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我国在新石器时代的早期就发明了陶器。最早发现的是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从陶质区分,有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彩陶;从工艺上区分,有手制、模制、慢轮、快轮;从纹饰上区分,有压印、拍印、刻划、彩绘、附加堆纹、镂孔;从陶窑结构区分,有横穴窑与竖穴窑。正是这些风格迥异,不同的类别,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绚丽多姿的陶器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由于空间与时间的不同,需要与追求的不同,标准与审美意识的不同...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河南境内的古代文化相当丰富,常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就有许多。距今7000年至8000年前有裴李岗文化,距今5000年至7000年有仰韶文化,距今4000年至5000年有龙山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中华远古文化的主体部分,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对中国考古学的研究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河南境内还发现有大汶口文化和屈家岭文化...
一位黎族织女正用新石器时代的织锦机器——踞腰织机现场演示织锦绝技。 昨天(12月11日),在潘家园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交易博览会的展厅内,一位黎族织女用新石器时代最古老的织锦机器——踞腰织机现场演示织锦绝技。将于明天开幕的首届非遗博览会上,北京景泰蓝、象牙雕刻,天津的泥人张、杨柳青年画等百余项国家级“非遗”绝技将集体亮相。 织女将展示绝技 非遗项目黎锦被誉为中国...
近日,湖南省文物部门对位于该省常德市汉寿县百禄桥镇百禄桥村的马栏嘴遗址进行了发掘,初步判断这是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关专家表示,这次发掘对研究远古时期洞庭湖流域的文化类型、生活状况、人类发展史有着重要作用。 马栏嘴遗址的发掘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目前初步认定百禄 桥村马栏嘴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聚落遗址,距今约5600—6500多年,是迄今为止汉寿县发现面积最大、文物堆积面积较厚、文化...
近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等专家,赶赴我市汉寿县百禄桥镇百禄桥村马栏嘴遗址考察。经省考古专家现场发掘,初步判断马栏嘴遗址是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 这次遗址的发掘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目前初步认定百禄桥村马栏嘴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聚落遗址,距今约5600—6500多年,是迄今为止汉寿县发现面积最大、文物堆积面积较厚、文化面貌较完整的一处远古遗址。该遗址于1987年在第二次全国文物...
记者10月31日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从10月11日开始,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研究中心、阿拉善右旗文管所等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继2007年之后,第二次进入巴丹吉林沙漠进行考古调查。此次调查已新发现遗址点26处,其中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必鲁图遗址是此次发现的最大的遗址。 据悉,26个遗址点均分布于沙漠内湖泊附近,面积从几千平方米到十几万平方米不等。遗址点表面...
近日,德清县文物普查队在雷甸镇塘北村开展文物调查时,根据当地村民提供的线索,普查队员在该村凌家埭南塘角的一块桑树地上发现了夹砂红陶、黑陶、石器散件等器物,还在距地表40厘米处发现了文化层,从采集到的标本来看,该遗存应属新石器晚期的遗址。 雷甸镇区域内古遗址分布较多,有国保单位杨墩遗址、省保单位下高桥遗址等,此次南塘角遗址的发现扩大了雷甸镇新石器遗址的分布范围,为研究史前德清先民的生活状况提供了珍...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大致是按照石器时代、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电器(气)时代……的顺序构成的,这一理论最先由丹麦的汤姆逊提出,经过他的学生沃尔赛完善后,成为了西方文化学的“经典理论”,然而,这一“经典理论”却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使得诸多专家们不得不面临一个事实: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有着无比灿烂的玉雕艺...
图为黄文佳家收藏的石铲。陆建德摄 最近,文物工作者在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团成村那美坡发现一块有肩石铲。经自治区博物馆专家鉴定,证实为新石器时代文物,距今至少有4000年历史。这一发现,为深入研究南晓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时期的农耕文明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日前,良庆区副区长吴晓在农村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时,接到南晓镇团成村那美坡村民黄文佳报称,30多年前,他在村边的荒坡上开荒种植荔枝时,挖到一块造型怪...
龙山晚期文化,因地域不同,差异表现也比较明显。 山西境内属“三里桥类型”的龙山晚期文化,主要分布在晋南峨嵋岭以南地区,典型遗址在芮城县南礼教、夏县东下冯。夏县东下冯遗址发掘于1975~1977年,获得10座房屋遗迹,每间直径大都在3~5米间,独门独户。 此外,在一房屋内还发现了对称地排列着的4块支撑柱子的础石,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地面上设置柱础的建筑。这说明中国古人类...
中国绘画艺术是在古老特殊的文明环境中产生的,陶瓷装饰绘画的起源直溯距今七八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我国新石器时代陶器分布相当广泛,南北各地均有大量文物资料出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等。长江中下游的其他一些如龙山文化及良诸文化也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还有齐家文化、屈家岭文化。黄河、长江中上游地区以彩陶闻名,下游地区以工艺精致的白陶和黑陶著称,...
记者昨日从市文化部门获悉,考古人员在位于邳州市八路镇的距山风景区土牛丘的贝丘丘顶发现,这里堆积着大量贝壳和少量陶片、鱼骨、兽骨等先民遗物,初步推断该遗址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一处少有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聚居之所,定名为距山贝丘遗址。 现场发现少量陶片 据介绍,距山贝丘遗址背靠距山主峰北下方白石涯,遗址周围地势险要,顶部平坦,东西长70米,南北200余米,由于活土层厚不易找到墓穴,而在数次盗墓高潮中得以...
近日,承德市文物部门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位于承德市市区南郊凤凰山发现一新石器时代赵宝沟文化遗存。据承德市文物部门介绍,这一发现让承德市区文明史增加了4000年。 6月26日,承德市市区凤凰山一处正在施工的小区内,文物普查队员在一处10余米深的作业层发现了200多件石器、石器工具、细石器石核、石片等。记者从承德市文物局了解到,此遗址为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赵宝沟文化遗存。 由于遗址地...
昨日,考古专家在襄樊王寨办事处周岗遗址出土一个非常罕见的新石器时代的完整灰陶碗,据专家介绍,该碗形制较为独特,其圈足捏压成花瓣状,在该地区非常罕见,出土时保存完好,没有破损。专家初步确定该碗为龙山文化时期的文物,距今约有4500—5000年历史。 周岗遗址是湖北省、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机构为配合襄樊市内环路工程建设而进行的保护性发掘,目前在周岗遗址已经开挖的13个探方内,文物遗迹及墓葬非常丰富,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