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出土的汉墓。 3月29日,一台挖掘机在庐江县泥河路与越城路交叉口附近修路时,挖出一座古墓。经文物专家鉴定,确定为汉墓,并发掘出了陶罐、陶仓、香炉等10余件文物。 修路挖出古墓 3月29日17时40分,庐江县文物局接到110电话,称某建筑公司人员在泥河路与越城路交叉口附近修路时,挖到一座疑似古墓,立即指派工作人员奔赴现场。 随后,文物专家根据现场勘察和对出土棺木的观察,初步判断此墓为一座古...
出土的棺木板 出土的内棺(未打开前) 3月29日,一台挖掘机在庐江县泥河路与越城路交叉口附近修路时,挖出一座古墓。经文物专家鉴定,确定为汉墓。民警及文物专家守候了两个晚上古墓,于3月31日进行开挖,从棺椁内出土文物10余件(但挖墓的挖掘机手说,该墓出土的坛坛罐罐达20多件,而且都是成双成对的,还有几对木偶)。 该县文物局负责人称,从内棺盖板上那个40公分的洞口分析,此墓下葬后不久便遭盗墓...
胶州市民高先生前天到老家胶莱镇官路村东侧祖坟扫墓,在靠近祖坟北侧一个大土堆旁边沟内发现了几十块带花纹的古砖。昨天,记者从胶州博物馆了解到,在2009年文物普查中,他们就发现了这个大土堆,这是一座距今2000多年的汉代古墓。另外,胶州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大土堆其实就是古墓顶端的封土,大封土证明这处汉墓主人身份较为显赫。 意外 回村祭祖发现古砖 胶州胶莱镇官路村,村东侧地势较高,几十年以来,在这里...
昨日(3月31日),媒体报道了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华电武清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工程施工现场做考古勘探时,发现了九座砖室墓,初步推测是汉魏时期墓,距今有近2000年历史。这是现今武清城区首次发现汉墓群,考古意义重大。但这并非天津地区第一次发现汉墓群,考古为何屡屡发现汉墓?这些汉墓有怎样的特点?它们被发现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对这一系列问题,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梅鹏云主任昨日给予了解答。 天津...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华电武清燃气分布式能源站工程施工现场做考古勘探时,意外发现泥土中散落着陶片和瓷器碎片,怀疑地下藏有古墓。经过对3万平方米的工地进行细致勘探,昨日他们发现了九座墓室,均为砖室墓,初步推测应该是汉魏时期的墓,距今有近2000年历史。这是在现今的武清城区首次发现汉墓群,考古意义重大。考古人员将进一步发掘,以揭开墓中之谜。 汉墓大小不一最大的全长14米 3月3...
直径达15厘米的和田玉璧 精美的鎏金铜卮 2000年前的汉代和田玉璧,出土后依然色泽温润、无比通透。在即将结束的省城方兴大道抢救性考古发掘现场,又有新发现。一块汉代玉璧的出土让考古工作者惊喜异常,而同时发现的汉代鎏金铜卮等珍贵文物更是彰显墓主人的高贵身份。 和田玉璧出土 温润通透 在省城方兴大道抢救性考古发掘现场,依然惊喜不断。在不久前发掘的一个大型土坑墓中,考古人员就发掘陶灶、陶壶等...
墓葬内丰富的随葬品 这面精美的青铜镜虽然镜边有些破损,但依然难掩绝色姿容。 西汉那个名叫黄长孺的人可能想不到,两千多年后,自己的名字因一枚青铜印章,会被今天的人发现并记住。记者从文物部门获悉,方兴大道汉墓群抢救性发掘目前接近尾声,已经发掘的130多座汉墓共出土器物1000余件,精美的青铜印章、青铜镜、迷你编钟等珍贵文物不断被发现。 墓葬发掘 130多座汉墓或是家族墓葬群 昨日,在方兴...
昨天,记者在盱眙金马高速公路施工段考古现场了解到,为期一年的考古共发掘古墓196座,其中汉墓176座,出土玉石项链、铁剑、铜镜、陶器等文物2000余件。在一座西汉夫妻合葬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幅刻在椁板上的星象图,这是江苏地区第二次发现汉代木刻星象图。据悉,此次考古已入围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初选名单。 这次考古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与盱眙博物馆联合进行。南博考古所副所长李则斌在现场对...
墓葬中出土的鎏金车軎 主墓待国家文物局批复后最快近期发掘 2011年3月的一天,在新建县大塘坪乡观西村,一座古墓被盗墓贼“惊醒”,幸好当地村民警惕,一发现有人盗墓的迹象便向上级报告。两年的时间里,全国最顶尖的考古发掘人员陆续涌入了这座古墓的考古发掘现场。而随着发掘的深入,这座古墓愈发显得“深不可测”。墓主是谁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及猜测。昨日,从省文物考古所传来消息,根据墓葬陪葬墓发掘的真车马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