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广州市白云区文化遗产办公室接到群众报料,称在石马桃花公园和石马村多处地方发现5座日寇侵华时期所建的碉堡建筑,希望将其作为抗战遗迹进行普查保护。 针对其是否为日寇碉堡遗迹,专家调研发现,这5座碉堡的建造年代应早于日寇占据时期,或是为保护均和墟配套建设的防御工程,如该论断成立,可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石马桃花公园,我们发现这两座碉堡,都只有一层楼高,墙体约两尺厚,由石头和钢筋混凝土筑...
日前,沁阳市文物部门在该市柏香镇李桥村征集到一通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广济渠申详条款记”碑。现被收藏于沁阳市博物馆。 该碑呈长方形,青石质地,长93厘米,宽43厘米,厚10厘米。碑文楷书,凡16行,足行41字,四边浅刻回字纹,碑身中部残断,局部文字不可辨识。该碑主要记载了明·万历年间怀庆府河内县一带干旱少雨,田地干涸,民不聊生。为解燃眉之急,河内知县袁应泰制订了在济源的五龙口凿山开洞,引...
安塞男子李某打工时发现山上有古墓葬,随后伙同姐夫侯某等5位亲戚,偷挖出48件文物。目前,李某等6人被依法提起公诉。 去年5月的一天,李某在姐夫侯某家中闲谈,聊起自己不久前在安塞县一座山上干活时,发现了古墓葬。他与及侯某的儿子侯小某、女婿王某某等人商议后,决定一起去盗掘古墓。当晚,6人驾驶摩托车,携带铁锨、钢筋棍等来到山上,挖掘开5座古墓葬,盗得瓦罐40件、玉器8件。随后,以6300元的价格...
“大新闻!大渡口钓鱼嘴一带意外发现南北朝早期砖石墓葬,6具身份不明的白骨残骸惊现墓室内。”5月29日上午,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队员朱寒冰发出微博。 当天下午,本报记者赶赴考古现场了解到,6具白骨残骸已历时约1600余年,其中有3具壮年成人骨骸、2具青少年骨骸和1具不超过10岁的幼年骨骸。专家称,我市考古发掘的汉晋时期墓葬不少,但如此数量且保存完好的实体骨骸尚属首次。 现场 ...
钓鱼城范家堰考古工地 范家堰遗址发掘的南宋建筑基址 合川,古时称为合州。根据史料记载,南宋淳祜三年(1234年)为抗蒙兵,合州在州城之东5公里的钓鱼山筑新城,州治所迁居钓鱼城。昨日,记者从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考古专家最近在合川钓鱼城范家堰考古工地发掘中,发现了高规格的建筑基址群,初步推测这里便是南宋时期的合州州治所在地。这是我市近年来在钓鱼城考古中的又一重大发现。也就是说,范家堰片...
近日,白云区文化遗产办公室接到群众报料称,在石马桃花公园发现日寇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建议白云区将其作为抗战遗迹进行普查保护。白云区文化遗产办公室组织市历史专家与文物专家实地调研发现,共有5座碉堡分布在均和涌沿岸,可能是当时拱卫均和墟的防御工程,建议白云区进一步论证碉堡的建造年代,如论断成立,可将其作为平和大押的附属文物,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碉堡或为抗战时期遗迹 近日,白云区文...
考古学家最近在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尔地区发现一些古人类骸骨,确认属于一个先前未知的人种。 这一发现刊登在《自然》杂志上。英国广播公司28日报道,考古人员新发现的骸骨包括颌骨和牙齿,据信属于4个人,时间可追溯至330万年至350万年前。 这一新发现的古人种被称作“南方古猿 deyiremeda”,在阿法尔人所使用的语言中意为“近亲”。它同时具有猿和人的特征。 美国克利夫兰...
5月28日,华商记者了解到,西安市考古部门在配合西安国家民用航天基地建设时,清理发掘了一批古墓,其中一座唐代壁画墓竟是武则天婶婶之墓。 该墓为三个过洞和三个天井组成,级别较高,可令人遗憾的是,该古墓遭到了严重盗掘,所剩文物较少,破坏严重。古墓的壁画由于被地下淤土侵蚀等原因,也破坏严重,经过清理,有些壁画仍能看清大致模样,在随葬器物中,只剩下一些陶俑,主要有天王俑、镇墓兽、骑马俑等,而最为难...
5月27日,在新华区小赵庄乡王希鲁村东北角,我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发现明朝兵部尚书马昂墓赑屃和残碑。 据市文物局工作人员郑志利介绍,赑屃是墓碑碑座,为汉白玉质地,形态完整,表面斑纹细致,虽有残缺却清晰可见。据初步测量,赑屃通体长2.4米,背宽1.1米。在出土的赑屃不远处还发现一块残碑,尚未全部出土。 据史料记载,马昂(1399—1476),字景高,祖籍河南祥符县,后移籍沧州,明永乐二...
记者昨日从温州市文保所获悉,市区华盖山南侧发现一段宋代古城墙遗址。据悉,这是我市首次在山上发现府城遗址,对于温州城建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该段残墙为府城外侧包砖墙体(原城墙结构为两面包砖,当中填土),位于华盖山南坡广望亭东南,呈西北-东南走向,墙面在东北侧。残长14.8米,南段损毁严重,墙面无存,南端消失;中段有明显的向外倾圮迹象;北段保存相对较好,砖墙厚0.7-0.8米,残深1.8米。因...
5月15日,河南南召县文广新局文物所专家组成调查组,到该县四棵树乡神仙崖、三岔口村交界的摞摞石山上,对当地群众反映的疑似岩画群进行实地调查,初步认定该处是一处大型岩画群,是史前文明的重要遗迹,与新郑具茨山、方城、鸭河岩画在基本形态上比较接近,对研究中原岩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摞摞石山位于四棵树乡神仙崖、三岔口村交界处南岗组,西距207国道1.5公里,海拔350米,山顶处巨岩林立,怪...
武邑惊现神秘古墓 陈列四具无棺古尸 5月26日18时许,武邑县韩庄镇李吕池村一养牛场内发现一座神秘古墓,墓内还发现四具没有棺椁的尸骨,引起当地文保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不能准确判断出古墓的具体年代,目前警方和文保部门已安排 24小时守护,等待相关专家前往揭开答案。 直击/ 古墓深藏地下5米 建造十分讲究 5月27日上午,武邑县韩庄镇李吕池村村北有一个养牛场,不断有...
申遗成功后首次发掘 5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宿州市灵璧县县城西303省道与宿灵泗快速通道交会处。 “这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大运河安徽段首次进行考古发掘,也是第一次对大运河灵璧段进行发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一位任姓负责人对记者说。这位负责人介绍,此次为了配合基本设施建设(宿灵泗快速通道),对大运河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经过调研后,考古人员于4月18日进入现场,目前考古发...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跟随重庆考古发现公众考古活动走进潼南县崇龛镇,探秘千佛寺摩崖石刻造像(如图)。 据介绍,整个摩崖石刻造像呈东西走向,长30米,残高4米,最低处距地表1.5米,已暴露于崖壁的造像有43龛。潼南县文管所副所长徐林表示,千佛崖自发现以来,经过2011年9月和2013年12月两次考古发掘,发现各类造像约283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