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ⅲ-5 所属地区 福建·宁德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宁德市 申报日期 2006 “天苍苍地茫茫,奶娘脚踏锁链罡,锁链罡头行罡法,锁链罡尾避邪魔”。踏着巫歌的节奏,巫师亢然起舞。舞者头戴神额,身穿神裙,左手执铃刀,右手执羚号,边唱边跳,后有众人和唱。这就是巫师在表演神秘的闽东民间祀福舞蹈《奶娘催罡》巫舞中的“八步罡”。 福建福安市一位文化...
遗产编号 ⅲ-5 所属地区 江西·吉安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吉安市 申报日期 2006 吉安灯彩,久负盛名,是广泛流行并富有群众性的一种自娱性的表演形式,它是农村每年元宵节的传统活动节目,也是民间“闹元宵”的主要娱乐活动。灯舞的群众性、娱乐性,仅这一民间舞蹈艺术经久不衰,至今仍以其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熠熠闪光。全市所辖13县市区均有分布,万安县志》方...
遗产编号 ⅲ-6 所属地区 江西·九江·德安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九江市德安县 申报日期 2006 德安布帐傩源于唐末宋初,以“请神”、“驱鬼”、“捉蛇”、“寻医”、“关公打大刀”、“竖杨树桩”、“单、双杠翻杠”、“倒立表演”、“拜天拜地”等表演形式,于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分白天游春和晚上表演两项,演出内容主要是祈神保佑、驱鬼逐魔、消祸灭灾、保佑合家...
遗产编号 ⅲ-7 所属地区 江西·抚州·崇仁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抚州市崇仁县 申报日期 2006 《跳八仙》俗称“打把戏”,是我县巴山镇前河、里河、詹家三村杨,詹两姓祖传的“跳傩”,属傩舞。其缘起,与位于前河等三村附近的枧头庙有直接关系。据前河杨氏族谱记载和当地老人介绍,建自晋盛于唐的枧头庙,五代、南北宋间,因社会动乱无人管理,一度荡然无存;元初...
遗产编号 ⅲ-8 所属地区 江西·宜春·万载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宜春市万载县 申报日期 2006 万载“开口傩”又称“跳魁”,是当地民间驱鬼逐疫、祈福求平安的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民众“祀杨吴将军欧阳晃”为傩神,俗称“欧阳金甲将军”。据清道光版《 万载县志》 载:万载有傩约在元末明初。 万载地处赣西边陲,西接湖南浏阳,古为“吴头楚尾”之地...
据统计,桂林现有各类博物馆26家,其中就有4家属于民间博物馆,桂林的特色博物馆体系已出现雏形,这对桂林人文展示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但由于资金来源单一,藏品维护、人员管理等等困难,民间博物馆的现实处境并不是很乐观。 正在兴起的桂林民间博物馆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桂林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让公众的目光聚焦桂林的博物展览。 桂林是一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城市,而博物馆...
遗产编号 ⅲ-12 所属地区 广东·中山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广东省中山市 申报日期 2006 舞醉龙,又称醉龙舞,是流行于澳门、中山、珠海一带的活动。一般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即佛诞节举行。2006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澳门的舞醉龙是由鱼商举办的,鱼行在四月初八、初九休息。参加者首先在三街会馆举行开光典礼。...
遗产编号 ⅲ-13 所属地区 广东·潮州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广东省潮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饶平县布马舞是传统的民间舞蹈。当演出开始,一阵模拟马嘶的笛音过后,在雄浑的鼓乐声中“马”队奔腾而上,它时而汹涌澎湃、疾蹄驰骋,矫健雄壮;时而徐徐而行,象漫步村陌,粗犷周存优美,激烈中见柔情。豪放、欢快的舞姿,融合着潮州大锣鼓的音乐,令人神往。 饶平布...
遗产编号 ⅲ-13 所属地区 广东·深圳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 申报日期 2006 沙头角鱼灯舞起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沙头角、盐田及香港新界等地,为渔民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必备节目。鱼灯制作精巧, 用竹篾扎成鱼状,糊纸绘彩再涂上桐油,下装短棍 ,举棍起舞穿梭如海中鱼群。伴奏乐器有锣、鼓、钹、锁呐、螺号等。
遗产编号 ⅲ-14 所属地区 广东·湛江·廉江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广东省廉江市 申报日期 2006 “舞鹰雄”流传于雷州半岛已几百年,竹园村的“舞鹰雄”以高难度著称。 “舞鹰雄”的起源,有一个传说。从前雷州半岛东北部有座大山,山上飞禽走兽众多,其中鹰和雄常一起嬉戏觅食,甚是有趣。又传说鹰、雄能驱邪镇妖,给人们带来如意吉祥,因而每逢新春佳节或...
遗产编号 ⅲ-22 所属地区 广东·惠州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广东省惠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舞火狗源于龙门县蓝田瑶族传统的民间习俗。相传,先祖靠狗奶养大,要瑶民永记狗作为“再生之母”的恩德,规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团圆节(中秋节)之夜,举行舞火狗活动。 舞火狗是蓝田瑶族对狗图腾崇拜祭祀的舞蹈活动。未婚姑娘在手臂、腰部用山藤绑上黄姜叶,头戴竹笠,...
遗产编号 ⅲ-15 所属地区 广东·茂名·化州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广东省化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跳花棚俗称“跳傩”,明朝末年随福建福州府蒲昌县珠机巷大井头村民迁居化州时传入。据考证,“傩”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祭祀仪式,以戴木制面具为特征,先有傩舞后有傩戏。经不断的改良及提炼,与当地习俗相结合,形成具有古朴浓郁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舞蹈,数百年...
遗产编号 ⅲ-22 所属地区 广东·汕尾·陆丰市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广东省陆丰市 申报日期 2006 钱鼓舞是广东省汉族民间舞蹈之一。钱鼓舞原是陆丰钱鼓曲艺班的最后一个高潮舞蹈节目,所以也叫做“抛钱鼓".流传于陆丰的钱鼓舞分为东西两路:东路钱鼓流传于碣北镇的东埔、滴水、桂林等村、碣石镇的新寮管区、内湖镇的内湖圩及其将军堂村和桥冲镇的松竹寮等村。西路...
遗产编号 ⅲ-4 所属地区 山东·临沂·河东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临沂市河东区 申报日期 2006 相传临沂市河东区三官庙村在1750年就已经有了舞龙艺术,并参加无数次龙灯比赛。2000年10月,三官庙村龙灯扛阁队代表山东省,参加了由国家文化部社图司、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重庆?中国铜梁龙灯艺术节"中华龙舞邀请赛。该队以精湛、高超的表演技巧...
遗产编号 ⅲ-5 所属地区 山东·淄博·周村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淄博市周村区 申报日期 2006 周村民俗活动异彩纷呈,“周村芯子”是其中最独特的娱乐形式。每当逢年过节,由儿童装扮剧中人物站立在几个人高的细细的芯子上,由人抬着行走,招摇过市,险中求趣,令人叹为观止,是当地人喜闻乐见的活动。 周村芯子的渊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传说泰山奶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