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4~5月,配合亭子口水库建设工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剑阁县闻溪乡发掘一批崖墓,共68座。墓葬主体分布于闻溪河西岸,在400余米的岩体上自西北向东南密集分布57座,中段个别地方错落两排分布;在河东岸之零散分布11座。 根据墓葬形制及器物特征,大体可将墓葬分为东汉、六朝两期: 东汉时期:分布于西岸中、北段及东岸,共计53座。一般由墓道、甬道、主室、棺床、壁龛、灶台等组成,全部为单室;墓顶分为弧...
此次发掘的“屈肢葬” 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大溪文化遗址 资料图 上个月,在巫山县曲尺乡的三峡水库消落带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大溪文化遗址。该遗存区域约1000平方米,发掘了新石器时代的10座墓葬以及10个灰坑。其中,多个灰坑里发现了堆积的鱼骨。专家称,这表明在新石器时代,该区域已经有渔猎经济了。同时,也有可能是当时的人们对鱼有一种特别的崇拜。 库区水位下...
“要不是最近加入了徒步的行列,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还真不知道武汉还有个明楚王墓。”50岁的驴友老罗说。去年才迷上户外徒步运动的老罗,今年春天跟徒步群的一群驴友到江夏龙泉山徒步,才知道这里有个明楚王墓。 当记者问老罗是否知道这个墓群不仅仅只安葬了一个昭王时,“啊?还不止一个王陵啊?那我真不知道。”老罗回答。也许这就是古代藩王想要达到的效果吧,距离...
近日,山东省龙口市新嘉街道西三甲墓区考古发掘结束。 据介绍,这是山东省龙口市同一区域年代跨度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考古发掘。在西三甲村西、村南及东三甲村东区域,清表19000平方米,清理墓葬91座,出土随葬品400余件。墓区横跨战国、西汉、东汉、魏晋四个时期,距今约2500年历史,对研究这段时期胶东地区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及沿革等具有重大意义。
盗墓现场。 宁国市青龙村盛产毛竹,茂密的竹林里藏着当地人世代保守的秘密——可追溯到宋代的古墓群。2012年中旬,来自江西的盗墓团伙打破了山村的宁静。他们利用“洛阳铲”“探针”等盗墓工具盗掘了几处古墓。当地警方及时出动,将6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并追回大量文物。近日宁国市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首犯江某获刑10年6个月,其余从...
7月9日,本报96110接到龙口市市民报料称,龙口市港城大道西延工程沿线发现一大型古墓,随后,记者进行了采访。市博物馆馆长马志敏介 绍,新嘉街道西三甲墓区考古发掘结束,这是我市同一区域年代跨度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考古发掘,在西三甲村西、村南及东三甲村东区域,清表19000平方米,清理墓葬91座,出土随葬品400余件。墓区横跨战国、西汉、东汉、魏晋四个时期,距今约2500年历史,对研究这段时期胶东...
2011年10月至11月,江苏省金马高速(金湖县至盱眙县马坝镇)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大量古代墓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与盱眙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金马高速(东阳段)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古代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至2012年11月野外发掘基本结束,共计清理墓葬196座,包括汉代墓葬176座、南北朝至唐宋墓葬20座。 本次发掘的汉代墓葬皆位于秦汉东阳城城址外部区域,均属东阳汉墓群的一部...
【解说】5月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举办开化墓地考古发掘现场公众开放日活动,记者从现场获悉,墓群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发掘了一批别具特色的汉代和北齐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 据介绍,开化墓群汉墓最大亮点是别具一格的土洞木椁墓,是周文化系统的土坑木椁墓,向秦汉土圹砖室墓转型中的一种墓葬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学术价值。 除土洞木椁墓外,还发现一座规模巨大的土圹砖室墓,墓室结构包括前室、中室...
规模宏大的汉代砖室墓。李建斌摄 北齐赵信墓出土的武士釉彩陶俑。资料照片 本报太原6月4日电(记者李建斌、邢兆远)日前,山西太原开化墓群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考古队在开化墓群发现了大量汉、北齐、明清时期墓葬,其中,发掘出的一处汉代砖室墓葬规模之宏大、结构之复杂,在山西实属罕见。在3座北齐墓中出土了135件色泽鲜艳的陶俑,尤其是在北齐楚州刺使赵信夫妇合葬墓中出土的一组镇墓武士釉彩陶俑,高50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