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首次对巴丹吉林沙漠进行考古调查,近日获得重大发现,至少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巴丹吉林沙漠就有大量人类活动。 据了解,考古人员所收集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标本比较接近甘肃、宁夏地区马家窑文化中、晚期特征。这批文物的发现为研究甘、宁地区史前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力度,提供了一批崭新的实物和科研资料。 这次调查发现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宋元时期的遗址20处,遗址点大...
2007年12月,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宜宾市博物馆、屏山县文管所对向家坝库区进行了第五次文物复查。在复查过程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叫化岩遗址。从出土遗物来看,该遗址的年代在距今4000~5000年之间。 遗址分布在一狭长条形梯级庄稼地上,面积约1500平方米。遗址堆积可分为四层,其中在第④层包含有夹砂陶罐口沿等夹砂陶片,厚40~50厘米,距地表深145~220厘米。夹砂陶...
12月4日,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何安益在崇左市冲塘贝丘遗址发掘现场清理墓葬人骨 2007年10月以来,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崇左市文物局,对位于崇左市江州区太平镇冲塘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古人员掘进地表约1.6米,发现十多座史前墓葬。同时出土的还有石器、骨器、蚌器、装饰品、碳化植物果核及大量的水生、陆生动物碎骨。据考古人员分析,冲塘遗址的文化应来自于邕江流域顶蛳山,但地域文...
近日,安吉县文物普查组在递铺镇吉庆桥村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王母山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面积达数万平方米。 该遗存位于递铺镇北吉庆桥村西的王母山,东连王母山岭脚自然村、南与11省道相近、西邻丰食溪、东接农田。坡度15~20度,海拔高度18~37米。遗存上有民居、竹林、茶园及近现代墓葬。 从遗存剖面得知,文化层堆积在1.5~2.2米左右,且都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包含物丰富,有石器、泥质...
静宁县博物馆一名工作人员在展示从窑址周围找到的彩陶碎片 日前,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甘肃省静宁县威戎镇杨湾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彩陶窑址,在这个遗址文化断层遗留处发现有白灰面居址和彩陶残片。据专家初步推断,该窑址占地面积约300亩,为新石器时代中期。 静宁县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在介绍彩陶窑址
法国考古学家在叙利亚北部发掘出一处距今1.1万年前的壁画。发现者认为这是迄今所知世界最古老的壁画。 路透社11日援引法国考古学家埃里克·康古涅奥特的话说,这块2平方米大小的壁画发现于叙利亚城市阿勒颇东北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康古涅奥特说,这幅壁画呈长方形,用红白黑三色绘成。“看起来像一幅现代主义绘画。有些看过的人认为像(现代表现主义画家保罗·)克利的作品,...
同期墓葬文物最多 从湖北省荆门市文物部门获悉,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荆门市子陵镇龙王山墓地共暴露墓葬开口100余座,清理出陶器、石器等数百件。经考古专家确认,龙王山墓地为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墓葬群。 今年上半年,荆门供电公司在荆门东宝区子陵镇南桥村和美满村交界处的龙 王山兴建变电站时,发现有零星陶片。文物保护部门勘探结果显示,工程范围内约有2000平方米的岗地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墓地。...
经考古专家认定其规模之大、保留之完整为目前全国之最 日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朝波、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蔡克勤、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考古管理处副处长闫亚林一行到静宁县进行考古研究,认定该县威戎镇杨家塬窑址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窑址。 杨家塬地势高阔,属原始黄土峡谷地貌土塬,由上至下呈慢坡型。 2006年7月,本报记者应当地学者高世祥、王知三之约赴杨家塬进行了采访。杨...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文物考古工作者近期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墓葬群,其出土器物独具特色,不排除是一种新的考古学类型。 据此次考古工作领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吉平介绍,这个古墓葬群位于内蒙古扎鲁特旗境内一名叫南宝力皋吐的地方。2006年,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对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2007年6月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继续进行清理发掘工作。 截至目前,两次发掘工作累...
26日至27日,国家、省、武汉市文物部门的大批考古专家聚集荆门,就发掘最近在荆门发现的大片新石器时代墓葬群事宜进行商讨。 据文物部门介绍,今年上半年,荆门供电公司在该市东宝区子陵镇龙王山遗址兴建变电站时,发现有零星陶片,经文物部门勘探和初步发掘,确定为新石器时代的墓葬群,现已发现墓葬开口100多个。在已经发掘清理的14座墓葬中,出土玉器6件、陶纺轮2件、陶器546件,并在墓葬群内采集到石铲、石斧...
坐在水塘边老榕树的浓阴下,静静地听老人们的聊家常,数地上班驳的树影,好写意的乡间生活。这个宁静而显得有点落寞的地方,就是企石镇有名的江边古村。在这个千年古村落里,不仅有5000 年前的贝丘遗址,而且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墓葬。眼下,企石镇正积极筹备欲将江边古建筑群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江边村申报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以构建和谐人文文化。 5000年贝丘遗址藏身村内 江边古建筑群集中在企石镇...
近日,廊坊市广阳区北旺砖场取土时出土了一批文物,经专家考证,确认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征集了出土遗物,并对遗址采取了保护措施。 遗物出土于距地表下约8.3米,厚3—48厘米的泥炭层中,有陶器残片、骨角器、石器三类,另有灼烧过的木柴和动物骨骼、鹿角、螺壳、蚌壳、朽木等。陶器又分夹蚌陶、泥质陶两种,以夹蚌灰黑陶、深褐陶和极少的灰陶为主,可辩器类较为简单,为盆(盂)和极少的支脚碎块。盆...
距今9000多年 为研究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在山东省沂源县张家坡镇桃花坪村匾匾洞,考古专家日前发现了距今9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有关专家称,此处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北方地区农业起源,以及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是不可多得的材料。 据山东省考古研究所考古领队孙波介绍,匾匾洞遗址是当地百姓从洞中取土时,发 现头骨碎片,引起考古人员关注而发现的。目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广西考古研究所与平乐县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在桂江畔发现的平乐新石器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出土石器300多件和大量陶片,并发现了一个柱洞、一个陶纺轮。 考古专家称,过去在平乐县发现最早的古遗址是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时代。从此次新出土的石器工具推断,桂江文化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发现,并于今年3月24日开始对该遗址进行首次...
新华网重庆 5月20日电(记者 张琴)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日前完成了酉酬水电站库区文物调查考古工作,首次在重庆境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制造场。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考古队长白九江介绍,酉酬水电站库区发现了笔山坝、牛角田、跃溪坝3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酉水流域重庆段新石器时代的空白,对建立重庆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序列、谱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考古还首次在重庆境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制造场,不仅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