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几年“大清铜币”一度成为收藏界追捧的宠儿,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动辄上百万的天价。据了解,香饽饽的“大清铜币”收藏价值极高,但是“大清铜币”存世量极为稀少,广州博古典藏认为如今“大清铜币”的收藏价格还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十大名誉钱币之“大清铜币”藏品背面神龙纹路清晰,如刀刻所成,铸造工艺神乎其技,且龙身纹路精美,并有云海衬托,看上去仿佛是一幅神龙翱翔天际油画,极其瑰丽,美得动人心魄! ...
大清银币真伪怎么判定,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七月,清政府拟订了《整理圜法规章》十条,其中提出银币专由造币总厂制作,保存南洋(江南)、北洋、广东、湖北四局为分厂。在制作银元的一起,许多人提出了制作金币的建议,进入20世纪,兴起了对于树立本位准则的评论,有人建议我国实施金本位制,在黄金储备缺乏的情况下,能够先实施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那么大清银币真伪怎么判定呢?广州博古典藏文化给...
记者昨从邗江文物部门获悉,继今年3月甘泉山汉墓群综合安防工程开工后,甘泉山汉墓群考古调查工作最近已经开展。调查工作将摸清甘泉山汉墓群地下墓葬分布情况,寻找残存的墓葬附属设施,在考古勘探的基础上,组织编制甘泉山汉墓群保护方案,使甘泉山汉墓群得到更好保护。 甘泉山汉墓群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邗江区甘泉街道、杨寿镇境内,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由老山汉墓、吴家山汉墓、汪家山汉墓、老虎墩汉墓...
清 纵33.5厘米 横71厘米 作者: 项文彦 绢本 设色 项文彦【? - 公元1898年后】,字幼平,号蔚如、钵池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山水近承王时敏、王鉴,远参黄公望、倪瓒。代表作品有《山水图》等。 此图系公元1894年项文彦所绘,以记往日与友人清话之景。图中秀木摇摇,汶水之涯;屏石半掩,荫中寄庐;友人于斯,清话品茗; 院内童子侍茶, 石边沸水; 修竹坚劲,...
展览名称:王清州个展-世界另一端的颜色 (Esposizione d'arte di WangQingzhou I colori dall'altra parte del mondo) 开幕时间:2018年6月5日下午18:30 展览时间:2018年6月5日-2018年6月12日 展览城市:意大利-都灵 展览机构:SPAZIO MOUV GALLERIA 展览地...
史学界一直认为,嘉峪关最终修筑完成是在明代,但是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等单位最近从3份尘封的宫廷档案中发现,清朝乾隆年间曾对嘉峪关进行大修,而且改变了城楼的一些结构,最终才形成了现在看到的关城模样。 “这3份档案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记录了当时大修嘉峪关的情况。”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胡杨说,“这是现存的嘉峪关营建史料中未涉猎的,补充和完善了嘉峪关营建史的具体内容。” ...
清 康熙 大长22厘米 小长15.8厘米 直径50厘米 攒盘由内外两层共十二件大小盘组成葵花式样。盘折沿,浅腹,平底,圈足。盘内五彩绘花卉蝴蝶纹,沿面红彩“卍”字锦地描金团寿字,盘外壁红彩八吉祥纹,并描金篆书“寿”字。 攒盘又称为拼盘,为盛放食物的器具。始制于明代万历时期,至清代康熙朝较为流行,并延续至晚清。一组拼盘的数量不等,少者五个,多者达二十多个,按件数的不同,又称为“五子...
清 康熙 高15厘米,口径17.4厘米,足径17.4厘米 器呈直筒式,口足相若,底微凹入,玉璧形足。外壁以青花、釉里红、豆青三色绘山水图,远山近水、亭阁屋舍、苍松古柏等。用刻划、加彩等装饰技法描绘,自然逼真,为一幅精妙的山水画。外底脐心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釉里三彩是康熙朝新创烧的高温釉下彩品种,它以青花、釉里红和豆青釉三种釉下彩相结合,也称为釉里三色。它以蓝色...
清 康熙 高7.7厘米 口径17厘米 足径7厘米 碗口外撇,弧壁,深腹,圈足。器施以红、黄、黑等彩料的五彩装饰,外壁绘仙人图,人物以红彩勾勒轮廓,加以平涂敷色,碗心绘折枝桃纹,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六字双行款。 五彩是明清时期御窑厂生产的重要彩瓷品种之一,到康熙时期,釉上蓝彩和黑彩的运用,使五彩瓷更加绚丽多姿。陈浏《陶雅》记:“康熙官窑彩碗上画过海八仙,而并无海水,...
清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展出的清朝传位玉玺—“大清受命之宝”,为清初诸帝使用,是乾隆钦定“盛京十宝”之一。 皇帝之印称“宝”为清制,皇帝的印信称为“御宝”。清朝在乾隆以前,御宝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初年,可称为御宝之印玺已达29种39方之多。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乾隆帝对交泰殿所藏前代皇帝御宝重新考证排次,将其总数定为25方,详细规定了各自的用途和使用...
北凉且渠安周承平3年(445) 纵135.2、横85.8厘米 1976年李章汉先生 捐赠 原石清光绪年间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出土,光绪三十二年端方在柏林拓本。碑文二十二行,每行四十七字,正书,微存隶意。撰文者为中书郎中夏侯粲,结尾有“监造法师法铠,典作御史索宁”题名。北凉为十六国时期匈奴族且渠蒙逊于公元397年起兵拥段业建立的政权,此碑的建造者且渠安周是且渠蒙逊第十子,内容记载他崇...
记者从24日召开的江西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将继续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并将深入开展遗址保护、利用工作。 江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池红当日介绍说,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占地面积30余万平方米,历时4年发掘,已探明18万平方米。现已发现、保护的各时期与道教有关联的遗存、墓葬、窑址、崖洞等29处,发掘面积逾4500平方米。 专家认为,大上清...
5月17日,“皇室遗珍——颐和园藏清代典籍展”在北京海淀博物馆开幕。该展是继颐和园藏明清家具展、清宫钟表展、清宫青铜器展、慈禧用瓷暨晚清御窑瓷器展后,海淀博物馆同颐和园管理处联合主办的“皇室遗珍——颐和园清宫旧藏系列精品展”之五,也是颐和园藏清代典籍的园外首展,共展出典籍精品50部。 展览开幕现场,展览策划人、海淀博物馆副馆长李伟讲述了本次展览策划源起,介绍了展览筹备策划、交接拍摄、包装...
近日,施工人员在中雁荡山西漈景区龙山湖畔建设施工时发现了一座南宋时期钱宜之古墓,墓内出土了南宋时期的墓志、铜钱等珍贵文物。有关方迅速联系文物保护部门对墓志铭进行保护、考证。 经考证,该墓主人为吴越王钱镠第十二世孙钱宜之,乐清白石人,该古墓距今约800年时间。施工人员发现的墓志高33厘米,长48厘米,厚7厘米,阴刻13行,每行12字,共计156字。考古发掘出土的墓志铭详细记载了墓主人钱宜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