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成果,明确下一步工作任务和思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2015年省级普查办主任工作会于3月31日在安徽合肥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并发表讲话。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出席会议。 2015年初,中央领导同志对普查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肯定普查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提出推动建立文物登录制度,提升文物科学保护、管理、利用水平的工作要求,充分表明党中央、...
历经近两年时间,哈尔滨市平房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日前完成了前两个阶段的普查任务。该区共确定可移动文物5378件,其中436件为珍贵文物。这些珍贵文物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七三一部队在进行细菌武器实验研究时使用器物,主要是1945年以后在平房七三一遗址废墟和哈尔滨其他日军营区遗址采集的文物;二是关东军其他部队使用的设备和装备,主要有在长春市征集的有关关东军100部队的罪证文物。 另悉,今...
“元青花随处开花、鸡缸杯到处都是。”这是对目前中国民间收藏现状的生动描述。成本百十元的高仿“文物”经过一些所谓的“销售技巧”后,以上百倍的价格卖给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这是中国文物收藏中的常态,甚至被行间称之为“交学费”。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民间收藏者无法得知面前这件“难得的稀世珍宝”本尊,就在国家某个博物馆中躺着。 但这种情形很快会出现改观。据文化部副部长、国家...
3月24日,衢州市文物普查办在市博物馆举办第二期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业务培训班,全市各县(市、区)文物普查办,市博物馆,档案馆以及参与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针对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如文物定名、文物断代、文物拍摄等内容进行了重点讲解。培训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线普查人员的业务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量身高、测“三围”、称体重、判断“年龄”、记录“健康”程度……通过记录这些信息,已启动两年多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正在试图摸清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家底。目前,全国各地的文物信息正源源不断地汇总到国家文物局的数据库中,已录入的文物信息约为1540万件,并以每天6万件的数字在增长。根据计划,全国普查将于2016年底完成。江苏立下了提前半年完成的“军令状”,截至3月13日,我省已有535家收藏单位录入了...
60件清末民居构件雕花精美、堪称“錞于”之王的战国青铜虎钮錞于高达85厘米、乾隆时期与纪晓岚齐名的四川大才子李调元“文魁”牌匾保存完好……3月初,当四川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简称“一普”)办公室工作人员收到各地上报的文物新发现时,忍不住感叹:原来四川还有这些宝贝! 2012年,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在全国正式开启。两年多来,那些在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单位之外的“宝贝”,渐渐随着普查一展芳颜...
16日,记者获悉,敦煌研究院发布该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阶段性结果。敦煌研究院现收藏有可移动文物2249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6件、二级文物135件、三级文物107件,拟定级文物189件。 敦煌研究院现收藏的可移动文物有陶器、泥塑、绢幡、佛教青铜造像、敦煌写本遗书等五大类。目前,已完成文物信息采集1626件,占藏品总数72.2%;文物图像采集1636件(2416张),占藏品总数72.6...
三国吴时期的精美漆器、乾隆皇六子永瑢书并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宋美龄旗袍套装、吕彦直手绘中山陵建筑图纸描图(铅笔绘制)……这些见证了不同年代历史的珍贵文物,日前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首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工作。它们的“外貌”、“姓名”、“籍贯”、“年龄”、“身份”、“家中尚有多少兄弟姐妹”等基本信息都将被录入电脑永久保存。昨天,记者从南京市文广新局博物馆处获悉,南京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有望于今年年底完...
在中国国家文物局3月2日通报了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展情况后,记者昨从市文物部门获悉,我市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可喜成果,截至目前已认定文物总数是10915件(套)。 在完成第三批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后,从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国进行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涉及19个行业、100余万家国有单位。我市自2013年普查以来,在省文物局总体部署和专业指导下,市本级和三县二区普查办全力支持...
国家文物局日前公布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最新进展。截至3月2日,全国共登录藏品1268万件。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介绍说,普查为每件文物建立起“文物身份证”和信息管理体系,为分散在全国各地区、各单位的文物信息资源整合及管理利用创造了条件。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最新进展,共调查国有单位102万家,基本摸清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分布状况。截至公布日,全国共登录藏品1268万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文物普查中,国家文物局为每件文物生成唯一的22位全国可移动文物登录编号,相当于为文物办了一张“身份证”。昨天记者从市文物局获悉,扬州市将有351948件文物在此次普查中领取“身份证”。 文物“身份证”有何用? 文物唯...
2015年1月,在海东市互助县甘禅寺,省普查办专家组成员正在认真仔细的开展该寺的文物认定工作。 国家文物局日前公布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最新进展。目前,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积极推进,共调查国有单位102万个,基本摸清国有可移动文物分布状况。截至3月2日,全国共登录藏品1268万件。 据悉,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摸底调查工作历时近1年,全国31个省(区、市)各级普查机构共向1020814家国有单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