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队在土城的临时博物馆已小具规模 队长侯清伟正在清点崖墓里的戏俑 近日,习水县土城镇黄金湾的考古人员又传出好消息,陶窑、土坑墓、崖墓等文物已被发掘。在近40℃的烈日下,尽管全身多处肌肤被晒伤,但考古人员们已将刺痛感暂时抛到脑后,因为这项令人兴奋的新发现,对习水土城的汉文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黄金湾发掘出陶窑、崖墓、土坑墓 7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新发掘的陶窑,由火道、火池、窑门、窑膛、...
近日,网友“丹江渔樵”发帖反映称:位于商州区城关街道办事处四皓社区的四皓墓园,因缺乏应有的保护,已破烂不堪。该网友说,虽说这是个衣冠冢,但最起码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一下。 在网友提供的照片上华商记者看到,一座刻有“汉四皓墓”的石碑倒在一个墙角落,墓冢边上被种上了蔬菜。在另一张照片上,有一个石碑,上面刻着“商州汉墓群”,陕西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等字样。 据了解,汉四皓墓位于...
陕西关中是西汉王朝京城所在地,西汉一代的11座帝陵分布在关中咸阳塬上和西安市东郊,西汉王朝众多的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死后,也陪葬在帝陵陵园及其附近,虽然西汉帝陵迄今尚未发掘,但近60年来,在汉长安城遗址、汉帝陵礼制建筑遗址(主要是陵庙遗址),部分皇亲国戚等高级贵族墓葬中,相继出土了许多国宝级的汉代玉器,使我们有幸目睹西汉帝王皇室用玉的风貌。 从陕西出土的数百件汉代玉器中按照玺印、玉牒、玉圭、玉壁、...
两座新发现的崖墓 考古队近日在赤水河边的土城镇境内,发现了5座汉代崖墓。截至目前,赤水河边的工地上,仅较重要的文物发现已有6处之多。对此,专家分析认为,古人的聚集选址,与现代人非常类似。 今年初,贵州省文物考古所通过调查,在习水县土城镇的赤水河岸边,发现了一个面积数万平方米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本报曾连续报道)。此次新发现的5座汉代崖墓,与这个遗址毗邻,规格较高。 据介绍,5座汉代崖墓,位于临...
近日,樊城沃尔玛旁一处工地发现砖石古墓。据考古队员介绍,目前已发现汉代至隋唐时期墓葬60余座。 此次发现的古墓群位于人民路与长虹路交互处的原襄樊棉纺织印染厂。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千余平方米的区域已挖出约1米的浅坑,并且每隔几米或十几米就有一根小树枝做标记。 参与挖掘的杨师傅介绍,小树枝标记的区域就是古墓,大约有60余座。他说,古墓群所在位置本来打算挖地基,没想到,考古队勘探发现了古...
后人对于青铜器的造伪技术不可小视,若要辨别真假,还需要掌握闻、听、看等七个绝招 常年在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和首都博物馆《北京文物》展出的奁、鼎、壶、尊、镜和灯等汉代厚葬青铜器,总是驻足着无数参观者。青铜器作为博物馆的重器以其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渊源流芳后世。每一件青铜器的神韵,讲述着天人合一、阴阳相间的文化内涵;每一件青铜器的器型,象征着薪火相传、财富汇聚的深刻含义;每一件青铜器的制作,抒...
近日,白水县文物旅游局稽查大队执法人员在史官镇文物安全巡查时收缴汉代文物5件。 经调查,这次收缴的5件文物是在白水县史官镇修桥施工时发现的,白水县文物旅游局稽查队执法人员向施工工队老板及工人宣传《文物法》、讲利害关系。施工方主动交出文物。白水县文物旅游局对施工方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对施工工地进行全面考古勘探。 此次收缴的文物有汉代灰陶蒜头瓶、旋纹茧型壶及3只灰陶罐,为妥善保护好...
7月3日下午,眉县营头镇第二坡村在镇政府指导下进行汛期排险工作,在消减村民住宅后的高崖时,发现一座汉代古墓葬。 出土的文物 宝鸡眉县营头镇第二村坡村民在进行汛期排险工作,削减村民住宅后的高崖时,意外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墓,眉县文物部门接到群众反映后,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陶罐、陶灶、铜镜等10余件文物。 记者从眉县博物馆了解到,7月3日下午,眉县营头镇第二坡村在镇政府指导下进行汛期排险...
前段时间连续的降雨,使宝鸡眉县营头镇第二坡村的一些土崖出现松动,存在安全隐患。天晴后村民在取土排险时,却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村民们及时向有关方面上报了这一情况,随后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从墓中取出了十几件组保存完好的汉代文物。 当天下午,几名村民开着挖掘机在村内排险修整土崖时,在挖掘机挖出青砖的地方突然发现有一座古墓,考虑到这有可能是一座具有文物价值的古墓,在场的村民就将现场保护起来,并向当地文物部门...
大型汉代文物展“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自上月底开幕以来,受到香港市民的热捧,已有万余人前来观展。展览分“汉帝国的巩固和扩张”、“汉代社会生活”和“汉代的科技、文化与中西交通”3个主题,展出逾160组珍贵文物。 图为观众在参观附鼓俑红陶船。
金缕玉衣 二千多年的“陈年佳酿”,已变了青苹果汁般呈现翠绿色。 一提到汉朝,你可能想起电视古装剧,又或者位于深水埗的“李郑屋汉墓”,但对于汉代文化,你认识又有几多?机会来了!历史博物馆正举办本港历来规模最大的汉代文物展,展出年代最久远的“金缕玉衣”,让大家体会汉代丰富历史文化风貌,看看汉代人有多“潮”!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国祚最长的大一统王朝,亦是中国文化发展高峰。适逢李郑屋汉墓...
取土时,挖掘机一铲子下去,挖出了一座青砖古墓。村民没有哄抢,而是及时向文物部门汇报。7月3日,眉县营头镇发现一座汉代古墓,出土10件陶器及铜镜铜碗等物。 发现古墓的是眉县营头镇第二坡村村民孙师傅,他说,当天下午他正在距离第二坡村村委会10多米远的土壕挖土,挖掘机一铲子下去突然挖出了许多青砖。随后,他就发现了一座青砖古墓。 考虑到可能是有文物价值的古墓,他立即告诉了正在值班的村委会领导。随后,村...
金缕玉衣 据港媒“巴士的报”网站报道 一提到汉朝,你可能想起电视古装剧,又或者位于深水埗的“李郑屋汉墓”,但对于汉代文化,你认识又有几多?机会来了!历史博物馆正举办本港历来规模最大的汉代文物展,展出年代最久远的“金缕玉衣”,让大家体会汉代丰富历史文化风貌,看看汉代人有多“潮”!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国祚最长的大一统王朝,亦是中国文化发展高峰。适逢李郑屋汉墓发现六十周年,历史博物馆从全国...
记者从陕西省咸阳市文物旅游局获悉,淳化县日前意外发现一座砖室墓葬,经抢救性挖掘出土16件汉代随葬品,对研究汉代平民生活和区域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位于淳化县车坞镇齐子塬村的汉墓坐西面东,由竖穴墓道和土洞墓室组成,平面呈长方形,墓室长2米,宽1.5米,距地表1.3米。从考古现场看,墓主人骨骼完整,因未发现墓志铭等物,暂无法确认墓主人身份。从砖的形式和墓葬结构来看,初步判断为汉代民间墓...
日前,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员在淳化县车坞镇齐子塬村发现一座汉代墓葬。 据介绍,该墓葬墓室长2米,宽1.5米。从发现时的现场看,墓主人骨骼完整,因没有发现墓志铭等物,暂无法确认墓主人身份。从墓砖的形式和墓葬结构来看,初步判断属于汉代民间墓葬。经抢救性发掘,出土的随葬品有铜镜、铜带钩、大布黄天币、陶仓、陶灶、陶罐等文物16件,为研究汉代丧葬风俗和生活习俗提供了实物考证资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