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1644-1911) 高13.3厘米 底长21.1厘米 底宽8厘米 所谓山子,本是一种文人墨客置于室内、用于观赏陈设的精美摆件,多是用整块玉石雕琢而成,在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玉料整体外形的前提下,依石之自然施以巧工:或成崇山峻岭间以小桥流水、山林树木;或有亭台楼阁、花鸟人物,进而形成一种高低错落、布局得当的艺术效果。因其成形后极似一座微缩的山水景观,故名“山子”。山子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工...
从我国玉石雕刻用材的历史顺序看,翡翠是“后起之秀”。翡翠,是借鸟羽为名。翡为赤羽雄鸟,翠为绿羽雌鸟。唐代诗人陈子昂《感遇诗十八首》云:“翡翠巢南渡,雌雄珠树林”,恰将翡翠与雌雄对仗。翡翠鸟产于今海南岛、云南一带。用翡翠玉料雕刻的玉器,可能最早见于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归田录》中道:“吾家有玉罂,梅圣俞以碧玉。宋真宗朝内臣邓保吉见而识之曰:‘此宝物也,谓之翡翠盏一只,所以识之。’公偶以金环于罂腹...
6月1日,新昌博物馆和嘉兴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清风徐来——清代民国扇面书画展”在新昌博物馆二楼开展。在这盛夏来临之际,新昌博物馆邀您共赴一场清凉之约,于清风徐来中感受翰墨飘香的艺术之美。 本次展览遴选嘉兴博物馆馆藏清代民国的扇面书画精品80件,分为书法、绘画两大类,荟集了众多清代以来名家的作品。作者包括名家翁同龢、沈曾植、杨伯润、丁辅之、吴徵、赵云壑、潘振镛、钱聚朝、吴熙载、郭骥、方介堪等。作...
清 纵29.5厘米横17.5厘米 1921年教育部拨交清内阁大库档案。 此稿本残,卷首无封面,首页无书名、卷次,从“天聪十年丙子正月初一丁未黎明,上率众贝子大人出抚近门谒帝庙”始,共91页,每半页6行,每行18字。稿本有多处墨笔圈改,如天聪十年二月丁丑条: “是日,遣位□桑八赖山金□布格赍书于阿鲁卫胯儿胯云天聪汗致书胯尔胯麻哈沙马的色陈汗尔曾谓太平之道在我,其言诚是……” ...
清 纵30.3厘米横99厘米 清顺治八年(1651)规定皇太后三大节朝贺仪:元旦慈宁宫阶下设皇太后仪仗、乐器,皇太后御宫,乐作。升座,乐止。皇帝率内大臣、侍卫诣宫行三跪九叩礼。礼毕,公主、福晋以下,都统、子、尚书命妇以上,行三跪九叩礼。作乐如初,大设筵宴。冬至、圣寿节与元旦同,唯冬至罢宴。乾隆十二年(1747)又规定庆贺皇太后许二品命妇入班,世爵朝贺增入男爵。长至节即冬至节。 此...
明 纵60厘米 横104厘米 1921年教育部拨交清内阁大库档案 这是万历四十年(1612)朝鲜国王向明朝礼部提出请求革罢中江关市的咨文。“中江”位于今辽宁省距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2公里的地方,为明代中朝两国人员往来必经的关口。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大举入侵朝鲜。应朝鲜方面要求,明朝派军队入朝,共同抗倭。第二年八月,日军被压缩在釜山一线,战事暂时平息。这年十二月,朝...
清代能工巧匠勤于创作,帝王尤笃好风雅,竹、木、牙、骨之类,金、银、晶、玉之属,皆在其搜罗之列。乾隆曾命工匠照样仿制出袖珍品放在身旁的小型宝盒中,方便随时把玩。这就是多宝格,意谓收纳许多宝物的小柜。 宝格方匣 这个清代的“紫檀多宝格方匣”未打开时,是个再规矩不过的方盒形,打开后却令人惊叹。工匠运用“开窗”的装饰手法,即刻欣赏到书画,又使人对窗内产生期待心理。方盒在一一抽去隔板、推出四个扇形后...
明 纵30厘米 横333厘米 纵30厘米 横151厘米 纵30厘米 横183.5厘米 纵30厘米 横90厘米 纵30厘米 横157厘米 纵30厘米 横145.5厘米 纵30厘米 横119厘米 清人抄本南明重臣瞿式耜奏疏七稿,纸质墨书。现藏国家博物馆。 瞿式耜(1590-1650),南明大臣。字起田,号稼轩,苏州常熟(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南明弘光帝时任广西巡抚。隆武二年(164...
明 正文:纵18.4厘米 横140.5厘米 副启:纵18.4厘米 横156.6厘米 1921年教育部拨交清内阁大库档案 此件档案是被南明弘光政权封为东平伯的刘泽清致已降清的明朝旧臣冯铨、洪承畴、金之俊的书信。目的是为弘光政权北使议和团疏通关系,企图联合清兵镇压农民军,借以阻止清兵南下,维护弘光政权。其时间当在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八月初(参见本书《陈洪范致吴三桂书》)...
明 封套正面:纵21.5厘米 横22.5厘米 封套反面:纵20.5厘米 横20.5厘米 撒金蜡笺:纵20.5厘米 横107厘米 副启:纵18厘米 横289.6厘米 1921年教育部拨交清内阁大库档案 本件档案系刘泽清于崇祯十七年(1644)七月三十日致降清明将吴三桂信的附函(首题“副启”,末署“名具正幅”可证),正函未见。当时,明崇祯帝已自杀,攻占紫禁城不久的李自成起义军,又被清...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新发布的成果显示:在该所与吉林大学今年4月对吉林省汪清县进行的旧石器专项考古调查中,考古人员新发现含打制石器的地点63处,采集石制品1362件。根据地表采集遗物和裸露的地层堆积特点,综合多方因素,可初步确定旧石器时代遗址12处。 汪清县位于长白山东麓,境内主要有嘎呀河、绥芬河两条河流。据此次考古调查的负责人徐廷介绍,本次专项调查以河流为依托,以河流沿岸的阳坡高阶地为...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纹样跃然于碗底。”今天上午,由扬州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芙蓉出水——清代康雍外销青花瓷特展”在扬州博物馆现代艺术馆揭幕。本次展览以“按图索骥”、“克拉克与芙蓉手”、“看得见的风景”三个部分呈现。 中国青花瓷 参展的外销青花瓷以瓷器的造型及纹饰设计为载体,有的采用山水花鸟等中国题材作为装饰纹样,但以单...
纱绣女袍、刺绣女龙袍、对襟女褂、刺绣高跟小脚鞋、刺绣船鞋、刺绣枕顶……真实的清朝女子服饰到底是什么模样?今日,“清朝闺秀服饰展”在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正式开展。30件清朝上流社会,尤其是贵族、官宦家眷中的女性穿用服饰集体亮相,向观众展现了清朝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 红色锻地刺绣披肩领女龙袍(清代) 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特殊的历史背景赋予了满、汉民族融汇互补、丰繁...
市民在牌坊前拍照 30日,本报对嘉润路南岳巷发现高张氏节孝坊一事进行报道后,对于这道牌坊日后的保护及高家的故事引起了众多市民关注。当天,记者从南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了解到,近期,这道牌坊将会进行易地搬迁保护。 牌坊背后的故事 昨日,报道见报后,有不少市民对该牌坊背后的故事非常感兴趣,所幸的是,记者几经辗转,终于联系上了高家后人高言经。 高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记者介绍...
废墟中发现的两块清代墓碑。 路桥区横街镇洋屿山村附近有个废弃的旧仓库,谁也未曾想到,几十年无人问津的断壁残垣中,竟翻出两块清代墓碑。墓主是当地名士陈学逊,而落款者更是百年前的台州“学霸”——曾授翰林院庶吉士、刑部掌印执事中等职的杨晨,后成为造福一方的实业家。 断壁残垣中,发现两块镌字墓碑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路桥区横街镇,在镇文化站的大厅一角,两块石碑四周垫着旧报纸,小心地斜倚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