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了扎实推进全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一步提高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质量,11月10日,南阳市普查办在市文物局会议室召开了全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会。来自县、区各文物局负责人及各级普查机构的负责人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文物局局长赫玉建、副局长陈杰出席会议。 赫玉建听取了各县、区的普查工作情况汇报,对前期工作做了简要回顾并给予充分肯定,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强调:一是各普查办要按照省、市普...
日前,海盐县博物馆藏品保管部工作人员按照县普查办的要求,依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手册,顺利完成了馆藏地契类文物信息录入工作。 此次地契类文物信息录入共计490条,主要包括清晚期、民国时期卖田地、房屋以及基地等契约。工作人员根据藏品属性采用离线软件信息录入,并上传至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平台。本次信息录入包括藏品编号、名称及文物照片等14个必填项,其中照片又分正视、俯视、侧视、全景、局部...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登录工作,解决系统外单位文物普查信息录入工作进展较慢的情况,确保文物信息登录工作按时按质完成,近期,老河口市普查办指派博物馆组成了5人工作组,分别对全市文博系统外单位进行了协助指导。 老河口市系统外国有单位文物普查前期已经通过专家组认定的,仅涉及四家市直单位共计157件,数量并不多,但是各家单位在信息登录填报工作上因为专业不同,无法达到登录要求。老河口市普查办在...
获悉,2014年上半年完成了中国美术馆等8个单位的普查试点工作,并研发了“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信息系统”。近日,文化部近期正式公布了《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工作标准》和《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工作规程》(以下简称《普查标准》、《普查规程》)。 为做好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工作,文化部提出如下意见:健全完善普查工作机构,认真编制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积极开展普查人员培训,积极开展普查人员培训,,积极开展普...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从文化部网站获悉,2014年上半年完成了中国美术馆等8个单位的普查试点工作,并研发了“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信息系统”。近日,文化部近期正式公布了《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工作标准》和《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工作规程》(以下简称《普查标准》、《普查规程》)。 为做好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工作,文化部提出如下意见:健全完善普查工作机构,认真编制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积极开展普查人员培训,积...
德清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系统外单位的文物认定工作已于日前顺利完成。 根据德清县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安排,普查专家组先后对县图书馆、档案馆、大闸管理所、莫干山镇中心学校等12家上报有疑似文物的国有单位进行了上门认定,共认定文物140件(套),同时采集了相关数据,文物类别主要有古代石器、陶瓷器以及清民时期的古籍、票据、石刻、碑刻、纪念徽章、教学用具、家具等。 下一步,县普查办...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海南省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骨干普查培训班上获悉,海南自去年8月份启动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以来,可移动文物普查摸底调查取得可喜成绩,复核文物收藏单位数量从2013年底44家增至72家,上报文物和遗存总量达到12万余件,较之之前掌握的7万余件文物藏量差不多翻一番。 据介绍,截止到目前,海南大部分市县经过认真复核,摸底调查工作已经结束。定安县、儋州市、保亭县本次普查部门联动效果明显...
“青海各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文化遗产,通过这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最重要的就是摸清文物‘家底’。”9日,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长董志强对记者说,通过普查,还能为下一阶段的保护和文化资源共享提供便利。 据了解,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预计2016年底全面结束,范围是该省境内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国有单位所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包括1949年以前,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
①重庆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文物 资料图片 工作人员进行文物普查。 资料图片 工作人员进行文物普查。 资料图片 如果有一天,您所在的单位收到一张“文物登记表”,请不要奇怪,这是您单位所属地区的文物管理机构在进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涉及150余万家国有单位。本次普查重在现状调查和文物基本信息登记,不改变文物权属现状。 ...
9月29日,浙江大学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会议在紫金港校区召开,学校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省普查办工作人员参加会议。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出席会议并讲话,浙江大学档案馆馆长马景娣主持会议。 郑建华在讲话中,向大家介绍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意义、目标、范围,以及我省普查的实施情况与下一步工作部署,并对浙江大学前一阶段的普查工作进行了肯定。他指出,浙江大学作为部属高校,又...
很多单位都有一些“压箱底”的宝贝,直到目前正在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才露出真容。日前,杏花岭区文物旅游局邀请省文物局、省文物资料信息中心、省文物鉴定站、山西博物院、市文物局等单位的专家,上门给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认定可移动文物。 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第一机械集团,这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前身是创建于1898年的山西机器局,历经山西陆军修械所、太原兵工厂、...
7月中旬至8月上旬,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分别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档案局、国家宗教事务局等有关领导就推进银行、档案、宗教等系统普查工作进行协商,扎实推进普查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协调作用,要求列入普查范围的人民银行系统所属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完成本单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各级国有银行和国有控股银行纳入本次普查范围...
9月24日,合肥市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调查阶段总结会。省文物局副局长杨立新,合肥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杨小燕出席。调查阶段总共调查单位2822家,反馈有文物及疑似文物的单位35家,后经市一普办和专家组认定,藏品不符合条件的收藏单位,不纳入此次登录范围。该市共计16家单位的7000余件文物(不含安徽博物院、省考古所、省图书馆文物数据)即将进入数据、影像采集...
根据省文物普查办统一安排,廊坊市全面启动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第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库存古籍、近年出土文物等进行整理、分类、入账、拍照、信息采集。 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组织召开全市可移动普查工作会议,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及时与辖区文物收藏部门进行交流,搞好经验总结,为顺利完成普查工作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登录程序操作 9月17日,笔者从凤凰县文物局获悉,凤凰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于日前正式启。 为更好开展普查登记工作,凤凰县文物局一普办就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计划进行了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第二阶段普查工作的工作计划、《可移动文物信息认定登记表》和《文物登记卡》的填写方法、可移动文物信息采集软件和登陆平台的使用方法、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