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昨日获悉,于10月初开幕的比利时“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上,我区从宁夏博物馆、回族博物馆、固原博物馆选调24件文物亮相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和历史博物馆,参加“丝绸之路文物展”。 作为展览重要的一部分,“丝绸之路文物展”汇集了甘肃、内蒙古及我区文物总计150件(组)。宁夏博物馆参展文物9件,主要以西夏出土文物为主...
根据今年9月初参加宁夏第二届国际岩画艺术节专家深入贺兰山东麓的滚钟口洪积扇、拜寺口紫疙瘩山、贺兰口山体等地,对分布在17公里范围内的3个山口的岩画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中,在拜寺口双塔塔院以东约1公里的紫疙瘩山上,发现了80多幅岩画,其中罕见的微型岩画近20幅,最小的仅有2厘米。此次考察,岩画专家们还从岩画形成的自然环境、分布特点入手,对贺兰山岩画题材、制作方法、岩画图像的构成分布、形式规律及内涵作...
9月13日宁夏固原博物馆顺利完成了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赴比利时《丝绸之路文物展》的移交工作。 本次展览从2009年10月22日开始至2010年2月7日结束。该展作为“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重要展览项目之一,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和历史博物馆举办。 展览选调了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回族博物馆和甘肃省文物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馆等单位文物总计1...
日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西夏区文物专业人员在贺兰山东麓大十字沟发现40余个石灰窑遗址,为西夏陵建筑材料来源提供了佐证。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该遗址分布于沟口西侧一小山尾闾处,围绕尖部东侧现存32个,西侧现存10余个,均建在小山的低腰处。除3个被洪水冲毁外,其余保存较好。从现状看,窑室依低腰斜坡开凿,竖穴式,圆形,体积大小不一。大者近6米,小者2米余。窑壁多用烧结块...
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市西北55公里处的须弥山上,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地质特征属六盘山支脉,须弥山石窟开凿在地质新生代早第三始新世的沉积岩上,该岩石为中、粗粒砂状结构,岩石呈红色、橙黄色,岩石主要由粘土质矿物及铁质、碳酸盐所胶结,石质疏松,极易风化剥落,风蚀、风化是须弥山石窟文物受到损害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须弥山石窟的防风化保护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为更好地...
银川市地标性建筑——鼓楼,在历经近200年的风雨沧桑后,主体结构已发生变形和扭曲。8月28日起,宁夏测绘专家会同湖南测绘专家对鼓楼开始进行监测,他们将通过一年的监测期分析出银川鼓楼变形的原因和趋势。 银川鼓楼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又称“十字鼓楼”、“四鼓楼”,俗称“鼓楼”,是宁夏和银川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鼓楼总高3...
28日,宁夏博物馆成立50周年之际,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博物馆的专家学者,举办“博物馆发展趋势与管理模式”的论坛。陕西、海南、北京、宁波等10个省市的博物馆管理专家在论坛中发言,就博物馆面临的体制变迁,21世纪博物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广泛开展博物馆区域合作、促进博物馆事业全面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与来宾们一起参观了宁夏博物馆组织的盛世回乡...
为了落实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指示精神,我们充分利用宁夏得天独厚的岩画资源,深入发掘其内含,加大宁夏岩画的管理、保护、研究、开发、利用的力度。 在成功的举办两届“宁夏银川国际岩画研讨会”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不懈努力,于4月24日和台方达成初步协议,6月25日收到台湾十三行博物馆邀请函,赴台举办宁夏岩画展览,地点...
记者昨日获悉,即日起,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银川文化城聘请美学及市场营销等领域诸多专家,对首批四类“非遗”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提升其含金量。 首批选出的四类“非遗”产品为国家级项目、回族服饰、回族器乐及回族剪纸,主要项目有服装、刺绣、口弦、泥哇呜、羊头弦子、咪咪、剪纸等。昨日,在我区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孵化基地——银...
新华网银川8月13日电(记者曹健)宁夏回族自治区从今年6月开始尝试对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贴标销售,希望通过产品孵化提升“非遗”产品的含金量,带动回族民俗技艺开发与传承。 自治区文化馆馆长靳宗伟介绍说,此次列入可贴标范围的主要为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刺绣、回族服装、回族乐器、回族医术汤瓶八诊四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代表性强、工艺好、能较好传达文化信号等特点。 ...
明年,我区将拥有各类博物馆60多座,达到每10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与京、沪等大城市2002年的平均水平相当。这是记者从8月12日召开的全区行业专题博物馆建设推进会上获悉的。 据介绍,截至今年7月,我区已拥有47座行业专题博物馆。其中有展示红色经典文化的红军西征纪念馆、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馆、六盘山红军会师纪念馆、毛泽民纪念馆;展示浓郁回乡风情的回族博物馆、回族民俗博物馆;展示神秘西夏文化的西夏文化...
晚报讯(记者束蓉)8月7日,“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开发咨询论证会”在银川文化城召开。会议主题是“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带动保护”,借助市场的无形指挥棒,提升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商品价值,从而延续该产业,达到保护目的。 现场,国家级项目、回族服饰、回族乐器(口弦、哇晤、羊头弦子、咪咪)、回族剪纸等一一得到专家的认可。 来自自治区轻纺工业局、北...
记者8月3日从2009第三届中国银川清真美食文化节领导小组了解到,宁夏清真美食欲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寻求可持续发展。8月17日,“申遗”将首次被纳入清真美食节论坛议程并进行专题研讨。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宁夏虽然有8个国家级项目和6个国家级传承人,但回族特色食品在国家级项目和传承人方面仍是空白,目前只有黄渠桥羊羔肉、老毛手抓和中宁蒿子面获评自治区级非...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7月24日,旅日爱国华侨、日本东京中国书画院长魏来作为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书画院代表团成员,应邀参加在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09首届中国酒文化节,并在现场进行挥毫表演,受到观众热忱欢迎。 作为旅日回民爱国华侨,魏来一直想为古代边陲西夏地区的宁夏人民作点奉献。这次,他决定把自己参加展览的价值12万元人民币以上的8件精品书画——哲理情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