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明清两代是瓷器生产的大成时期,烧制技艺较之前更为纯熟,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的经典收藏品中也不乏这段时期的传世珍品。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的是明清民窑瓷器削足工艺的特点。 玉璧足是明中后期至清三代时期广泛运用的一种民窑削足方式,严格来说叫做"拱璧底",有别于唐朝到明初使用的宽厚平足。 玉璧底足脊较普通明清带底釉的削足宽,特征为外足高,内足底,中间端面为宽弧线。按宽度分可分为宽玉璧和窄玉璧。另外,内部均有...
传统手工花丝镶嵌工艺,是在金、银、铜材料上经过压片、拔丝、砸胎、合胎、焊接、酸洗等程序后,再烧蓝或镀金银处理,还要再镶嵌宝石组装才能整体完成的精美手工艺品。近年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工艺传承人李果积极探索从被动保护到自主开发、走市场化的新路,通过互联网销售,走进文博会,与社区联办基地培训人才等措施,让花丝镶嵌工艺得以传承的同时,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唐诗之路上的奉化,是一个驿站,也是一个韵脚。亦或许在此时,古代宁波城正在开始慢慢酝酿,从奉化的白杜一路向鄞江,再到明州迁移。这样的荣光源自于这片土地在岁月中坚守的精神。 在浙江奉化,有这样一座博物馆,一方古井,一条石子路,一弯翠竹林,数千平方米的院内整齐地摆放着2000余个弥勒佛根雕,这便是奉化七旬老人何仁善创办的布袋弥勒博物馆。 千年古木,万年根雕,缘于爱好,他立...
玉器玉石印章不仅材质十分珍贵,也与古代文人崇尚“君子比德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品格相契合,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自古都颇受藏家关注和喜爱。其中以材质珍贵、年代悠久、名家镌刻、艺术水准高的价值最高,也最具有收藏价值。 1、印文篆刻流派:古代玉石印章的篆刻技术,源远流长。自明代以来,印学流派很多,主要有八大流派:一是文何派,以明代文彭、何震为代表;二是皖派,为皖籍名人何震所创;...
粉彩是从五彩(古彩)的基础上吸收了珐琅工艺和中国工笔重彩技法发展而来的,至今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清康熙时代,五彩的玻璃白,正如国画中的用粉同时又应用西洋红、锡黄、广翠等色料,于是就出现了最早粉彩面貌,基本上仍保留古彩的特点,期间以平填粉黄、宫粉、淡翠等色,使色彩增加变化的粉彩出现,叫做"雍正彩"其效果已有五彩的刚劲浓艳的风格。而渐趋柔和绚丽:同时降低了烧成温度,因此又叫做"软彩"以后经过继续发展,...
伪造成古董的“玉石龙”其实是树脂工艺品(网友“隔壁的哥哥”供图) 前几日,南宁市民张先生去定津路同乐菜市买菜时,捡到“大便宜”:他在菜市入口处,花2000元与一陌生男子合伙买下一尊乾隆年间的翡翠玉石龙。正做着“发财梦”的他,却被朋友告知,这应该是一个骗局。果不其然,当张先生拨打“合伙人”的电话时,语音提示该号码为空号。 男子自称从地里挖出“古董” 8月31日下午,张先生独自一人到定津路的同乐...
经过5年多的工艺对比研究,陕西考古工作者近日发现,秦始皇陵K0007陪葬坑出土的40多件珍贵青铜水禽,其制作工艺来源于遥远的伊拉克一带的两河流域文明。 通过对这批水禽的研究和修复,考古专家发现了一些在我国少见、而在地中海区域被广泛使用的青铜器分铸工艺、芯撑设置工艺和铜片镶嵌补缀工艺和底部方孔等工艺,尤其是铜片镶嵌补缀工艺(青铜水禽表面工艺缺陷或铸造缺陷,都是用铜板镶嵌法进行补缀的),而这种工艺非...
近日,古钱币创意编织工艺大师石爱云亲自设计并编制的古钱币工艺作品,在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第三层工艺大师展区南区展出。 石爱云用488枚古钱币编制而成的盛世元宝 古钱币创意编织工艺大师石爱云,对中国古钱币工艺品创意设计钻研达10年之久,通过深入研究中国文化与古钱币文化的深厚底蕴,发现了“器以载道”传统中华文化原理,即通过“制器尚象”,对自然事物形的模仿,将器型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引起人...
长春市民徐女士瞒着家人搞投资买了6幅字画手卷和一套收藏钱币共花了23万多元,如今后悔想退,但对方公司表示货品售出,不退不换,而且否认曾经承诺过拍卖会。 自本报报道见报后,市民刘女士就打来电话说,她母亲的情况和徐女士一样。 “我妈从去年12月份到现在,半年多的时间在天藏格文化公司一共购买了近10万元的工艺品。”刘女士说。 接免费赠送礼物的短信 实为推销公司藏品 13日,刘女士的母亲王女士说:...
木雕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好的工艺品能体现出雕刻师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雕刻技术。对于收藏工艺品的人来说,收藏自己喜欢的工艺品,能陶冶情操,能给自己繁忙的空间注入无限的活力,同时给自己创造出丰富的想象空间。 如何让自己喜欢的东西能永葆青春,永远散发着生命的活力,那就和如何有效的收藏保养工艺品有很大的关系了。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浅薄的体会来谈谈木雕工艺品的保养。 一、木雕工艺品不宜长时间放在烈...
大众文艺 2013年 第12期 【摘要】 陶瓷制作工艺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它展现了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结晶。瓷器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我国的陶瓷制作工艺堪称世界一流,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审美追求、与审美价值。国人自古就有喜瓷、赏瓷、玩瓷、藏瓷的嗜好,瓷器对国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王菲)在中国陶瓷史上,吉州窑是一座以黑釉瓷著称于世的综合性窑场,剪纸贴花、木叶贴花、剔花、玳瑁釉、鹧鸪斑釉等装饰手法,共同造就了吉州窑独树一帜的风格。这些工艺是如何形成的?近日,吉州窑博物馆馆长谢小林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时表示,吉州窑工艺的形成,可以归纳为博采众长与独出机杼两个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造就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永恒的传奇。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盏 现藏于故宫...
在中国陶瓷史上,吉州窑是一座以黑釉瓷著称于世的综合性窑场,剪纸贴花、木叶贴花、剔花、玳瑁釉、鹧鸪斑釉等装饰手法,共同造就了吉州窑独树一帜的风格。这些工艺是如何形成的?近日,吉州窑博物馆馆长谢小林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时表示,吉州窑工艺的形成,可以归纳为博采众长与独出机杼两个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造就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永恒的传奇。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盏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
图片说明:伍映山展示他烧制的仿古“木叶天目盏” 江西吉安永和镇有一处全国现存最大的古窑遗址群。一年前,此处建立了吉州窑遗址公园,成了新年里不少游人的新去处。公园里,窑包、寺塔、亭榭与络绎不绝的游人交织在一起,在早春的阳光下,水光山色,相映成趣。 “这些黄色的土堆是做什么用的?”一个8岁小男孩站在一处窑包内,拾起一块罐片问父亲。父亲搂着儿子的肩说:“这里是古代人烧制瓷器的地方,我们的家乡就因为吉州...
日前,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组织召开了“杭州市工艺与民间艺术薪火传承计划”之“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徒弟交流专题会。 此次会议是大师带徒学艺工作开展以来第三次徒弟交流专题会。会议首先介绍了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活动实施至今的整体开展情况,包括政府的重视和配套政策的扶持,专家和大师们的悉心指导教授以及各组徒弟目前的学习成果;接着介绍了将在10月份举办的“师生作品联展”策展方案;最后让每组学徒谈谈各自的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