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96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几个年轻的地质工作者在云南省元谋盆地从事第四纪地质考察。当他们在距大那蚌村东 800多米处的山沟中搜寻动物化石时,在一座高约4米的小山包下部,发现了两颗外形类似人的牙齿的门齿化石。当时,年轻人们兴奋地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猜测意见。当时谁也没有料到,这个偶然的发现竟掀开了我国古人类研究史上崭新的一页。 元谋盆地位于云南省北,金沙江畔,属于滇中高原上最低的一个盆地。“...
山东青州出土古佛像(资料图) [原标题:北魏时期的山东佛教造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山东考古界频频发现“新大陆”。 1983年9月,博兴县崇德村农民贾效国,在村北200米处取土时,距地表40厘米深处,发现一批铜佛像和一件老子铜像。造像原盛在一个红陶瓮中,出土时瓮已破碎,造像和泥土混在一起。县文物管理所得知后,立即到现场调查、清理。 据该所所长李少南在《文物》1984年第5期...
新郑郑国三号车马坑自今年2月6日开始发掘后,就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1月9日记者获悉:此次考古发掘的清理工作结束,共发现4辆马车。另外,此次考古还出土122匹马骨,马匹数量也创下了郑韩故城考古的历史纪录。 在三号车马坑出土的4辆车中,1号车形制很大,长4.7米、宽1.65米,装饰豪华,书名为“鞍车”。用现在的话说,是典型的“房车”,主人可以躺在这辆车里睡觉。在整个郑韩故城考古中,...
新郑郑国三号车马坑自今年2月6日开始发掘后,就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11月9日,记者获悉:此次考古发掘的清理工作结束,共发现4辆马车,其中一辆大型“房车”系在郑韩故城首次发现。另外,此次考古还出土122匹马骨,马匹数量也创下了郑韩故城考古的历史记录。 在三号车马坑出土的四辆车中,1号车形制很大,长4.7米、宽1.65米,装饰豪华,书名为“鞍车”。用现在的话说,是典型的“房车”,主人可以...
新疆达勒特古城遗址考古项目考古人员在内城、外城遗址发掘中取得诸多新发现,出土遗物中既有来自中原地区的瓷器,也有来自海边的贝壳,还有来自中亚或西亚的青金石、琥珀等,证实了在辽金元时期达勒特古城作为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镇,贸易交流繁盛。 达勒特古城遗址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达勒特镇破城子村北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新疆北部为数不多保存较好的古城之一。 在今年的考古发...
航拍达勒特古城内城的北侧通讯员党志豪摄 近日,记者从刚刚结束的新疆达勒特古城遗址考古项目上了解到,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在博乐达勒特古城遗址的内城,发现3间建有火门、火道和烟道的砖构居址,构造很像今天农村烧的炕和人们住的地暖房。在遗址外城房屋基址附近,还发现了陶制的排水设施。 目前,这3间建有火道的居址用途还在进一步确认中。 村民取土肥田挖出大量宝贝 达勒特古城遗址位...
这是南山遗址出土的水晶刮削器。 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居住在洞穴里的人类,只会采集、狩猎,或从事初级农业生产活动。中国社科院、福建省博物院和明溪县博物馆考古团队近期对福建三明市南山遗址的一系列考古新发现颠覆了这一观点。 这一团队11月4日宣布:在南山遗址4号洞(测定遗址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上发现了上万颗炭化稻谷,表明南山遗址古代先民已经掌握了相对较发达的农业...
故城县文保部门日前在郑口镇西城镇村发现了清代大运河山西会馆基址,并出土了碗、旗杆等物品。据山西会馆经营者后人和当地文保部门考证,这座山西会馆见证了一个大运河商贸重镇曾经的繁华。 据故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姜玉岭考证,过去大运河边凡是有大码头的地方,一般都建有山西会馆。这座山西会馆所在的郑口镇是大运河上的一个重镇,距离石家庄、邢台、邯郸、济南均在150公里左右,可南下苏杭,北上京津,东西辐射冀...
安徽涡阳发现一座汉代墓葬 出土4件文物 10月28日,涡阳县一施工现场挖掘出一座汉代墓葬,出土了4件相对完整的文物。亳州市文物部门专家称,这些文物对于研究汉代人的生活和风俗有一定的价值。 该汉代土坑墓葬位于涡阳县向阳路一施工现场,墓长2.2米、宽1.6米。由于施工现场地处居民区,加之地下水位高、管网多等原因,给文物发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抢修清理和保护文物,该县在亳州市文物处...
金银发饰是明代妇女服饰中最具时代特征的饰物,以公式髻最具典型性,大大小小的簪钗,比较固定的组合关系,成为明代女子妆束的亮丽风景。 金牡丹花簪(图1),通长约12厘米,同出土8只,形制纹饰同。簪首均錾刻一朵绽放的牡丹花,圆梗体,向尾逐步收细。花簪两两成对,插戴于公式髻冠体两侧,起到将公式髻固定在发髻上的效果,在公式髻头面里属于花头簪。 金蝶花形簪(图2),长13.5厘米,同出土2...
此次发掘出的瓷罐 此次发掘出的魂瓶 六号墓群全貌 墓室后壁有火焰图案 弓顶形石墓 位于明代墓群中的宋代双石墓 左壁的青龙图案 右壁的白虎图案 ...
10月28日,涡阳县一施工现场挖掘出一座汉代墓葬,出土了4件相对完整的文物。亳州市文物部门专家称,这些文物对于研究汉代人的生活和风俗有一定的价值。 该汉代土坑墓葬位于涡阳县向阳路一施工现场,墓长2.2米、宽1.6米。由于施工现场地处居民区,加之地下水位高、管网多等原因,给文物发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抢修清理和保护文物,该县在亳州市文物处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经过两天的发掘,出土了4件相对完整...
考古人员在河南新郑郑国3号车马坑考古现场工作(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经过近9个月的挖掘清理,距今2400多年的郑国3号车马坑已基本挖掘完毕。目前,已清理出4辆马车,90匹陪葬马匹,是“郑韩故城”内挖掘出土的最大车马坑。 河南新郑市是历史上著名的诸侯国都城,从春秋时期的郑国到战国时期的韩国,新郑有500多年的国都史,被后人称为“郑韩故城”。从上世纪60年代起,“郑韩故城”...
11月1日,由嘉兴博物馆、荆州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利兵谁何——荆州出土楚国兵器展”在嘉博三楼禾缘展厅拉开序幕,该展将持续至2018年1月3日结束。 本次展览以“开疆拓土”、“精兵利刃”、“强弓劲弩”、“坚甲厚盾”、“兵车辚辚”、“史话楚兵”为六个单元进行诠释,共展出195件荆州出土的楚国兵器,包括近战型(刽、戈、矛、戟、铍、殳等)、投射型(弓、弩、箭等)、防御型(甲、胄、盾等),其中不乏有“越...
考古人员正在对墓葬进行发掘 近日,涡阳县一施工现场挖掘出一汉代墓葬,出土了4件相对完整的文物。文物部门专家称,这些文物对于研究汉代人的生活和风俗有一定的价值。 “先别挖了,土里有罐子!”10月25日下午,在涡阳县向阳路一施工现场,工人突然发现挖掘机挖出来的泥土中包裹着一个深灰色的器皿,便赶紧让挖掘机操控员停止施工。 经过察看,泥土中还有其他样式的器皿以及残片。“我们想着可能是挖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