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华网广州6月21日电(许黎娜)原定今年7月出水的“南海Ⅰ号”南宋古沉船,因受天气影响,不得不推迟到8月中旬出水。交通部广州打捞局负责“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副总指挥王仁义昨天透露,古沉船一定要确保在今年内打捞出水,如果推迟到明年的话,成本太大,各有关部门都难以承受。 据了解,打捞“南海Ⅰ号”的沉井在5月17日下水后,因为海...
新华网广州7月19日电(张顺美、杨明 郑伟德、刘锐霞)“广东分散的海上丝绸之路遗址应该捆绑起来,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适合联合作为一个旅游品牌进行推广。”有关专家学者在“广东三地海上丝绸之路县域旅游合作论坛”这样说道。昨日下午,广州黄埔区、阳江海陵岛、湛江徐闻县三地旅游局签署友好合作协议,计划捆绑式开发“海上丝绸之路”旅游线...
打捞“南海Ⅰ号”的巨型沉井2月前下水后,由于受技术和天气等因素影响,迟迟没有下压到位。但根据昨日监测仪器的数据计算,目前沉井下压到淤泥下11.5米的深度,有望于几天内下沉到12米的深度。目前交通部广州打捞局500吨的起重船“南洋号”正把沉井上用于静压的2900吨水泥块卸下来,而此前灌入沉井四壁的沙子也将通过沉井底部的泄沙孔泄出来,以保证沉井不再继续下...
广东省南澳县云澳海域发现大批古瓷和一艘千年古沉船。目前,广东省有关专家初步将沉船命名为“南海二号”。图为发掘的部分瓷器。 记者昨日获悉,在广东南澳发现的古沉船“南海Ⅱ号”,现已基本拟定初步的水下考古探摸方案,并打捞出水了300多件珍贵古瓷器。 预计今年10月,这艘明代古船就可以重见天日。汕头还酝酿兴建“南海Ⅱ号”古沉船博物...
本报讯(记者/李培)“如果天气状况良好,‘南海Ⅱ号’将于10月出水!”昨天,省考古研究所专家魏峻告诉记者。与“南海I号”不同的是,目前有关方面已基本确定,“南海Ⅱ号”将采用就地取文物、然后打捞木船的打捞方法,将于3个月后“浮”出水面。 而“南海I号”目前...
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由于触及许多深层问题,解决文物占用工作进展缓慢,正面临严峻的现实。 为探索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古都北京的文物古建被占用问题,北京市文物局早在2005年就对占用16处文物古迹的28家主责单位依法下发了《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 北京市文物局6日举行新闻通气会通报,截至目前,已有2处全面实现整改,5处实现部分整改,还有9处未完成实施整改方案,说明解决文物占用问题的工作遭遇了巨大...
考古人员潜水打捞出木制权杖 TOM科技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城以西内瓦度火山弹坑的湖底发现一个描绘雷电形状的木制权杖,依据500年前西班牙牧师文字记载所描述的,这个权杖是当时美洲土著阿兹特克族人在祭祀雨神仪式中使用的。 墨西哥的阿兹特克文明、秘鲁的印加文明和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是美洲最早的三大古印第安文明,16世纪西班牙人发现美洲大陆之后,美洲三大古文明在武力征服和血腥屠杀中...
新华网马德里5月20日专电(记者方长平)美国奥德赛海洋探索公司近日宣布在大西洋洋底发现一艘沉船,从中打捞出大量金银币。这一消息引起西班牙政府的密切关注。 据该公司透露,这艘被其命名为“黑天鹅”的沉船上载有约17吨金银币,估计价值3.7亿欧元。据英国和美国专家推测,它可能是沉没于1641年的“皇家商人”号英国商船。 西班牙媒体20日报道说,由于...
由国家博物馆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众多沿海省市的考古人员共同组成的西沙考古队,近日结束了对远海古沉船“华光礁一号”为期近两个月的发掘清理工作。目前清理保护的青白瓷、白瓷等珍贵文物近万件。 据《海南日报》报道,从已经发掘出水的瓷器器型、图案看,这些文物都是外销瓷器,而一些画有仙人、仙鹤,并镶有小龟的碗,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西沙考古队副队长赵嘉斌介绍:“华光...
由国家博物馆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众多沿海省市的考古人员共同组成的西沙考古队,(水下拍摄画面)近日结束了对远海古沉船“华光礁一号”为期近两个月的发掘清理工作。目前清理保护的青白瓷、白瓷等珍贵文物达近万件。 记者现场: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西沙考古队的工作平台。这个工作平台距离海岸180海里,位于“华光礁一号”的正上方。 西沙考古队副队长 赵嘉斌:船...
中新社海口五月六日电由国家博物馆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众多沿海省市的考古人员共同组成的西沙考古队,近日结束了对远海古沉船“华光礁一号”为期近两个月的发掘清理工作。目前清理保护的青白瓷、白瓷等珍贵文物近万件。 据今天《海南日报》报道,从已经发掘出水的瓷器器型、图案看,这些文物都是外销瓷器,而一些画有仙人、仙鹤,并镶有小龟的碗,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西沙考古队副队长赵嘉...
7.6万件“海捞瓷”日前在荷兰拍出300万欧元,比原先估计的200万欧元高出50%。虽然“海捞瓷”不能与明清官窑相媲美,但文化和历史价值不可低估,市场前景被收藏者看好。 为期三天的中国清代商船“海捞瓷”拍卖日前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共吸引了大约200多位来自欧美和亚洲的收藏者,最终7.6万件瓷器拍出300万欧元,比原先...
四川省阆中市在新建滨江路防洪堤时,在嘉陵江王家嘴古河堤段,4道建于明代万历23年的水利防洪工程——鱼翅,日前从江水中露出,并暴露在地面上。有关专家考证后认为,这4道保存较完整的明代鱼翅,在全国非常少见,对研究古代防洪工程具有重要价值。 阆中市区三面环嘉陵江,江边约1000米长的王家嘴古河堤段属于明代水利工程设施,在《四川通志》《保宁府志》《阆中县志》上均有翔实记载。据阆中市文管所所长郑勇德介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