪龙形金较(图1),仅其中一侧较身的曲线长度就达到207厘米。如此大的车舆铜饰,为先秦考古发掘所仅见。由于该器出土时即断成数段,一直没有完整的图片发表,故鲜为世人所知。现在,在该器物成功修复之际,特撰文介绍,以求全面反映其历史和艺术价值。 高庄墓金簿缪龙形金较,整体为交龙型,其断面呈喇叭口状,系套合在车舆表面舆缘上的铜饰。其功用就如同当今的沙发扶手...
墓穴中还可以看到逝者的遗骸 新郑校园发现战国墓葬群 文保部门已开始挖掘 10月28日,记者从新郑市有关部门了解到,位于新郑市的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内一处建筑工地上发现一处战国时期平民墓葬群。目前,新郑市文物部门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经开始对该墓葬群进行保护性挖掘。 新郑播报 李显文 文/图 墓穴中遗骸骨骼能明显看出 在文物发掘现场,记者看到现场施工基本上已停了下来,由专业的文物工作人员...
墓穴中还可以看到逝者的遗骸 10月28日,记者从新郑市有关部门了解到,位于新郑市的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内一处建筑工地上发现一处战国时期平民墓葬群。目前,新郑市文物部门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经开始对该墓葬群进行保护性挖掘。 新郑播报 李显文 文/图 墓穴中遗骸骨骼能明显看出 在文物发掘现场,记者看到现场施工基本上已停了下来,由专业的文物工作人员进行保护性挖掘。其中,墓穴较深的...
据报道,10月26日凌晨,丹凤县龙桥水泥有限公司员工李磊在作业时发现约3000年前战国青铜古剑,11月2日,该县文物部门对主动上交古剑的李磊颁发了荣誉证书和500元奖励。“我平时会看些法制节目,电视上说挖到文物是国家的,所以我就上交了。”李磊告诉记者。但对于500元的奖励,他觉得“太少了,怎么也应该几千块啊”。考古学家、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高蒙河对记者说,无论是地下还是水里发现的出土文物都属于国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