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14日上午,记者从大榭遗址一期考古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报会上获悉,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对大榭岛遗址实施了大规模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4000平方米,发现史前良渚文化至宋元时期各种遗迹现象50余处,出土陶、瓷、铜等器物200余件。这是浙东最大规模的海岛考古。 据宁波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榭遗址位于宁波大榭开发区下厂村。该遗址西北依托...
大榭,是东海之滨的一个小岛。因古时岛上草木繁茂葱郁,远观如水榭,所以取名大榭。 春秋时大榭属越国,秦时属句章县东境,唐时属鄞州鄮县,宋初属明州奉国军鄞县海晏乡。从宋朝到明朝初期,大榭岛及周边小岛始终定格为村级建制,行政上一直归定海县(即镇海县)管辖,岛上有常住居民4万多人。 昨天,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小岛上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他们对占地约20000平方米的大榭岛实施了Ⅰ期大规模考古发...
桃园遗址F2房址俯视全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提供摄 11月2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考古工作者在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桃园村南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聚落遗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 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公众考古研究部主任、此次考古发掘项目的执行领队郑媛介绍,庙底沟时期是中国史前文化最繁盛、辐射力最强的阶段,可谓史前文明向中华文明进阶中的重要步骤,其核心位于晋、陕、豫三省...
遗址处散落的大量石器和陶片。宋明摄 11月20日,记者从四川凉山州委宣传部获悉,近日,凉山会理县文物管理所在田野考古调查中,在新发镇乐寨村发现一重要文化遗址,定名为马鞍子遗址。从采集的文化遗物看,文化内涵较为丰富,是一处重要的古人类聚落遗址,初步确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聚落遗址,距今约4000年左右。 据了解,遗址位于新发镇罗寨村4组通安至新发公路右侧一河沟边的台地上,地理坐标东经1...
“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26日在西安举行,中国西北大学发布了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考古成果。中外考古人员深入西天山西端地区开展系统考古研究,全面了解古代游牧文化遗存的分布状况,新发现大批遗址,包括一些古代游牧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填补了学术空白。 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介绍,该校将考古研究拓展至中亚地区,开拓了丝绸之路国际考古的新境界,2009年至2013年先后三次深入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考察遗存...
图为哈民遗址房址张瑾娴摄 8月19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哈民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该公园建立在距今5500至5000年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上。 哈民遗址是中国考古学家首次在北纬43度以北地区发现的史前聚落,于2010年开始发掘。遗址内发现了十几座保存较为完整的房屋木质构架,再现了新石器时代半地穴式房屋的构筑框架情况,这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史前聚落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
错落有序的房址、古朴的夹砂陶器物、迷你小石磨……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店埠镇南院村,一个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期聚落遗址近日正在考古人员的手下被揭开层层面纱。记者13日来到南院遗址,探访6000年前合肥人的生活方式。 “这片遗址其实早在20多年前中国第二次文物普查的时候就发现了。”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南院遗址领队董哲介绍,从目前出土的器物可以初步判断这片遗址属于侯家寨二期文化类型,属于新石...
据安徽商报消息,6000年前生活在我们这块地盘上的合肥人是怎么生活的?考古专家找到了新的证据。在合肥肥东县店埠镇南院,一个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期遗址,正在考古人员的手下被揭开层层面纱。错落有序的房址、古朴的夹砂陶器物、迷你小石磨……遗址和大量出土器物生动描绘了6000年前合肥人的生活图景。经过省考古所考古专家现场勘察,初步判断这片遗址属于侯家寨二期文化类型,这也是肥东首次发现新石器时期的文化...
【摘要】2010——2013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植物浮选过程中获得了相当丰富的植物遗存,为了解该遗址生业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通过对植物遗存以及出土鱼类、动物骨骼进行综合分析,在哈民忙哈先民的经济结构中,以黍为代表的农作物占据主导,采集和渔猎是当时人类生存资源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哈民忙哈 浮选法 植物遗存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2014年...
1964年秋的一天,郑州市杨槐村的一位村民在市东北的慢坡岗上挖红薯窖。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村民而言,挖红薯窖是年年秋天都要干的活。他一锹一锹地向下挖,当挖到地下两米深的时候,铁锹突然碰到一件金属器。他蹲下身子,用手翻刨,发现是一面带有纹饰的铜镜。随后他带上铜镜到了当地文物部门,报告了铜镜出土情况。随着考古人员的进驻和发掘工作的开展,一处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商时期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
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权威秦汉考古专家认定,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与周边的贵族和一般墓葬区、海昏侯国都城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体系最完整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国家文物局要求以世界遗产的标准推进这个大遗址发掘和保护工作。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1年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海昏侯墓园位于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目前,考古工作者已完...
日前,在东乡至昌傅高速丰城桥东段发现一处新石器时期晚期聚居部落遗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丰城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历经5个多月,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发掘结果表明该遗址为我省少见的保存完好的史前环壕聚落遗址。 该遗址外围有城墙和壕沟,地层关系复杂,遗迹丰富。目前,考古队已发掘房址10处、墓葬6座、灰坑60个。出土器物以陶器为主,另有部分石器。陶器有陶纺轮、鼎、豆、...
日前,在东乡至昌傅高速公路丰城桥东段发现一处新石器时期晚期聚落遗址。经抢救性考古发掘,联合考古队已发掘房址10处、墓葬6座、灰坑60个,出土了部分陶器和石器。据悉,该遗址是我省少见的史前环壕聚落遗址。 该遗址位于丰城市桥东镇更新村老詹村小组。遗址四周环绕一圈壕沟,包括壕沟在内东西长约130米,南北宽约110米,比周边高出3至4米,是一处典型的台地型遗址。 今年5月至9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丰城...
东天山地区是指包括天山山脉东段为中心的今新疆哈密地区及其周边区域。位于横贯新疆和中亚的天山山脉区域的东端,古代丝绸之路的沙漠绿洲之路和草原之路均从这里经过,是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枢纽。东天山地区是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带较早发生游牧经济和游牧文化的区域。约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东天山地区出现了定居牧业和半农半牧经济的考古学文化。约从公元前1000年开始,游牧经济和游牧文化在东天山地区出现。对...
镇江文物部门近日在丹阳市访仙镇毛家村实地勘查,初步推测一处面积过万平方米的遗迹,为大型吴国聚落遗址。勘查发现大量古代的陶片、石器,这些标本,它们的年代就是属于西周晚期到春秋这一段时间,是吴国早期的遗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