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两个古陶罐是古代先民用来装骨灰的魂坛。张锡玲摄 近日,开平市大沙镇茶坑村村民在附近的马坪山发现了两个陶罐。考古人员鉴定为魂坛,证明珠三角唐宋年间即有火葬习俗。 近日,现年60岁的开平市大沙镇茶坑村村民黄婶和另一位妇女在村子附近的马坪山放牛时,看到了两个陶罐,半露出来。陶罐外表呈灰色,约有0.4米高,体积比一般陶器庞大,上面还有一些雕饰,口小盖大,看起来显得很神秘。黄婶随后和大沙派出所取得联系...
从古至今,众多的求福习俗在人们生活中传承不衰。今天在四川,依旧流行着有趣的“摸福”习俗。在四川著名禅院新都宝光寺的山门照壁墙正中,有一块大如桌面的石刻“福”字,俗传人们站在山门前,闭目走过去,谁如能摸到“福”字,便能有“福”。故人们到寺中,无论拜佛游览,都要“摸福”以求吉祥。另外...
端午节话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
记者日前从河南省驻马店市文物部门获悉,考古工作者日前在该市上蔡蔡国聚落遗址进行文物发掘时发现了一处渔猎聚落遗存。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周代内陆地区渔猎聚落的空白。 据有关专家介绍,日前,考古工作者在对驻马店市上蔡蔡国聚落遗址的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大量的烧烤火膛和鱼、兽骨。根据考古发现可推断,此地为蔡国一处渔猎聚落遗存。在所挖掘的900多平方米的遗址中,发现了5层烧烤层,并且每一层都离得很近。在遗址中,...
为配合江西吉安市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近期,该市开展了对赣江十八滩水下文物和船工习俗调查工作。普查专业人员逐个核定了十八滩所在水域,通过影像形式采集航道周边环境资料,了解相关航运、沉船、水库淹没区情况和船民风情习俗,为进一步开展十八滩水域水下文物调查收集了第一手资料。 赣江十八滩又称赣石,位于万安县境内赣江南北水路交通必经之处。历代文献对十八滩多有记载,南宋辛弃疾《菩萨蛮 ...
北京地区流行于金元时期的火葬墓习俗可能一直持续到了明代初期。日前,市文研所专家在大兴区新城北区8号地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大量实物证据,这对研究北京的社会变迁及丧葬习俗有重要的意义。 在此次抢救性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自汉代至明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陶窑、水井等遗迹,发掘出土了铜镜、陶塑动物、陶耳杯、陶罐、铜钱等文物。 此次共发掘出6座火葬墓,均为小型平民火葬墓。墓内发现有烧骨和随葬的铜钱...
均为鼓浪屿明清墓葬,发掘结果印证古时沿海“薄葬”习俗 鼓浪屿观海园内共有7处古墓葬,由于鼓浪屿有关单位准备对其进行重新开发,于是请来厦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考古专家和工作人员对观海园内的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昨日,考古人员经考察后选择了其中3处保存较完好的古墓葬进行发掘,结果,考古专家仅在这三处墓葬中发现了5枚铜钱,印证了古时沿海“薄葬”的习俗;尽管随...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近年来对红山文化墓葬考古研究发现,红山文化存在着火葬及天葬习俗。 据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考古研究人员近年来对一些红山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察,并走访了大部分民间盗掘过的遗址。通过遗址现场看,红山文化的先民们不但有着深葬的习俗,更有着火葬和天葬的习俗。 考古研究人员在相当一部分民间盗掘过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绝...
汉画在装饰墓室时,不仅依据时令节气的演化规律和生物生长发育特点体现出顺天意、尊时序、以时禁发的思想倾向,而且在生态文化的价值取向上以鲜明的形象或符号标榜强化着民众对于阴阳这一万物衍孕母本的趋近和认同。对汉画所蕴涵的文化资源进行转换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刘汉皇朝践祚四百余年,发达的政治、经济、哲学和科技在我国古代史册上留下了锦绣华章。但是,此起彼伏的兵燹战乱给人类文明带来毁灭性打击的同时,对生...
新华网沈阳5月5日电(记者魏运亨)5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45度,古人以此作为夏季开始的标志。民俗学者称,立夏这个岁时节日早在3000年前就形成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立夏的许多民间习俗已消失殆尽,年轻人甚至闻所未闻。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乌丙安教授说,大多数古代节日习俗源于古代祭礼。殷商时代的宾日、饯日仪礼是每日都举行的,到了周代,祭日仪礼...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