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重庆市大足区日前先后出土两处宋代墓葬,发现了大量精美的石刻造像。
历时俩月整治完毕的昌平博物馆文物石刻园日前正式开园,园内立有神道石刻、碑刻、经幢、上下马石、石供器等石刻60余件,年代多为清代以前,有着较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市民可于每周六8时至10时免费参观游览。 文物石刻园位于昌平公园西南角,占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该园始建于2001年11月,2003年文物石刻园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建园时,为便于市民参观文物石刻,园内未设置隔离设施。“有部分游客文物...
历时俩月整治完毕的昌平博物馆文物石刻园日前正式开园,园内立有神道石刻、碑刻、经幢、上下马石、石供器等石刻60余件,年代多为清代以前,有着较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市民可于每周六8时至10时免费参观游览。 文物石刻园位于昌平公园西南角,占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该园始建于2001年11月,2003年文物石刻园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建园时,为便于市民参观文物石刻,园内未设置隔离设施。“有部分游...
近期以来,有村民反映在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凡庄村有一批古代石刻长期散落在村头、野外,无专人保管,一些石刻、古建筑构件被民众用来做门墩、搓衣板、修渠,有的甚至用在圈养家畜或者厕所的墙上;一些石刻长期裸露在田野,经受着大自然的风吹日晒,再加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同时,有些不法分子经常出没在村庄周围,田野石刻被盗、被不法分子买卖的风险越来越大。根据以上情况,鹤壁市文物管理局高度重视,专门组成调研组对该村散...
文化部办公厅日前公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富平石刻名列其中,入选传统美术扩展项目,这是该县继2006年阿宫腔申报成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富平石刻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遍布关中各地,浑厚拙朴的南北朝造像、威武高大的陵墓雕像、刻工细腻的历朝墓志等,充分反映了富平石刻技艺的精湛造诣和历史内涵。中国最大石刻艺术宝库的西安碑...
解说:明朝近300年,而黔宁王沐英的家族贯穿了整个明代。7月16日,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门前的绿地上,站立着两尊石刻武士。这两尊武士被发现的地点与沐英墓当时位置相吻合,它们镇守的墓葬有可能是明代开国功臣沐英的整个家族墓葬。 同期:(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 宣教部主任 徐雯)这对石刻是2000年左右在将军山以南发现的,当时发现的时候它们浑身都是伤,有的地方已经断裂,其中还有一尊是断为了两截。这...
玛尼石,泛指刻有玛尼字样或神佛形象的石块,玛尼是佛教经咒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的简称,可谓“玛尼石”一词的由来。 玛尼石是广泛流传在西藏民间一种祭祀神佛的圣物,集宗教与民间艺术为一体,是自然崇拜的延伸,是巨石文化的再创造,是本教与佛教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原始本教信仰万物有灵,认为世界是由各种不同的灵魂所组成,包括山、石、河、湖、土地、树木,甚至每一块小石头都具有灵性。凡是有灵性的...
记者昨日从南沙区文物部门了解到,南沙区黄阁镇的文物调查中惊喜地发现一块清光绪三十一年的石碑,上面刻有同治、光绪年间番禺、香山两县府对乌洲岗(今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一处沙田诉讼案处理的“出示”,即今天的政府公告及案情经过,此碑极其珍贵,对研究当时南沙的状况具有重要的价值。 南沙炮台管理所所长黄利平介绍,此碑反映了晚清广州南部沙田快速开发,由于经济利益显着出现产权争夺案。碑文显示各利益方在...
今天,记者和永州市零陵区文物管理所文物专家一起,在距零陵城区20公里的石脚山乡大夫庙村,探访了一处明清露天摩崖石刻群。 在大夫庙村的湘江岸边,有巨石临江。巨石之中有个三角形状的岩洞,洞高约4米,底宽约3米,岩洞内外,布满石刻。洞顶处,隐约可见“拙岩”二字,每个字长宽约1米。清点岩洞内外石刻,总计有44块。年代从明代正德年间到清代光绪年间,时间跨度400年之久。最早一块为明代正德7年(1...
湖南科技学院一群大学生在学校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发掘永州摩崖石刻“瑰宝”,仅朝阳岩摩崖石刻就发现150余处,超过永州市文物处之前统计的114处,并首次发现其最早石刻系唐代大历十三年安南都护张舟真迹,填补了国内对朝阳岩摩崖石刻研究的空白。 近年来,湖南科技学院国学读书会的大学生们立足永州地方文化,潜心研究摩崖石刻,积极开展田野考察,通过拓片、查找文献、注解诗文、照相配图等方式,获取大量宝...
6月28日18时,随着一声铁锹碰撞石头的声音,在安阳县洪河屯乡东彪涧村一处老宅的院内,一块明代石刻墓碑在地下50厘米处被挖出。 经安阳市市区文物景点管理处工作人员现场测量,该石刻墓碑高69.5厘米,宽69厘米,厚15.5厘米。文物景点管理处工作人员王继伟介绍,初步判断这块石刻墓碑为明代嘉靖年间崔铣为父亲撰写的墓志铭。该石刻墓碑由该村村民王瑞强所捐献。 农具换来石刻墓碑 说起...
【解说】6月7日至8日,由四川、青海、甘肃、西藏、陕西五省区考古研究部门共同组织开展的“2014唐蕃古道考古探险”活动的专家组来到了地处横断山脉的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从雅砻江源头到金沙江谷地,考古专家们对石渠县境内的石刻群进行了考察。考古专家表示,从四川石渠进入西藏的“唐蕃古道”南线是一条重要的佛教传播通道,同时考古专家们提出了新的思考:这条通道是一条横断山脉的民族大走廊,也是一条文化传播大走廊。...
7日至8日,由陕甘青川藏五省区考古院所组织了“2014唐蕃古道考古探险”队伍对四川甘孜州石渠县的长沙干马乡须巴神山石刻群和洛须镇白马神山石刻群、嘛呷村石刻进行再次考证,专家们对石渠县唐蕃石刻的发现予以充分肯定。 2013年5月,石渠唐蕃石刻的新发现对研究唐朝、吐蕃、尼泊尔时期的文化交融提供了新资料,填补了青藏高原东部唐蕃古道走向、文成公主进藏路线考证重要环节的资料空白。2014年4月9日,...
昨天,德州禹城辛店镇大谢村村民正在修建村活动广场,几铲子下去,竟然使几座明代石刻文物重现天日。 据山东广播新闻频道《直播山东》报道,挖掘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现场散落着几件刚刚挖掘出土的石刻文物。大榭村村民说:“这是修广场来,知道这里有些玩意,寻思别埋广场地下了,这全是老古物。就这么找了找。头一天挖出一点点,第二天继续挖又挖出一些。” 这批石刻文物包括一块石碑、两块石碑底座和两块石碑碑...
14日,有市民反映南京下马坊遗址公园里的3根拴马桩遭到了人为破坏,公园内的另一处明孝陵享殿遗址石刻“螭首散水”也已被偷去向不明。公园负责人回应称,被破坏的民间文物正在进行修补,今后将通过安装监控等手段加强文物管理。 下马坊遗址公园是南京一处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公园,位于南京中山陵风景区。公园内3根被破坏的拴马桩上的石狮子,1个被“斩断腰”,1个被“断了脚”,还有1个彻底被砍下不见了。据介绍,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