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角锥状磨制石器出土,这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 遗址出土大量黑曜石打制石器,这是旧石器时代的标志 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赵海龙博士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摆放着黑亮通透的石块,一年多来,他每天最常做的,就是观察这些石块,然后进行清理、测量,并给它们一一编号。 这个工作,看起来枯燥乏味,但赵海龙乐在其中,因为这些石块是黑曜石,取自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两万年左右,他相信每一颗黑曜石背后都藏着那个...
即墨北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三次发掘将青岛历史追溯到了7000年前,那再往前的青岛是什么样子呢?近日,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生物研究所等考古机构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展“探源青岛”考古工程。据介绍,考古队员在莱西大沽河流域经过连日考察获取重要发现,目前已收集了二百多件标本,初步印证了青岛有旧石器时代遗址,青岛历史也有望追溯到万年以前。 自2007年以...
楚天都市报(微博)讯 (记者 伍迪 实习生 杨帆)继汉代玉凳掀起轩然大波后,文物圈又出现稀罕物。昨日,微博名为“制片人刘建华”者称其鉴赏了一件新石器时代玉雕兔骨架,此藏品掀开了中国玉文化神秘一页。这条3月5日发布的微博,昨日遭网友疯狂转发和质疑。记者将此微博发给我省考古专家后,得到的回复则是这样的文物不可能存在。 刘建华在微博中称,他因拍摄电视剧《大收藏》,目睹了民间收藏的十万件藏品,其中一件...
方家洲遗址位于浙江省桐庐县瑶琳镇潘联村。桐庐地处浙西中低山丘陵区,县境四周的群山与过境的分水江、富春江形成一个呈斜T字形的地形概貌,狭小的河谷平原和山前冲刷的低矮岗地就间或其中,自然条件明显有别于浙北平原区。自西北向东南贯穿于桐庐县境大部的分水江,流经潘联村地带时呈形的大拐弯,2009年桐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于此处三角洲形岗地上发现了该遗址,同年底三普省级验收专家组对方家洲的发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考古学进展中,一项新兴的探索领域是性别考古学?这一领域和女性考古学有点重合,其要旨是从性别研究来进行社会考古学的研究,并对考古学中忽视女性的倾向进行纠偏。这项研究并非限于从骨骸的鉴定来区分墓主的性别和年龄,这是属于生物学范畴的体质人类学观察。性别考古是试图从物质文化来探究男女成员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劳动分工、权力随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变化。这些现象与性别有关,但是它取决于...
记者 刘春斌 通讯员 黎莎 昨日,天门市博物馆馆长邓千武向记者透露,天门马湾镇汪陈村进行土地整理时,发现了一批4500年前的文化器物,确认为是与石家河文化同时代的遗址,目前该遗址已派人保护。 2日,一挖土机在该村施工时,挖出了一些碎陶片,经专家勘察,出土的陶豆、陶鬶、石斧等器物碎片纹饰有蓝纹、刻花纹等花纹,确认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500年。 专家介绍,此次出土的器物具...
昨日,天门市博物馆馆长邓千武向记者透露,天门马湾镇汪陈村进行土地整理时,发现了一批4500年前的文化器物,确认为是与石家河文化同时代的遗址,目前该遗址已派人保护。 2日,一挖土机在该村施工时,挖出了一些碎陶片,经专家勘察,出土的陶豆、陶鬶、石斧等器物碎片纹饰有蓝纹、刻花纹等花纹,确认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500年。 专家介绍,此次出土的器物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不仅可供设计制作富...
村民正在清理石头上的涂鸦 17日,本报第9版报道了惠安崇武镇大岞村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惨遭涂鸦“毁容”一事,一时间,该遗址引起市民广泛关注,大岞村村委会组织20多名村民到现场清理。 现场>>组织村民清理 17日下午2时许,记者一路沿着台阶爬上遗址所在的龙喉岩景点看到:大岞村组织了20多个村民,正在清理景点周围的垃圾和碎石,使道路更加宽敞。 在山洞R...
石头惨遭涂鸦 “惠安崇武镇大岞村有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最近这些原生态文物惨遭涂鸦。”近日,多位市民致电本社24小时热线96339反映,该遗址位于一个景点内,因管理不到位,屡遭到游客破坏,亟须保护。 现 场 垃圾挡路涂鸦碍眼 昨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崇武镇大岞村。据村民介绍,大岞村有岞山八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就位于八景之一的龙喉吼烟范围内。 尽管位于景点中,通往遗...
“这可能是福建最早的化石洞穴,年代可以追溯至旧石器时代。”去年曾发现大量“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三明宁化无底洞,计划将于今年进行抢救性发掘。昨日,记者在“福建博物院2011年度考古汇报会”上获悉,原本比较薄弱的福建旧石器研究,近年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旧石器遗迹,引起国内重视,中科院考古专家今后将在古人类学、古动物学等方面与福建进...
20年前,远古“郧县人”在弥陀寺村学堂梁子被发现时,曾震惊中外学者。昨日,郧县中学教师杨正林又在旧石器遗址上,发现了疑似新石器时代晚期石斧和土陶片、骨骼化石、灰坑等遗迹。 杨正林家住郧县弥陀寺村,是青曲中学教师。多年来,一直潜心搜集收藏汉江奇石和民俗器物。 昨日,杨正林在途经弥陀寺时,发现被汉江河水冲刷的黄土坎下有灰黑颜色的混土层,杨正林小心翼翼的拭去尘封千百年的泥土,...
4000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人物雕像(中间下跪者) 仵应汶雕刻的“唐式观音” 引子 “这也是一种轮回。” 2008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水晶雕刻第一人”仵应汶先生将刚刚获悉的消息迫不及待地和嵩山少林寺(微博)释永信方丈相分享:新郑沙窝李遗址,198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队考古发掘的一处8000年左右...
“传承与创新·仵氏家族暨镇平玉雕篇”系列之一 □首席记者 于茂世 文图 引子 “这也是一种轮回。” 2008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水晶雕刻第一人”仵应汶先生将刚刚获悉的消息迫不及待地和嵩山少林寺(微博)释永信方丈相分享:新郑沙窝李遗址,198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队考古发掘的一处8000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遗址,竟然出土过水晶刮削器! 这是中国在新石器文化遗址中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