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专家们正在修复陶棺 修复完成的陶棺 合江还出土了石函石棺木棺 除开陶棺,合江还出土了石函、石棺和木棺三种,其中木棺易朽、石函较少、惟石棺质坚耐腐,因此留下来的较多。为了保护这些文物,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2005年正式成立,收藏各种珍贵文物4000余件,其中收藏石棺34具,陶棺碎片5具,约占全国出土汉棺的四分之一。 陶棺主人可能是富商或文人雅士 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馆长唐绍春表...
蟠的意思是曲折环绕。螭,龙之子,有独角的为蛟,有双角的为虬,无角的为螭。蟠螭是玉器中一个古老的器型。 有人在民间收藏类刊物撰文谈到“汉代蟠螭纹有时有三条腿,身上出现一种阔带状的纹饰,安置在前腿旁侧。后来特别是明代仿这种式样的很多。” 笔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因为老三代、春秋、战国以至西汉初琢玉者大多为奴隶,每一件玉制品都与之性命攸关,何以能出现“三条腿”之怪现象?其次,“阔带状的纹饰”为何物?一...
来自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局的消息,经过两年多的考古勘探与发掘,该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伊川县发现大量春秋时期墓葬及一座汉代古城。 据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人介绍,史书记载“公元前638年陆浑戎迁入伊川”,该市文物部门对和陆浑戎有关的线索非常重视。2013年夏,当他们听说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盗墓活动猖獗时,立即意识到有人在“打探”陆浑戎的消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开始了抢救性发掘。 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共发现...
玉器是中国特有的、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它所代表、反映与象征的是中国文化史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大貌,并且就有广博、精深和含蓄的文化特性,这是其它文化所难以比拟的。因此,我们研究玉文化,必须将玉器作为玉文化的物化形态,把学习和研究玉器的活动,纳入到中国玉文化体系之中,才能把握其实质、内涵。探讨研究中国玉文化,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内容:玉器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产生原因、发展历史与文化背景,玉文化在中国文化...
玉器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脉络,各朝各代玉器的工艺、造型、文化内涵均有不同。据文献记载,宋代商贾仿制前朝古物,目的牟利,尤以古玉也为不少。渊源后世的各朝仿古玉器大量出现,传至今日。 汉代文化发展的成就,也使玉器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在中国玉器的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清代早期,嗜古入迷的干隆皇帝,命宫中工匠仿制前朝各代古玉,供其赏玩。也带动民间如苏杭、西安等地仿古玉的大量出现。清代仿古玉,多种多...
11月27日,记者从习水县黄金湾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获悉,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队员,在这里首次集中发现汉代竖穴土坑墓葬,并出土汉代“炊煮组合”。 去年开始的习水县黄金湾遗址考古,已进行到第二期,目前已找到13座竖穴土坑墓葬。据称,这是在赤水河流域汉代墓葬中,首次集中发现该类型墓葬。 在其中一座汉墓中,考古队员还发现了一件大型铁釜。含底泥高约30厘米的铁釜下,放着三块大石头,在地面与铁釜间形成...
记者从习水县黄金湾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获悉,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队员,在这里首次集中发现汉代树穴土坑墓葬,并出土汉代“炊煮组合”。 去年开始的习水县黄金湾遗址考古,已进行到第二期,目前已找到13座树穴土坑墓葬。据称,这是在赤水河流域汉代墓葬中,首次集中发现该类型墓葬。 在其中一座汉墓中,考古队员还发现了一件大型铁釜。含底泥高约30厘米的铁釜下,放着三块大石头,在地面与铁釜间形成的间隙,上面放...
普兰店姜屯墓地41号墓出土漆器鎏金铜附件 大连营城子第二地点76号墓出土金质龙纹带扣 最近,大连汉墓博物馆推出了与徐州汉画像石艺术博物馆共同承办的“大汉雄风——中国汉画艺术展”,作为大连唯一的古代遗址博物馆——大连汉墓博物馆也推出了自己的新展览——大连出土汉代花纹砖展。 这两个展览再一次引起了市民对汉墓博物馆的关注。走进大连汉墓博物馆,一件件汉墓出土的精美文物,无不折射出汉代大连的繁荣。...
王的规模 侯的规格 皇帝的规制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备受市民关注。而伴随着马蹄金、博山炉、连枝灯等一件件珍贵文物的出土,很多人都产生了一个疑问,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和长沙马王堆汉墓相比,哪个考古价值更高?为此,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众多专家普遍认为,两座古墓都让汉代历史的研究翻开了新的一页。从考古价值和文物珍贵程度这些文化意义的“软件”来说,出土文物的精美程度两者接近,其实无法进行比较。...
11月21日至23日,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在对海昏侯墓主椁室文物集中提取研究时,发现两盒金饼远不止此前估计的约50枚,而是有187枚。其中一盒有88枚,另一盒有99枚。这些金饼有的正面光滑,有的凹凸不平。此外,还发现了25枚马蹄金,其中罕见的麟趾金10枚,大马蹄金5枚,小马蹄金10枚。目前,这批金器已被提取并运往了文物应急保护用房保护和修复。郭晶摄 中新网11月24日电(宋...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曹植这句诗中的釜到底长啥样?18日,伊滨区诸葛镇的梁先生将一个锈铁罐送到了市文物局。经专家鉴定,这个锈铁罐其实是一个汉代的铁釜。 挖出的锈铁罐,被随手扔一边 梁先生是一个施工队的负责人。今年9月,在伊滨区诸葛镇铺设热力管道时,梁先生带着施工队开挖路面。 9月底的一天,梁先生正指挥挖掘机在玄奘路与伊洛大道交叉口附近施工。挖掘机挖到2米深左右时,土里滚出来一个大土块。...
【摘要】动植物陪葬是汉代诸侯王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蕴含的内容、内涵极为丰富。汉代诸侯王墓动植物陪葬的内容、形式及其作用或用途丰富多样,一方面反映出汉代诸侯王的政治地位及对财富的拥有,另一方面体现出与身份地位相符的葬制、葬俗和其他丧葬内容,同时也体现出相应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反映出相关社会内容。 【关键词】汉代;诸侯王墓;动植物;陪葬内容 【基金】“中原考古”创新团队研究成果之一;南开大学...
者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地考古现场获悉,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包括主椁室在内的整个墓葬结构都已经清晰地展现出来。专家介绍说,从墓葬结构和随葬物品来看,处处体现了当时“事死如事生”的丧葬制度。 “整个墓园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错落有致分布着以海昏侯墓为核心的大小9座墓葬和一座车马坑。”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介绍,海昏侯墓园地面建筑各种要素齐全,祠堂、寝、便殿、厢房和墓园墙以及道路和排水系统等...
几年前,商洛市商州区夜村镇代街村村民李老汉在自家地里,无意间挖出了一个铁疙瘩,后经文物专家初步鉴定,铁疙瘩为汉代的铁铧(huá)。昨日,李老汉称,曾有人多次上门收购他都没有卖,只是自己收藏。对此,文保部门称,曾多次上门征集文物但未果。 村民翻地时挖出“铁疙瘩” 昨日上午,华商报记者在村民李老汉家中,见到了他捡到的“宝贝”,一个铁铧及部分箭矢头。铧看上去是生铁铸造的,已经有了锈迹,铧身沾着泥土并...
“《清史稿》对于‘古稒阳道’的记载,不但位置有误,而且其名称属于‘新发明’,缺乏历史依据。”10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通过新近发现的汉代石门障等多处古边塞遗址证实了这一事实。 关于石门障,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西汉五原郡下辖16县,其中稒阳县同时为五原郡东都都尉治所。《汉书·地理志》“五原郡”条“稒阳”下注曰:“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虖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