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五一”期间,重启打捞工作的明代古沉船“南澳Ⅰ号”部分出水文物第一次对媒体进行展示。自4月上旬重启明代沉船“南澳Ⅰ号”文物抢救性发掘工作以来,“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在沉船表面及外围采集到散落的完整或可复原文物近千件。 当前“南澳Ⅰ号”出水文物主要包括民窑青花瓷大盘、碗、钵、杯、罐、瓶等。在出水的文物中,20多个青花瓷盘有的绘有花卉,有的绘有仕女,有的写有福字,大多寓意福贵吉祥。 打捞上...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今日,广东汕头市南澳县海域的明代古沉船“南澳Ⅰ号”重启打捞后的出水文物将第一次对媒体展示。在广东省文物局的组织下,包括《广州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将在今日登上“南天顺”打捞船一睹水下沉睡数百年的文物。本报记者昨日提前赶赴南澳岛,并率先获得首批出水文物的部分照片。记者了解到,自4月上旬重启“南澳Ⅰ号”文物抢救性发掘以来,目前已近一...
这艘400年前的沉船,2007年在广东汕头海域被发现,目前仍在打捞;现场捞出的漳州窑青花大盘,17世纪曾风靡欧洲上流社会 南澳I号位于汕头南澳县乌屿和半潮礁之间海域 漳州市博物馆内这个青花仕女瓷盘(下图,本报记者毛朝青摄),跟从南澳Ⅰ号沉船打捞出水的一件青花仕女瓷盘(上图)花纹、瓷质一模一样 考古专家对南澳Ⅰ号小部分已出水的瓷器进行鉴定 “南澳Ⅰ号有大...
这艘400年前的沉船,2007年在广东汕头海域被发现,目前仍在打捞;现场捞出的漳州窑青花大盘,17世纪曾风靡欧洲上流社会。南澳I号位于汕头南澳县乌屿和半潮礁之间海域漳州市博物馆内这个青花仕女瓷盘(下图,本报记者毛朝青摄),跟从南澳Ⅰ号沉船打捞出水的一件青花仕女瓷盘(上图)花纹、瓷质一模一样´,´考古专家对南澳Ⅰ号小部分已出水的瓷器进行鉴定“南澳Ⅰ号有大量瓷器产自...
昨日,南方日报记者从汕头市文广新局获悉,4月10日“南澳Ⅰ号”考古队员连续进行发掘中,已有上百件古代文物从海底发掘出来,重见天日。但昨天由于恶劣天气影响,作业船“南天顺”号已到附近海域避风,水下考古发掘要两日后重新开启。 出水青花瓷可能来自福建漳州 据了解,短短发掘的两个工作日里,“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就已打捞出水近百件古瓷器,多为青花瓷,器型多为口径各不相同的碗、碟。 “南澳Ⅰ号”水...
“南澳I号”古沉船遗址抢救性发掘重启后,首批文物终于出水了。记者昨日从汕头市有关部门获得证实,在4月10日水下考古队员两次下水探摸时,已有部分散落在古船淤泥中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 出水文物器型多为碗、碟 昨日,记者从汕头市文广新局得到证实,就在打捞工作开始的次日,“南澳I号”水下考古队就已打捞出水近百件古瓷器,多为青花瓷,器型多为口径各不相同的碗...
之前出水的瓷器多数为青花瓷。记者龙成通 摄“南澳I号”发掘重启后首批文物出水近百件文物多为青花瓷 器型多为口径各不相同的碗、碟东方网4月13日消息:“南澳I号”古沉船遗址抢救性发掘重启后,首批文物终于出水了。记者昨日从汕头市有关部门获得证实,在4月10日水下考古队员两次下水探摸时,已有部分散落在古船淤泥中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出水文物器型多为碗、碟昨日...
笔者从粤东南澳县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人员10日开始下水接近“南澳Ⅰ号” 沉船遗址,但未立即开始打捞工作。 9日下午近16时,承担“南澳Ⅰ号”古沉船打捞任务的广州打捞局“南天顺”打捞船完成对“南澳Ⅰ号” 沉船遗址的定位、布锚,同时开始焊接下水平台。 9日中午1时30分许,打捞船正式抵达沉船海域,开始工作。广东汕头边防支队云澳边防派出所官兵同时进行巡逻警戒和帮助接送打捞船上的工作人员。 据南澳海防...
之前出水的瓷器多数为青花瓷。记者龙成通 摄 海事部门提醒过往船舶注意瞭望安全通行。记者龙成通 摄 近百件文物多为青花瓷 器型多为口径各不相同的碗、碟 “南澳Ⅰ号”古沉船遗址抢救性发掘重启后,首批文物终于出水了。记者昨日从汕头市有关部门获得证实,在4月10日水下考古队员两次下水探摸时,已有部分散落在古船淤泥中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 出水文物器型多为碗、碟 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