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5年5月13日,汉阳陵博物馆文化遗产宣讲小分队走进西安中学,举办题为“考古好玩”的科普知识讲座。 “考古好玩”科普知识讲座由汉阳陵博物馆志愿者、陕西师范大学考古专业硕士研究生郭罗主讲,参加本次讲座的学生来自西安中学文物考古兴趣社团。郭罗结合PPT为同学们系统讲述考古的工作过程和方法,不时穿插一些考古工作中的奇闻趣事,同时结合同学们的兴趣点讲述了盗墓与反盗墓的基本方法。在讲授过程中,同学们认...
5月7日,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举办媒体通报会,该馆将与广东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举办“赍币往赉 输货转贮——海上丝绸之路精品展”,展品主要是明晚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金器和外销瓷,包托广东省博物馆和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提供的明代外销瓷80余件、湖北省博物馆文物60件及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文物70件。 这次展览展出的80余件瓷器以广东省博物馆藏外销瓷为主,其中有“南澳Ⅰ号”出水的明万历青花瓷精品...
5月11日记者获悉,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公布西安城墙等五处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通知》(简称《通知》)指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城墙、阿房宫遗址、龙岗寺遗址、乾陵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援墓的保护规划已经2015年3月30日陕西省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批准公布实施。 《通知》要求,西安、宝鸡、咸阳、汉中市政府和西咸新区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规定...
“长安自古帝王都,地下遍地都是宝。”陕西西安一村民在家中院落树下挖出了“宝贝”,不向有关部门汇报,却想偷偷卖掉。近日,赵安盗掘古墓葬一案由陕西省西安市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以盗掘古墓葬罪判处赵安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西安市长安区马王镇大原村位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丰镐遗址内,地下有大量西周时期古墓葬,平时禁止私人挖掘。 2012年,该村村民师某(在逃)对家中房屋进...
本文摘自:《文摘报》2015年04月04日07版,作者:刘瀛璐,原题为:《西安古城墙:留下就是奇迹》 战火中勉强留存 如今的西安城墙,是1378年明朝在唐朝皇城的基础上修建完成的,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西安城墙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大修,基本上每隔两百年一次:1570年(明隆庆四年)砌砖护城,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改善了城墙排水系统,1983年进行了以城墙为主的环城建设。在第二...
创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的西安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5月7日记者获悉,西安碑林博物馆今年将创建5A景区作为各项工作的重心和主抓手,精心组织,克难攻坚。创建工作使馆区的面貌变化显著,馆区基础设施、旅游环境等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 5A级景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该馆通过严格排查确定了73项整改措施。为了抓紧创建工作进度,严守时间节点,先后组织召开了多次创建5A...
梁庄王墓金器(金锭) 记者 窦翊明 摄 明代的国库金锭有多重,南澳一号上打捞出的外销瓷有多美? 昨日上午,记者从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获悉,210件代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文化特色的明代文物,将于本月15日在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亮相,这将是西安第一次举办大型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展。 明代国库金锭重达50两 因为正在布展,昨日记者在曲江艺术博物馆修复室里,见到了几件将要展出的重器,其中一块带有铭文的明...
出土的陶俑 资料照片 记者4月30日从陕西考古研究院获悉,自2008年7月开始,该院对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皇子坡村北的45座古墓进行考古发掘以来,收获颇丰,其中编号为08烟草M42和M43的两座元代中后期的墓葬,相距不足6米,形制保存完整,出土器物较丰富。特别是M42出土有墓志,有明确纪年,系元代医学教授(类似于现在的医学院院长)武敬的墓葬。它的出土,为研究西安地区元代墓葬分期和关中地区...
神人虎纹镜,东汉,1966年西安市莲湖区八一铁厂201工地出土,直径18.4厘米,重0.75千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圆形,圆钮,联珠纹钮座,画纹带缘。座外一周立墙式凸棱。主区四柿蒂乳钉将纹饰间隔为四区。两区为神人,中间主神当为东王公和西王母,旁各有一侍者。东王公的形象为头戴传说中的三维冠,两肋生出两枚小羽翼。西王母戴平顶两面翘冠,身生双羽。另两区一为虎纹,另一为神树,神树两旁各一侍者。其外...
海棠形摩羯纹银长杯,唐代,1968年1月1日西安市城建局送交。口径13.6厘米、底径7厘米、高3.2 厘米,重87.8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银长杯为椭圆海棠形,口略呈菱形,圈足脱落,锤击成型,花纹平錾,杯身以杯最长径及最短径等分为四部分,每部分錾刻有写实的半片莲花叶子,叶缘伸向腹内,与底部伸展开的一片莲花叶子叶缘相接,叶脉细密流畅。杯内部中心有隆起的火焰宝珠,两只兽首鱼身的摩羯鱼环绕宝珠嬉...
八瓣形禽兽狩猎纹银镜壳,1981年10月西安市灞桥区唐墓出土。唐代,直径20.7厘米,重109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这枚骑马狩猎纹银镜壳呈八出菱花形,背面中心处铸有一半球形镜钮,以备穿系丝带而悬挂。自镜钮至镜的边缘,浮雕三组花纹,主题花纹为骑马狩猎纹。只见四位猎手骑坐于奔驰的骏马之上,其中一位猎手手持长矛,正准备刺向一兽,另一位猎手左手执弓,右手高高举起,似在扬鞭策马,追逐一仓皇逃窜的野兔...
“王精”金印,1966年西安市碑林区沙坡砖厂汉墓出土。新莽(公元9——23年)时期,金印长1.1厘米,宽1.1厘米,高1.2 厘米,重17.1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此印金印龟纽,方形的台座上有一只乌龟,呈站立行走状态,高鼻张口,睁目昂首,背部龟甲凸起,刻有六边几何纹饰,在六边形内和周围又雕刻联珠纹,四足上布满圆点。制作精细,造型生动,既写实又夸张,以形传神,将龟的质感和动态刻画的淋漓尽致。...
三段式神兽镜,魏晋南北朝时期。1973年6月西安市未央区出土。直径16.6厘米,重0.85千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圆形,圆钮,圆钮座,窄缘。纹饰分内外区,两区间以一周栉齿纹相隔。内区两条夹钮的平行线条将镜面主题纹饰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中部一龟,龟背顶起一华盖,华盖下右侧一个身躯较大的神人正面端坐,左右侧各一侍者侧身面向,一坐龟背上,一跪立。左侧四侍,手均执物,亦面向主神。中段两神兽夹钮对置...
八曲忍冬纹银碗,唐代,1972年1月陕西省西安市曲江乡西曲江池村出土。口径11.58厘米,高3.79 厘米,重194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银碗平面呈八曲葵瓣形,碗体较浅,腹壁微曲呈弧形,下部内收,底部为多棱喇叭形矮圈足。外腹八条分瓣内凹线较深,在碗内形成八条凸起的棱线,使碗体呈八曲瓣。碗内腹沿分瓣棱线布置八株花草,每株有对称花叶,花叶顶端为三瓣,一圆两尖,花草下部互相连接呈八角状。碗内底心...
“李勉奉进”双鱼纹蔓草花银盘,唐代。1975年8月12日西安市碑林区西北工业大学出土。口径17厘米、高1.2厘米,重198克。现藏西安博物院。 银盘敞口,宽沿,浅腹微弧,平底。盘心以忍冬叶构成圆圈,正中双鱼遨游,周围饰折枝花叶,忍冬圈之外也饰折枝花叶,其间錾刻珍珠底。盘外底部刻有四行铭文53字,内容是:“朝议大夫、使持节、都督洪州诸军事、守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江南西道观察处置都团练守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