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华社西宁6月30日电(记者吕雪莉、李亚光)近日,在柴达木盆地西缘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镇,考古人员发现一具距今1700年左右的干尸,保存十分完好。据专家介绍,该干尸出土的地点位于古丝绸之路青海道上,是青藏高原上迄今发现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一具干尸。 古丝绸之路青海道发现千年干尸 距今1700年左右陈列在青海省海西州民族博物馆的千年干尸(6月13日摄)。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
新华社重庆4月22日电(记者刘恩黎)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日前该研究院对重庆沙坪坝江家嘴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古过程中发现宋代同穴合葬墓,并出土瓷器、金属装饰件等随葬品。 江家嘴墓群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凤凰镇威灵寺村13社,地处北高南低的坡地上。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墓葬在便道施工中被发现,遗产研究院于今年2月起对该处墓群进行发掘,其中两座宋墓被列为发掘重点。...
新华社成都4月26日电(记者童方)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6日公布,四川阆中村民修蓄水池发现的灵山遗址历史可上溯至距今4500年至5000年,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灵山遗址位于四川省阆中市文成镇梁山村,是当地村民在灵山山腰台地修建蓄水池发现的。2016年9月到2017年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充市文管所、阆中市文物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展开了调查、勘探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
原标题:河北发现少林寺武祖稠禅大师摩崖石刻遗迹 新华社石家庄4月26日电(记者齐雷杰)河北磁县文物保护部门近日在磁县西部山区白土镇进行文物普查时,意外发现了一处北齐摩崖石刻。经当地文物专家初步考证为北齐时期邺下高僧僧稠的遗迹,距今已有1460余年历史。 此处摩崖石刻位于白土镇北羊城村东山上,山势峻峭,摩崖刻字就在半山腰崖洞中,崖洞需要搭人梯才能进入。摩崖刻字处为一大块磨光石面,刻有八个...
记者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近日,经过3个多月的发掘,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镇的烈山窑取得重大收获。 该窑于2017年9月在新湖路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被发现,经过前期考古调查和勘探,从今年3月初开始对其正式发掘。发掘分南、北两个区域进行,发现4处保存良好的窑体。北区发现2处窑址,其中一处为典型的马蹄形馒头窑,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构成,出土文物主要包括碗、盘、盏、罐、建筑构件等,时代为北...
黄骅市齐家务乡政府东侧一取土工地发现青砖碎块,经考古人员发掘,发现一处汉末三国时期墓葬。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墓葬共有3座,结构均为青砖砌成。其中,一处多室砖式墓保存较为完整,墓中出土了铜镜、“大泉五十”字样钱币和部分铜饰。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初步判定,此次发现为汉末三国时期墓葬,是迄今为止沧州市范围内发现的首例汉末三国时期多室砖式墓葬。此处墓葬的发现对研究当地葬俗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较高的价值...
16日,从中共江西省寻乌县委宣传部获得证实,该县澄江镇谢屋村13日发现一座汉代古墓。 据介绍,当日上午10时许,寻乌县澄江镇谢屋村村民在普岭排涵水溪坑口挖屋基时发现一座古墓,该村民及村干部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接到报告后,当地文物部门马上派出专家到实地勘查考证。在14日的发掘现场,出土了三枚生锈铁钉、四五块方格纹破碎陶片和墓室花纹墙砖若干。 江西省寻乌县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黄少...
2015年8月至9月,为配合中新广州知识城南片区狮龙大道工程项目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广东省和广州市文物局的组织下对项目全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确认沙岭有先秦墓葬和明清窑址等遗迹分布。沙岭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汤村南部,为一西北—东南走向的椭圆形低矮小山岗,海拔高程45.6米。2017年8月下旬,随着狮龙大道项目施工的开展,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工程范围内的沙岭遗址展开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7月14日,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文物部门在该县澄江镇谢屋村一座古墓挖掘的墓砖。黄少斌 摄 中新网江西寻乌7月16日电 (蓝玉林 记者 苏路程)中新网记者16日从中共江西省寻乌县委宣传部获得证实,该县澄江镇谢屋村13日发现一座汉代古墓。 据介绍,当日上午10时许,寻乌县澄江镇谢屋村村民在普岭排涵水溪坑口挖屋基时发现一座古墓,该村民及村干部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江西省赣州市...
考古工作者在上陈旧石器遗址现场进行发掘(资料照片)。 出土于上陈旧石器遗址的距今约212万年的部分旧石器和动物化石(资料照片)。 由中英两国科学家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发现一处古人类活动遗址——上陈旧石器遗址。研究显示,该遗址出土的旧石器工具可追溯到约212万年前。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在线发表论文公布这一研究成果。“这一结果将蓝田地区古人类活动遗迹的年代...
经过考古发掘、专家论证,开封市城隍庙街附近发掘的一处明代建筑群,日前被专家确认为明代周藩永宁王府遗址。 “永宁王府规模宏大,建筑规格等级高,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对研究中国明代郡王府规制具有重要意义。”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三营说。 永宁王府遗址所在区域,明清时期先后建有明代永宁王府、清代大道宫、清代按察司署,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以后曾改建为河南省第一监狱。去年7月,开封...
《年轻绅士的肖像》(Portrait of a Young Gentleman),约1634年 荷兰《NRC 商报》本周报道,荷兰艺术商 Jan Six 宣布新确认一幅油画是伦勃朗真迹,这幅油画名为《年轻绅士的肖像》(Portrait of a Young Gentleman),曾长期被认为由伦勃朗的学生创作,这是近44年来第一幅新发现的伦勃朗画作。 这幅画作推测完成于1634年,尺寸...
史上最“奇怪”的6大考古发现,图1的刀非常大,图6被海啸淹没! 1、巨大的刀 当潜水人员发现一把巨大的刀,所有人都为之震惊,甚至有些人开始怀疑,曾经有巨人在地球漫步。这把刀在海底被发现,虽然在网络上盛传,但并没有准确的发现地点。对于这把巨大的刀,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回答,正在展开调查。 2、罗托尼斯特岛上发现的玻璃矛头 来自西澳大利亚州土着研究学院的工作人员和学生在罗托尼斯特岛的短程旅行中...
在希腊最大的考古遗址奥林匹克宙斯神庙的附近,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件重要文物——一块刻有13节《荷马史诗:奥德赛》诗文的黏土碑刻。 考古学家们认为,这块黏土碑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晚期的古罗马时代,应该是荷马史诗节选最古老的书面记录。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
近日,从河北省黄骅市文物部门获悉,在黄骅市齐家务乡政府东侧一取土工地发现青砖碎块,经考古人员发掘推断,这是一处汉末三国时期的墓葬。 汉末三国时期的墓葬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墓葬共有3座,结构均为青砖砌成,陪葬物品较少,此前已经被多次盗扰,破坏比较严重。其中,有一处多室砖式墓葬保存较为完整,墓葬中出土了铜镜、“大泉五十”字样钱币和部分铜饰。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初步判定为汉末三国时期墓葬,距今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