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工作人员正在考古发掘。 二号墓出土的玉衣片。 六号墓出土的刻石。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今天对外宣布,本市蓟县小毛庄汉墓群考古取得重大发现,确认这是目前已知全国唯一的使用方形藏椁的列侯等级墓葬,为东汉时期一种新的墓葬型制,这一发现填补了学术空白。 本次发掘的小毛庄汉墓群位于蓟县城关小毛庄村南,考古发掘始于今年4月,至今已发掘墓葬25座,包括明清墓葬13座、东汉墓葬7座、西汉墓...
昨日从荆州市博物馆考古工作队获知,4月以来,荆州发掘出分布密集的古墓地群,这些墓地年代从东晋至明清都有,持续1500多年。部分损毁墓地遗留器物证实了历史关于荆州古城墙的建造过程。 记者在荆州区纪南镇三红村5组看到,考古工作者正在发掘武家台古墓地,土坑墓、砖室墓都有,还有弯弯曲曲的排水沟。考古工地负责人张正发介绍,考古资料显示,三红村周边有古墓群。去年10月荆州淡水产品交易中心即将动建,荆州市博物...
经过专家鉴定并多方论证,初步判定该墓为汉代古墓,而这次出土的古墓石棺图案与合江出土的石棺图案极其相似,因此可以判断该墓为汉墓,“双阙图和出行图与之前合江出土的汉墓上的图案都十分相似,汉代墓与宋代、清代墓相比图案更多样繁复。” 专家 墓中石棺移位 骸骨或为盗墓者尸骨 为何判断该墓已被盗?专家表示,汉墓中一般有陶俑、陶罐等陪葬品,但目前发掘情况来看并未发现这些陪葬品,洞口打开时,石棺棺盖已被放...
图为游客在且末博物馆参观。 耿丹丹 摄 图为出土于扎滚鲁克古墓群的干尸,经科学测定为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后裔。 耿丹丹 摄 图为出土于扎滚鲁克古墓群的干尸,经科学测定为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后裔。 耿丹丹 摄 新疆且末是“玉石之路”发祥地,“丝绸之路”南道重镇,1985年,新疆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干尸,这个考古发掘又为且末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6月7日,记者...
图为游客在且末博物馆参观。 图为出土于扎滚鲁克古墓群的干尸,经科学测定为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后裔 图为出土于扎滚鲁克古墓群的干尸,经科学测定为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后裔 新疆且末是“玉石之路”发祥地,“丝绸之路”南道重镇,1985年,新疆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干尸,这个考古发掘又为且末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6月7日,记者从且末县文物局获悉,至今,且末县总共挖掘...
什贴墓群(第六批国保) 时代:南北朝 地址:榆次区什贴村西北 现存地面六座封土堆,当地人俗称“王墓”。墓葬散布在黄土高原的塬峁之上,面积约8万平方米。据史料记载,古墓中其一为北齐中书令韩轨之墓。该六座封土墓和已探明的另1座无封土墓,同为韩轨家族墓葬。墓葬均为带天井、过洞、斜坡墓道的土洞墓。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第六批国保) 时代:周至汉 地址:闻喜县城南邱家庄与上郭村相连的鸣条岗丘岭上 上郭古城址位于上郭村,在村东10米处发现古城址的北墙,墙残长500米,宽7—8米,高0.5—3.5米,夯层厚为7—15厘米。村南100米处有西墙暴露部分4—5米,残高3米左右。 上郭遗址南北长5000米,东西宽1500米,总面积750万平方米。为春秋时期的古曲沃城址。上郭村向北的墓葬为西周、...
崔家河墓群(第六批国保) 时代:周 地址:夏县埝掌镇崔家河村东北部埝掌河与青龙 河夹峡的丘陵之上 墓区东接崔家河水库,北接东下冯遗址,西接埝掌河,南接崔家河遗址。墓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墓葬多为竖穴墓,随葬品以铜鼎、豆、壶为主,还有铜编钟、鑒、匜、罍、石罄、玉、骨圭和铜贝、石贝、骨贝、贝币以及玉饰等。铜器纹饰为云雷纹、蟠螭纹等。根据墓葬结构和随葬器物的形制,墓群时代为东周时期或偏早,墓群...
王家峰墓群 (第六批国保) 时代:南北朝 地址:太原市迎泽区郝庄乡王家峰村 位于郝庄乡王家峰村东“王墓坡”,据调查,目前共有三座北齐时期墓葬,徐显秀墓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该墓有夯筑封土堆,墓葬为穹隆顶砖券单室结构,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五部分组成。随葬品大部分发现于墓室,该墓墓室壁画保存完整,为研究北朝晚期的葬俗、葬制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此外,东山一带多次发现北朝晚期...
去年,广元(微博)昭化古城边发现一座秦汉古墓群,省考古研究院进行了长达5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初步估计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目前已发掘出6000多平方米,共清理出73座墓葬,是省考古研究院迄今发掘的该时期面积最大的古墓葬群。 昨日,在考古发掘现场,专家表示,广元(微博)昭化古城墓葬群是中原人群、中原文化进入巴蜀地区的一种反映。发掘中,一块刻有西王母、羽人、天门造型的画像砖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有专...
广武汉墓群(第三批国保) 时代:汉 地址:山阴县城南40公里处 山阴是古代战争重地,汉代军队与匈奴族屡战于此。整个墓群为当时汉代戍边将领的陵园。 广武汉墓群东临桑干河,西靠旧广武辽代古城,是我国最大的汉墓群之一。南北3.5公里,东西1.5公里,占地面积10.5平方公里,共存封土堆288个。封土堆分大、中、小三种。墓堆越大,显示死者的官位越高,反映了当时的等级制度。明代曾把高大的烽火台建在封...
去年12月,广元昭化古城边发现一处秦汉古墓群,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对墓地局部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保护。经过连续5个多月的野外调查与发掘,发现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73座,其中已抢救性发掘保护墓葬56座,其余墓葬正在展开抢救性发掘清理保护。 据了解,该古墓群是省考古院迄今发掘的该时期面积最大的古墓葬群。 昨(28)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们一同前往广元昭化古城古墓葬现场,介绍公布了更多细节和相关情况。 ...
古城堡墓群(第六批国保) 时代:汉 地址:阳高县城东南30公里处 汉墓群分布在以古城镇为中心,方圆1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以许家窑、靳家洼、单家窑、安家皂一带墓冢较为集中。现存60余座,封土高约4——6米,封土周长30——50米。保存基本完整。 1941年9月,日本人小野胜年、水野清一等,开始在古城汉墓群发掘,先后两次共清理了六座墓葬。1943年,发表了一个简单的报告,介绍了其中三座墓的情况...
沙梁坡汉墓群(第六批国保) 时代:汉 地址:天镇县南河堡乡季冯夭村东南 汉墓群为南北向分布,东西向排列。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2.5公里,现存地层表面可见的汉墓有41冢,高8——12米不等,周长50——90米,1978年洪水冲出汉墓一座,棺木经C14年代测定: (BP)2340±100年,并出土东汉草叶纹铜镜一件,91——92年发掘汉墓二座、小型汉墓44座,出土了一批汉代的陶器、铜器。
马茂庄汉墓群 (第五批国保) 时代:东汉 地址:离石区城关镇马茂庄村西的二阶台地 墓群分布范围约2平方公里。1990年冬,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首次科学发掘3座汉画像石墓,出土42块汉画像石。1993年春,又清理3座汉画像石墓,出土17块汉画像石。同年马茂庄左表墓被洪水冲刷出土后发现该墓群,共收集村民建房时发现的汉画像石6块。 画像石墓分南部和北部两个区域。发掘的6座汉画像石墓皆出自于北部,有4...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