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田野考古的理论与实践——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发掘现场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大安市安广镇举行,会议由吉林省文物局主办,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承办,来自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地的考古学界专家学者就近年来东北地区的考古新发现、新进展及未来考古学界关注的新趋势等进行了交流。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吉林省文物...
兵马俑考古新发现 秦始皇陵占地共56.25平方千米,相当于近78个故宫,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2009年6月,秦始皇陵博物院开始了第三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经过3年的艰苦发掘,出土了大量陶俑、珍贵器物以及遗迹。近日,秦陵博物院对外公布了重大考古成果。 百戏俑的发现 30余件百戏俑出土,秦始皇的“娱乐杂技团”逐步呈现在世人眼前。中...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7日对外公布一个重要发现,该所8月在广州盘福路西侧发现明清时期小型埠头和一口宋代砖井,并在现场清理出厚达2米的唐代及更早时期的淤积堆积。 该工地位于广州盘福路西、东风西路以北。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已挖出一个10米长、10米宽、近4米深的探方,探方底部有黑色淤泥。 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易西兵介绍,这些淤泥均出自明代,而之前,这片工地还挖掘出厚达2米的唐代及...
经过考古队20多天的考古勘探,南郑县龙岗寺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窑址和房址等人类活动的遗迹。据悉,这是继1983年龙岗寺遗址考古发掘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为下一步考古发掘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考古人员标出的房址位置。 勘探情况极似西安半坡遗址 昨日下午,记者赶到位于南郑县龙岗寺东侧百米外的考古现场,看到5名考古队员正手持刨铲在一块田地里进行考古勘探。据介绍,经多日勘探,田地里已经刨出多个带有...
考古学家又有新发现!意大利外海发现保存良好的船舶残骸,推估是有2,000年历史的罗马时期商船。研究人员说,海底的泥土覆盖在船骸上,完整地保存船体及里面的货物,包括在罐子里封存良好的食物。研究人员希望能进一步的分析里面的食物,以便更了解古罗马人的生活型态。 由于意大利外海的渔夫经常在网子里捞到陶器碎片,考古学者因此怀疑海下有古代遗物,而展开了搜索行动,利用远距操作无人探测机,在深约200尺的海底深...
五爪龙瓷器残片 近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从遵义市海龙屯大量出土的明代物件中,发现了带有“五爪龙”图案的瓷器碎片。这一发现,对关于播州土司谋逆的说法,或又有新的推断。 此前,考古队员清理“新王宫”遗址时,在一个疑似餐厨区的屋基废墟内,发现了大量瓷器、陶器残片,其中尤以做工精细的明青花瓷器为主。 7月30日,队员在这些瓷片进行绘图拍照时,...
南一字城西城墙上段遗址航拍。 市文物考古所供图 华龙网发 南一字城防御体系数字效果图。 市文物考古所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合川钓鱼城考古又有新发现!今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长袁东山向华龙网记者透露,考古专家于去年在钓鱼城新发现南一字城西城墙上段,对其考古 发掘帮助人们全新认识了钓鱼城的防御体系。据悉,作为钓鱼城最主要的防御建筑,重庆人在700多年前发明的“一字城”,...
昨日,考古专家、重庆市考古所副所长袁东山对外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古钓鱼城面积应该超过13平方公里,要比现在我们看到的钓鱼城大5倍以上;威名远扬的“一字城”是正宗的“重庆造”,它在元代通过战争远传东南亚。 ...
南一字城西城墙上段遗址航拍。 市文物考古所供图 华龙网发 南一字城防御体系数字效果图。 市文物考古所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合川钓鱼城考古又有新发现!今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长袁东山向华龙网记者透露,考古专家于去年在钓鱼城新发现南一字城西城墙上段,对其考古发掘帮助人们全新认识了钓鱼城的防御体系。据悉,作为钓鱼城最主要的防御建筑,重庆人在700多年前发明的“一字城”,曾...
由数个人骨架组成的木乃伊 据美国媒体7月11日报道,考古学家研究发现,2001年在英国苏格兰地区发现的两具木乃伊骨架是由6个人的骨架组合而成。这些骨架距今最长可能有3500年,它们暗示了当年这里居民不为人知的埋葬习俗。 这两具木乃伊骨架是在是苏格兰外赫布里底群岛的南尤伊斯特岛上一处考古遗址中被发现的,这里也是英国目前唯一发现史前木乃伊的地方。 《国家地理》杂志的报告指出,通过同位素标记和DN...
吐屿沟东区新发现中心柱窟壁画之一 6月9日,“《新疆考古新发现》图片展”等三个文化遗产展览将在6月9日在乌鲁木齐市友好北路上的新疆文化艺术中心(原国际博览中心)展出。自治区文物局在6月7日向媒体公布了一批新疆近年来的重要考古新发现图片,揭开考古工作的神秘面纱,推动考古知识走向公众。 近年来,为配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文化遗产事业繁荣发展,加强新疆考古学科研究,在...
2011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喜捷公馆坝糟坊头考古在接近尾声时,考古队员在明代酿酒作坊遗址中又有惊人的新发现:在晾堂的西南和东北明代地层各发现一口酒窖。后经省考古院明确结论为明代酒窖。其中晾堂东北一口,底部和四壁均为泥底筑成,这是典型的浓香型大曲酒窖,与当今宜宾浓香型大曲酒窖完全相同。 另一口较大的酒窖,长2.6米,宽2米,高0.72米。从外形来看与现在酒窖相差无几。经专家现场考证,窖的四壁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