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综述: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登录平台建立,旨在系统掌握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及基本状况,建立国家可移动文物登录体系和管理机制,实现国有可移动文物管理及社会服务平台体系。“一普”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盘点文物数量及保存情况,而且要实现文物的动态管理,并依托管理平台提供相应社会服务,因此,建立可移动文物数据库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普查登录的文物要完成文物名称、类别、保存状态等14项信息的记录,相当于给文物上...
12月12日上午,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副局长罗文利带领省文物局办公室主任戴岗、文物处处长呼林贵、博物馆处处长蔡理华一行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再次对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和陕西数字博物馆建设工作进行慰问检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成建正、副馆长程旭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检查工作。 赵荣一行首先赴文物修复实验室、文物库房现场查看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工作情况及文物清查现状,对陕西历史博物馆目前普...
12月12日,贵阳市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会。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作勋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对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进行部署。 李作勋指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抢抓机遇补齐基层文化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对国家督导组提出的意见逐...
近日,沿河自治县已全面完成了22个乡镇文物实地调查任务,共登记文物点180处,完成率达100%。 2011年至今,该县经过普查准备、普查启动、全面普查、整理汇总四个阶段,组建了普查机构,并对业务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截止目前,先后参与田野调查队员达30余人次,共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点172处,登记文物点180处,其中新发现156处,复查16处,消失8处。录入文物点172处,其中古遗址10处,古墓...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入第二阶段后,新安县文物局高度重视,认真安排部署,县博物馆和千唐志斋博物馆积极开展工作,普查人员按照省、市普查办的要求,对馆藏文物的定名、类别、级别、年代、质地、外形尺寸、质量、完残程度、保存状态、包含数量、来源方式、入藏时间、藏品编号、收藏单位名称等14项基本指标项,11类附录信息以及照片影像资料,收藏单位基本情况等认真详实,细致地进行信息采集、登记录入。普查人员克...
截止10月底,嵊州市普查办已完成了对系统外收藏单位的文物认定工作,11月初普查办意外获悉谷来镇中学收藏有一块清代书院碑,于上周对谷来镇中学又进行了一次实地走访,并进行了文物认定、信息采集等工作。 该石碑保持的相当完好,字迹清晰,石碑为光绪四年(1878年)的《北山书院碑记》,长217、宽85、厚9cm,据了解,石碑发现地嵊州市谷来镇中学前身即为“北山书院”,据民国《嵊县志》载:北山书院在县...
在我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认定工作中,出现了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在新认定的文物中,除书画、瓷杂外,学校收藏的众多高品质古籍特别引人注目,其中就包括了常熟理工学院、苏州市第五中学、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太仓市第一中学等。 常熟理工学院收藏古籍达1720套/14236册,其中古籍善本126种,明隆庆六年(1572)的刻本《沧溟先生集》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沧溟先生集》共30卷,明李攀龙...
日前, 金华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系统外单位文物认定与信息采集工作顺利完成。 在2013年的国有单位文物摸底调查中,市文物普查办对全市范围内各单位进行摸底调查,共调查机关单位923家,事业单位2337家,国有企业547家,其他单位121家,共计3928家,完成率100%,反馈收藏有疑似文物的单位71家,其中市本级有13家。 今年以来,普查工作进入文物筛选与认定及信息采集录入阶段...
在河北省普查办的统一部署下,通过市、县两级普查办通力合作,衡水市普查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截止目前,衡水市已完成全市文物普查的文物认定工作,认定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13家,共认定文物307件;衡水市下辖11个县、市、区国有收藏单位已经基本完成了excel模板的录入工作;全市共录入、合成文物信息2596件,上传文物信息978件(套),其中衡水市文物管理处录入、合成文物638件;武邑县录入、合...
日前,平阳县普查办在对文物系统外国有单位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县文物保护单位仙坛寺保存一口完整的明代铜钟。 根据前期对各单位文物申报信息进行核查认定后,县普查办将仙坛寺列入此次普查登记范围。近日,普查员在实地调查时发现寺内至今保存古钟一口,为明景泰三年(1452)所铸,高1.9米,径约1.1米,重1000余公斤,双龙作钮。周身分为6区,分别铸有捐赠者姓氏、 数额,间隔处饰花卉,雕琢精细。这铜...
“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项目管理人员培训班”及首期“普查数据审核员培训班”日前在北京开班,标志着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经过一年多的前期准备和试点,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开始面向全国328家美术馆采集藏品信息。 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是一项以摸清全国美术馆藏品家底情况、提高美术馆专业化水平为基本目标,以调查国有美术馆藏品资源、采集藏品信息为基本形式,以数字化的影像采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
近日,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度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相关机构要切实加强普查进度管理,高度重视普查质量控制工作。普查进度管理和质量控制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加强普查组织,保证普查质量,确保普查成效的重要机制。省级普查机构建立本省进度管理和质量考核管理制度,对本行政区域内普查机构和收藏单位进行评测考核。各级普查...
2014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入第二阶段,即全面开展文物认定和信息采集登录工作。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经过全市各级普查办的共同努力,温州市普查第二阶段工作有效推进。 2013年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摸底调查中,温州市共调查各级各类国有单位5112家,反馈有文物或者疑似文物单位113家。按照省普查办要求,其中需要开展文物认定单位98家。截至10月31日,全市共完成文物认定工作单...
近日,全旗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此次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次文物大普查,是一项旨在全面掌握全旗文物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建设民族文化大旗的基础性工作。 本次全旗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内容是对全旗可移动文物的拍照、登记和信息录入。目前已完成对美岱召文物管理所、美岱召博物馆的文物拍照和登记工作,共统计和录入文物213件,其中,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