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0年5至7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旧石器遗址。经过为期近两个月的工作,揭露遗址面积近50平方米,出土各类石制品8500余件,发现距今25000年的史前人类生产石叶的加工场。该遗址地层清楚、文化遗物典型丰富,史前人类生产石叶各环节的遗存均有发现,完整保留了旧石器时代居民在此处理燧石原料、预制石核、剥片、直至废弃等打制石叶的生产线或称操作链,是...
2010年7月至9月底,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铜鼓县文物部门,对铜鼓县的平顶垴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清理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周代、汉代四个时期的各类遗迹数十处,出土了一批珍贵的陶器、石器以及少量的铜器、玉器。制作陶器的作坊遗迹和窑炉遗迹、磨制石器的手工作坊以及制作小件青铜器的青铜制作场所的发现是此次发掘的最大收获。该发掘不但将铜鼓县的人类活动历史上推至4500年前,也极大地丰富了赣...
昨天,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调查组人员来到二七区侯寨乡,通报了在该乡烤鱼沟发现旧石器时代先人生活遗址的情况,考古人员提请乡里和村里对发现的40处重要遗址进行有关保护。 1月20日上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调查组人员赶到侯寨乡樱桃沟村北侧,这里是贾鲁河的上游,位于刘家沟、代家口村中间,是一个河谷。村民反映,在这条河谷的东侧,因为修整公路,从路两侧的土墙中发现了类似文物的东西。 据考古人...
考古人员在对江西靖安县高湖老虎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的红陶和彩陶文化,并获得了一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和文化遗物。 江西靖安高湖老虎墩遗址考古发掘领队徐长青告诉记者,红陶文化遗存分布在遗址的最下层,出土了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石斧、石锛、石针、石犁、石镰、石镞等。彩陶均为白衣红彩或褐彩,有细线网格状纹饰,也见宽窄不一的带状纹饰。其时代却与四川大溪文化和湖南洞庭湖周围的汤家岗...
被称之地球之肾的湿地,是水域和陆地间过渡的生态系统,它不仅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和在区域环境上的巨大生态功能,而且还因其赋存着丰富的生物、水资源和泥炭,使其湿地与自然景观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地联系。因此,无论是对湿地的现在、过去还是就其未来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陈宜瑜,1995;中国湿地植被编辑委员会,1999)。 中国是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的地区之一,既有由江河、湖海形...
2007年夏季,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及延边州和龙市博物馆联合考古调查队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图们江流域发现东北亚迄今规模最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和龙大洞旧石器遗址。 2010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和龙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崇善镇大洞村。遗址在我国长白山地区,中国与朝鲜两国界河图们江上游的左岸,正处于图们江与其支流红旗河交...
记者今天下午从浙江省桐庐县委宣传部获悉:桐庐考古发掘迄今为止长江流域第一处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加工场。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桐庐方家洲遗址考古队领队方向明说:“方家洲遗址是迄今为止长江流域第一处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加工场,对于当时的石器生产过程研究,如人类行为特点、技术差别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方家洲遗址所处的年代也正是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繁荣兴旺、为良渚文化...
攀枝花市仁和区同德镇共和村隐藏着3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然而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刀、砍砸器、石锛等石器不断出土,却被村民当作无用石头倒进河里。 66岁的老人和振威,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家中修建了一个陈列室,存放各种收集回来的石器。多年来,每逢春耕或是秋种,老人就穿梭在田间地头,专门收集那些被村民视为无用、丢弃的石头。如今,陈列室内完好地存放着出土的1000多件石斧、石刀等新石器时代人们生产劳动使用的石...
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刀、砍砸器、石锛等石器不断出土,却被村民当作无用石头倒进河里。66岁的老人和振威,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家中修建了一个陈列室,存放各种收集回来的石器。多年来,每逢春耕或是秋种,老人就穿梭在田间地头,专门收集那些被村民视为无用、丢弃的石头。如今,陈列室内完好地存放着出土的1000多件石斧、石刀等新石器时代人们生产劳动使用的石器。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走进隐藏着3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村庄&m...
江西宜春市靖安县老虎墩遗址新发现110多座新石器时代集中的二次墓葬。考古专家称,此次发现新石器时代大规模、大数量的墓葬坑群,采用集中二次墓葬与火葬的方式,在国内史前考古极为少见。 老虎墩遗址位于靖安县高湖镇中港村邓家自然村东侧水稻田中,是一处土墩类型的古文化遗址,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历史,已经出土了各类陶器、石器文物1000余件。 从今年11月开始,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厦门大学考古专家及...
旧石器时代向中石器时代的转变,以及新大陆由古印第安期向古代期生活方式的类似转变,是世界史前史上最重要的进展。中石器时代和古代期不仅仅代表了技术上的重要变化,而且是驯化发生的基础。因此,它们的出现成为我们了解文化演变的核心。本文就是这样一篇解释中石器时代/古代期发生的探索性文章。分析以其他学者的开拓性研究和思想为基础。虽然基本前提——压力造就了适应性变化——并不新颖,但是我将引入一些新的变量,并指出...
近日,长昆铁路考古队在关岭自治县永宁镇发现一处史前洞穴遗址,这是关岭首次发现此类遗存。 遗址位于永宁镇养马村三组西侧一天然溶洞内,当地人称“养马洞”,传早先曾在此养马,故名。地理坐标在N25°55′15.9″、E105°28′13.3″附近,海拔1504.9米。养马洞洞口向东,高出洞前平地近10米。洞口宽12、高月10米,深不知几许,据当地村民称可与村后另一溶洞相通。洞底平整,其前半部分为水泥...
日前,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和龙市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山区发现了超过100万平方米的东北亚地区迄今规模最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遗址。据了解,该遗址位于图们江上游的吉林省和龙市崇善镇大洞村,距长白山天池约80公里,是一处以产于长白山地区的黑曜石为绝对原料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考古队在遗址中采集了万余件用黑曜石打制的石核、断块、石片、雕刻器、尖状器、...
专家认为系新石器时代遗址,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近日,长昆铁路考古队在关岭自治县永宁镇发现一处史前洞穴遗址,这是关岭首次发现此类遗存。 遗址位于永宁镇养马村三组西侧一天然溶洞内,当地人称“养马洞”,传早先曾在此养马,故名。地理坐标在N25°55′15.9″、E105°28′13.3″附近,海拔1504.9米...
赵家后山遗址。□何向东/本报记者/严佩鑫 摄真惊喜,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辽阳县隆昌镇隆昌村赵家后山活动了。 9月25日,记者获悉,辽阳县文物管理所在辽阳县隆昌镇隆昌村赵家后山发现的夹砂红陶片、陶器器底、口沿、红烧土等已被省文物专家确认为新石器时代遗物。据悉,这是辽阳境内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物,这一考古重大发现填补了辽阳地区关于青铜时期与新石器时期不能有效衔接的空白。据辽阳市文物保护中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