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罐高26、口径8.5、底径12厘米,画工细腻,人物传神,胎釉均佳。 三娘教子的故事出自明末清初戏曲家小说家李渔的《无声戏》。三娘因倚哥顽皮不听话,不用心读书,生气发怒,用刀砍断机布,以示警告,从此以后倚哥勤奋读书,事业有成。这个浅绛彩大罐展现的就是三娘教子的故事: 春风吹拂,桃红柳绿,蝴蝶翻飞,正是春游踏青的大好时光,三娘带着几个孩童,来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光的美好。一个穿红衣的孩童,挥舞着扇...
缸直径62厘米,呈圆筒形,直口,斜腹,平底。通体蓝珐琅釉为地,外壁通景鹿鹤山水图。缸心饰一条大红鲤鱼,内壁有鲤鱼、鲶鱼等四周绕游,水波中另见鱼虾、蟹贝、水草等生物出没。底掐丝冰梅纹。该器在佳士得香港2018春拍会上,以200万港元成交。
清代雍正朝瓷器精华内敛,颇具风骨,既有别于康熙窑的粗犷大气,又有别于乾隆窑的精工巧思。雍正仿古瓷代表了此一时期制瓷的最高水平,成化瓷器秀雅清逸。本文所要介绍的这只清雍正斗彩梅妻鹤子图纹杯即为其中一例。 此杯直径7.6、高4.5厘米,造型秀巧精湛,口部略侈,腹部斜收,下承圈足。胎体轻薄,釉质凝润,外壁以斗彩绘梅妻鹤子图,西湖孤山,奇石碧岸,高士悠然,倚靠梅树,仙鹤做伴,一派贤人隐士之境,以梅为...
清雍正仿成化青花 淡描团菊纹杯:菊纹杯直径7.4厘米,侈口深腹,胎薄体轻,成型规整,毫不变形。杯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釉色纯净洁白。外壁以青花淡描团菊纹,团菊之间填以折枝花卉。底书“大清雍正年制”。嘉德四季第51期拍卖,该器以101.2万元成交。 清雍正仿成化青花 淡描团菊纹杯鉴赏
清代玛瑙巧作“马上封侯”鼻烟壶:器高7.5、口径1.6、底径长3、宽1.7厘米。壶料为红色玛瑙。玛瑙是一种形状各异的石英类矿石,传说因其像马脑而名为“玛瑙”,又名玉髓。玛瑙色泽丰富多彩,既有黄、白、红、黑、紫等单色玛瑙,又有白缠丝、花卵石、红白带等复色玛瑙,因其具有灯草纹、水藻纹、缠丝纹等天然交错的自然纹理,可以通过合理巧妙的布置雕刻出充满情趣的作品,故成为匠人制作鼻烟壶的上好材料。这种雕刻工艺又...
高足器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就有发现,如陶高足豆、陶高足盘、陶高足碗等。西周春秋有原始青釉瓷高足盘、高足豆等。汉代高足盘直径较大,器型与原始青釉瓷高足盘相似。六朝隋唐时期,瓷高足盘、高足碗、高足杯等为常见品种之一,如高足盘有大、中、小之分,一般为浅盘式,口沿外撇,下承空心喇叭状高足,此种形制一直延续至清代。今以镇江博物馆收藏的两件清康乾时期高足器为例介绍如下,以期较为直观地感受这类题材的匠人精神和...
这件清光绪白釉暗刻云龙缸,高18厘米,属北京翰海2004年春拍第2508号拍品,底署“光绪年制”楷书款,估价3—5万元,以3.96万元成交。 从明末崇祯到清光绪,各种规格的深腹小水缸生产一直兴旺。这类小缸,直径一般约15—23厘米,高约12—20厘米。品种丰富,如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白釉,等等,应有尽有。而且,无论是在宫廷还是民间,似乎都少不了它。究其用途,除把玩、观赏之外,...
2018年7月10日上午,由深圳博物馆、中国工美集团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海晏河清》盛世国尊收藏仪式在深圳博物馆举行。 本次活动旨在“以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为契机,将改革进行到底”和“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号召,弘扬新时代改革开放精神,讲好中国改革开放故事,传播中国价值,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中国工美集团代表孟洪、国家级非遗花...
在一块版上用不同颜色印刷文字或图象,称为多色套印。这种套印在古代有两种,一种是每色分别刻版,再逐色套印,另一种是在一块版上刷不同颜色一次印刷。多色套印起源于宋代,用于纸币的套印。元代,出现书籍的朱墨套印。到了明代,有双色乃至四色套印的书籍。而能印出渐变层次的称彩色印刷,这种印刷技术约始于明代中期。其原理是将原稿中的色彩不同深浅,分别刻成印版,然后再逐色套印,最后完成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多色套印...
1。避免与硬物碰撞。玉件受碰撞后很容易裂,有时虽然肉眼看不出裂,其实玉表层内有暗裂纹,这就大大损害其完美度和经济价值。 2。玉器要避免阳光的暴晒。防止影响到玉的质地和色泽。 3。忌化学剂,化学剂会给玉石带来一定的损伤,例如各样洗洁剂、肥皂、杀虫剂、化妆品、香水、美发剂等。如若不小心沾上,应及时抹除后清洗,不要让它对玉石造成损伤。 4。尽可能避免灰尘、油污。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于玉面...
元明清三个朝代都定都在北京,在北京都设置了刑场,而三个朝代的刑场都带个“市”字。市,就是指市集或市场,均是人流聚集、喧闹繁华的地方。把刑场选在这种地方,就是想起到“杀一儆百”、“广而告之”、“以儆效尤”的效果,对所有官民起到震慑作用。古代中国执行死刑后,有将死囚尸首暴露于街头的习俗,所以古语有云“刑人于市,与众弃市”,就简称为“弃市”,是指被执行死刑的另一种说法。 元朝时北京叫大都,当时的刑...
原标题:鉴藏大家梁清标与历代名迹 明代仇英《赤壁图》局部 李虹霖 明清易代之际,北方京畿一带出过两位在文化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影响垂今不衰。一位是迄今谈旧京史者犹艳称不已的孙承泽孙退谷,另一位即是河北正定人梁清标梁蕉林。何道州曾有诗说:“近畿文藻数谁家,梁氏雕桥孙退谷。” 梁清标(1620—1691)于明万历四十八年生于直隶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字玉立,号蕉林,又号...
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匋斋,谥忠敏,满洲正白旗人,出生于直隶浭阳(今河北丰润县)。 端方 乱世之能臣 端方祖父为嘉庆二十四年进士。父亲桂和,字月舫,曾任热河县知县。据《道成以来朝野杂记》记载:桂月舫先生为桂侍郎之弟,端午桥之父。官热河知县,有政声,人民皆爱戴之。其中提到的桂侍郎,就是端方的伯父桂清,由于他膝下无子,所以端方幼年时就被过继给桂清为子。桂清是慈禧太后的亲信,被...
清代贵族统治者入主中原,起初致力于巩固其政权统治,康熙年间,政权逐渐巩固,遂留意于历代书画的搜求。 康熙年间内府所积累的一批书画,主要是臣工们的贡献。由于缺乏有眼力的鉴定人才,一些赝品混杂其中,故当时内府书画收藏远比不上民间收藏。民间及士大夫收藏的法书名画大量集中于清内府,是在乾隆朝。乾隆在位60年间致力于访求法书名画,大藏家如安岐收藏的680余件晋、唐及两宋以下的书画名迹,全部进入清内...
清代康雍时期,一位女制砚家,名顾二娘,不仅以制砚而名闻朝野,还被时人大量仿制,在世时与文人交往甚密,百年之后,其人与其砚,仍为文人所津津乐道,野史笔乘,方志图谱,争相为其立传,其后裔专为清宫制砚。 简述清代顾二娘砚雕及其真伪 顾二娘,吴门人,本姓邹,是顾德麟之媳。顾德麟是制砚名家,“凡出其手,无论端溪、龙尾之精工镌凿者……随意镂刻,亦必有致,自然古雅,名重于世。”去世后,其子亦不寿,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