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近日,河北省文物调查队在青龙满族自治县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从而将秦皇岛市人类活动的历史前推到距今3万年以前。 遗址由省文物考察队文物普查时发现,位于该县双山子镇黄丈子村岭上自然村,经发掘出土砍砸器、石核等旧石器时代遗物4件。省文物研究所专家依据石器出土地层判断,这几件石器属于距今3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遗物。
在和平县彭寨镇二六村挖掘发现的各种陶器碎片 通体磨光的玉镯石器 记者昨日从河源市和平县文广新局获悉,该县文物普查队近日在彭寨镇二六村发现一处古遗址群,经当地文物专家考证,初步认定该遗址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群,距今约3500—4500年。据悉,该遗址群是当地村民在种植油茶开垦山地时意外被发现的。 据和平县博物馆馆长陈子昂介绍,发现古遗址群的二六村位于和平县彭寨镇东北角,...
在和平县彭寨镇二六村挖掘发现的各种陶器碎片 通体磨光的玉镯石器 初步认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距今约3500—4500年 记者昨日从河源市和平县文广新局获悉,该县文物普查队近日在彭寨镇二六村发现一处古遗址群,经当地文物专家考证,初步认定该遗址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群,距今约3500—4500年。据悉,该遗址群是当地村民在种植油茶开垦山地时意外被发现的。 据和平县博物馆馆长陈子昂介绍,...
11月9日,山西运城考古发掘人员在稷山县太阳乡下王尹村的遗址现场实施发掘。新华社发(薛俊 摄) 据介绍,这处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庙底沟二期文化(距今约4500年)遗址,考古人员9月底以来已发掘出白灰面房址、陶窑、灶坑、灰坑等50多处遗迹以及石器、陶器、骨器等百余件文物。该遗址的发掘对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的聚落分布、变迁以及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旧石器时代早期和晚期遗址。万寿岩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孤峰,地处闽中大谷地东南边缘,为上石炭纪船山组灰岩构成,岩溶发育,生成若干洞穴,旧石器时代遗存发现于其中的灵峰洞和船帆洞 (图一)。1999和2000年的发掘中,揭露面积共约400平方米,出土了800余件石制品和少量骨、角器以及一批哺乳动物化石。 灵峰洞位于万寿岩西南坡,洞内堆积分4层。第3层为坚硬的浅黄色沙质粘土层,在约13平方米的范围内...
遗址位于百色市百色镇东笋村百林屯东南约300米,处在右江南岸平坦的坡地上,其东侧有一条溪流与右江交汇,地理环境非常优越,是目前发现的广西新石器时代唯一的石器加工场。革新桥遗址是广西百色地区面积较大、保存最好的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台地遗址,最早的年代约为距今六、七千年。 2002年4月发现,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同年10月为配合基建进行发掘,揭露面积1600平方米,地层堆积分为五层,3~5层为...
新华网,稷山(山西),2009年11月9日 11月9日,山西运城考古发掘人员在稷山县太阳乡下王尹村的遗址现场实施发掘。新华社发(薛俊 摄) 据介绍,这处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庙底沟二期文化(距今约4500年)遗址,考古人员9月底以来已发掘出白灰面房址、陶窑、灶坑、灰坑等50多处遗迹以及石器、陶器、骨器等百余件文物。该遗址的发掘对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的聚落分布、变迁以及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清韵斋字画店的里间里,放着许多彩陶,仅地上摆放的这些就有四十余件。刘畅摄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是一个古老的西北小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人类聚居,留下大量具有考古价值的文物,尤其以造型多样、构图精美的马家窑文化彩陶著称,被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有些马家窑文化彩陶珍品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 然而,随着对马家窑文化遗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
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至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虎头梁村西南约500米的于家沟内,是泥河湾盆地虎头梁遗址群中的一处重要地点。 1995年-1998年的发掘面积总计120平方米,出土了石制品、陶制品、骨制品及装饰品等文化遗物和哺乳动物化石1万余件。 遗址分为六个文化层。最上部为黑褐色砂质土层,为新石器时期文化层,距今约5000-8000年,出土文化遗物主要有石核、尖状器、石镞、磨光石斧、...
故宫博物院 玉环,外径9cm,孔径6.2cm,厚1.3cm。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玉环因沁蚀成牙色,外沿薄,近孔处较厚,剖面近于三角形。此环造型规矩,素面无纹,磨制光润。 含山文化出土环形器多件,唯此器最精美。玉环在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曾有多处出土,数量较多,但剖面呈三角形的非常罕见,它对后世特别是战国时期玉环的影响颇大。 此玉环为1987年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墓葬出土。
昨(20)日,记者从向家坝水电站库区叫化岩遗址发掘成果汇报暨专家座谈会上获悉,为期3个多月的向家坝水电站库区内第一批考古发掘发现库区内叫化岩遗址的年代应该在距今4700-5000年之间。这是川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填补了四川新石器时代文化在川南地区的空白,并可将川南地区的历史上溯2000年。 叫化岩遗址和长沙地遗址均位于屏山县楼东乡沙坝村三组,地处金沙江北岸,2007年向家坝库区内文...
邕宁顶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广西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中晚期的重要遗址。位于广西邕宁县蒲庙镇新新行政村九碗坡自然村东北约1公里的顶蛳山上,遗址现存面积5000平方米。1994年,邕宁县文管所曾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1996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工作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南宁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1997年到1999年对遗址进行了四次发掘,揭露面积600余平方米,获得了大量自然和文...
时代:旧石器时代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文博学院、吉县文管所 简介: 该遗址是中国目前距今2万至1万年间现存面积最大、堆积最厚、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原地埋藏遗址;柿子滩遗址群田野资料的石制品组合特征呈现了中国旧石器文化的西部风格,代表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和黄河中游 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柿子滩课题的深入开展对建立西部史前文化的时空构架, 探索中国细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
记者25日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局获悉,文物普查队员近日在位于川西北地区的阿坝州若尔盖县,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专家推测,该遗址为游牧民族的临时居住遗址。 据阿坝州文化局田雨介绍,此次发现的协玛坚(藏语译音,意即沙子地)遗址位于若尔盖县阿西乡阿西村南约5000米的草地中央一处低矮山梁上。遗址东、西、南三面均为沼泽水草地。遗址面积较大,呈南北走向,由连续不断的大小沙窝组成不规则的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