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鞍山市政府获悉,日前,鞍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布鞍山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历时五年,鞍山市共普查登记可移动文物6760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件/套。 据介绍,普查范围是鞍山市辖区内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驻鞍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所收藏保管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不改变文物权属现状。普查的文物包括:1949年(含)以前,各时代的珍贵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4月7日,北京 ,300余件中法艺术杰作亮相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图为拿破仑“加冕之剑”。 4月11日,法国十八世纪珍宝艺术展和徽匠神韵两大特展同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与观众见面。前者在午门展厅,后者在永寿宫陈列,中西工艺和珍宝相映成趣。 位于午门展厅的“尚之以琼华——始于十八世纪的珍宝艺术展”以尚美巴黎历史概览开篇,选取法兰西历史上法国大革命、最盛大的皇帝加冕礼等重大历史时刻,展出中法珍宝...
西湖有情,香江有义。4月8日,“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暨历任社长书画篆刻作品展”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开幕。香港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杨健,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等出席开幕式。已逾百岁高龄的西泠印社现任社长、学界泰斗饶宗颐先生现场为“西泠学堂”题字揭牌。 这是西泠印社文物典藏首次在香港举行的大型展出,由“印学重镇志同结社——创社四君子”“西泠巨擘一代宗师——历任...
4月7日,历时五年的第一次中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在北京公布最终数据,截至2016年10月31日,普查统计的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4,907件/套,基本全面摸清了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家底。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是覆盖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全部国有单位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从2012年开始,由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共计15个部委参加。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
4月7日,故宫午门展厅,拿破仑一世加冕时手持的“执政官之剑”。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拿破仑一世加冕时手持的“执政官之剑”、他的挚爱约瑟芬皇后戴过的冠冕……故宫博物院介绍,下周二起,将有300多件来自法国的珠宝现身故宫午门城楼展厅,以“尚之以琼华——始于十八世纪的珍宝艺术展”之名,展示18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尚美巴黎珍宝、绘画以及各式艺术品的风采。 执政官之剑首次离国展 目前,展厅...
4月2日上午,李鸿章报恩祠重修公祭大典在磨店许庙举行,来自合肥庆余堂许氏李氏裔孙2200余人在报恩祠集会,一起庆祝报恩祠的重修落成。 据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路文举介绍,报恩祠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有七开间,是合肥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家族祠堂,现在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历经100多年的风雨,已经破败不堪,2015年,合肥庆余堂许氏宗祠修缮理事会提出自筹资金修缮,得到了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批...
山东博物馆文物修复师在修复青铜器 “匠心神韵——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技艺展”3月24日在山东博物馆开展,当天即吸引数千民众到场参观。济南市民陈晓耕说,展览让他真正体验到文物工作者“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夫。一块块碎片被拼接、整形成一件件精品,这背后是默默无闻的文物修复师在支撑,也是山东加强可移动文物保护成果的缩影。 文物修复师展“妙手回春” 清理、去除有害锈蚀,整形、补配、粘接……在此...
3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透露,西安汉唐昆明池考古勘探与试掘,首次从考古学上确定了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的昆明池池岸及进出水系统、并首次从考古学上确定了攸关汉唐都城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的漕渠渠首及部分渠线,清晰揭示出汉唐最强盛时代水利工程的宏伟面貌。 昆明池是汉武帝在上林苑中开挖的大型池沼,延续到唐代仍不断疏浚,宋时逐渐沦为农田。考古勘探确定...
3月17日,人们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展览。当日,“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幕。本次展览精选231件(套)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藏珍品,以考古学意义上的发现地点为主线,向观众展示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阿富汗历史风貌。展览将持续至6月17日。记者金良快摄 这是3月17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拍摄的展览开幕式现场。记者金良快摄 3月1...
张献忠沉银考古首次发掘木鞘沉银 印证史料记载
3月17日,“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东雁翅楼展厅开幕,231件(套)具有传奇色彩的阿富汗文物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展出。“只要文化活着,国家就活着。”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意味深长地总结此展意义。 这231件(套)来自异域的珍贵藏品,以考古学意义上的发现地点为主线,展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阿富汗文明历史,包括各种黄金饰品、象牙饰板、玻璃器皿和来自罗马、印度的...
河北博物院82件文物于3月13日办结转关放行手续,赴台湾佛光山佛陀展览馆参加展览。图为石家庄海关工作人员上门查验文物。 刘希陶 谢宁宁摄 从石家庄海关获悉,经国家文物局审批,河北博物院共计82件文物于3月13日办结转关放行手续,赴台湾佛光山佛陀展览馆参加展览。此次展出为河北博物院文物首次大规模赴台湾展览。 河北博物院此次赴台展出文物中,有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20多件,三级文物30...
记者15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获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西藏文研所)在西藏发掘尼阿木底遗址的过程中,出土文化遗物4000余件,该遗址地处海拔4600米的藏北高原,是青藏高原腹地首次发现具有确切地层和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 据悉,尼阿木底遗址位于青藏高原核心区域的藏北高原湖泊区,是一处原地埋藏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规模宏大、石制品分布密...
前日,《孙中山与黄埔军校》展览在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开展。展览分为手创军校、心系黄埔、东征北伐、团结抗日、情系黄埔五个部分,以150余幅历史照片及档案资料、28件文物,全面展现了黄埔军校曲折而传奇的历史。 据介绍,展览由辛亥革命博物馆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这是黄埔文物首次在武汉集中亮相,不少文物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比如,黄埔军校颁发给农讲所学员梁桂华的修业证书(如图),是早期黄埔军校留下...
单霁翔委员 乾隆皇帝的书房三希堂、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东暖阁……深藏故宫养心殿中的268件珍贵文物今年将首次走出紫禁城,与南京市民亲密接触!昨天上午,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接受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故宫“走进养心殿”特展将与南京博物院联手,于今年年底推出。 “无死角”看皇帝的日常 养心殿是故宫众多建筑中的一部分,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养心殿为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