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闻名中外的华夏第一村兴隆洼聚落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一期工作全部完成,一个曾经灿烂的文明时代在考古者的工作下得以彰显其神秘色彩。 记者日前在华夏第一村兴隆洼聚落遗址看到,遗址里多座房址和四周环壕已经被用白色线条明显的标注出来。 据了解,兴隆洼聚落遗址位于内蒙古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是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发现之一,在这里发现了诸多考古之最,为学术界、考古界所关注。自今年年初开始,根据国家大遗址...
2010年启动的东黑沟(石人子沟)大型游牧民族聚落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在田野考古工作同时开展了现场文物保护、航空数码地形测绘、陶器、玉石器、金属器制作技术、产地、残留物分析、古人类食性分析等多个项目。发掘工作主要包括石人子沟山坡上、下两个工作面,上部工作面选择性发掘了高台以南山梁上的5座小型墓葬;下部工作面发掘了1座直径20多米的大型墓葬和周围的3座居址、1座墓葬祭祀堆和墓葬以北大型石结构建筑遗址北...
一处新石器时代至周代的重要文化遗存“全岗聚落大型遗址”,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淹没区淅川县盛湾镇被发现,目前已出土一批铜器、玉器、骨器、陶器等文物,发掘出汉代房址20多间。 “全岗聚落大型遗址”位于盛湾镇河扒村北靠近河边的台地上,东南距全寨子汉墓群约1000米,东北距下王岗遗址约800米,南边紧邻护堤坝,西边为库区落差耕地,北边为丹江河,分布面积约...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近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杭博物馆联合考古队在临平玉架山遗址第200号墓发掘出土了陶、玉器等随葬品100余件(组)。 第200号墓出土的随葬品中,陶器有过滤器、带甑鼎、鼎、豆和罐;玉器主要有镯式琮、冠状梳背、刻纹锥形器、匕形器和一双玉箸,其它还有镯、璜及管珠等。其中透雕刻纹平顶冠状玉梳背、成双玉箸为首次发现,玉匕为野外首次发现。研究史前文化颇有心得的研究员方向明老师说:“这是继反...
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坐落于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二道井子村打粮沟门自然村北部的山坡之上,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自2009年4月始,为配合“赤峰—朝阳”高速公路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组队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揭露面积5200平方米,清理环壕、城墙、院落、院墙、房址、窖穴、墓葬等遗迹单位300余处,出土陶、石、骨、铜、玉器及毛、草编织物等1200余件。 该遗址堆积...
这是麦坪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期墓葬(摄于2010年3月26日)。 3月30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称,一处位于雅安市汉源县大渡河边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麦坪遗址被确认,这里曾是古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从2006年开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为期5年的8次考古发掘,目前发掘面积已达1.1万多平方米,截至3月30日,共发现商周墓葬及新石器墓葬173座,发现房址182座、灰坑725个、灰沟...
3月28日上午,牡丹区文物保护部门在第三次文物普查野外遗址复查中,在吕陵镇境内发现一处距今约3000年的古聚落遗址。该遗址遗存大量龙山、商、西周及东周时期的灰陶器皿残片,是我市发现面积较大、文化遗存延续时间较长的一处聚落遗址,对于研究先人聚落文明有重要价值。
遗址坐落于赤峰市红山区二道井子村北部的山坡上,面积约3万平方米。2009年4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达5200平方米。 遗址堆积深厚,平均深度达8米。在遗址上发现了环壕与城墙。环壕平面大体呈椭圆形,南北长约190、东西宽约140米。环壕剖面大体呈“V”字形,口宽约11.8、底宽0.2~0.5、深约6.05米。城墙位于环壕内侧,基宽9.6、存高6.2米。城墙内侧...
11月25日,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在三门峡调研时强调,要把灵宝黄帝铸鼎塬聚落遗址群当做一项民族工程、历史工程来保护好、开发好、建设好。 灵宝铸鼎塬聚落遗址群包括北阳平、西坡、东常、轩辕台等50多处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址,总面积4.36平方公里,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被国家文物局、国家发改委列入“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处重点大遗址保护专项,并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
发掘区全景 玉架山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临平街道小林村五组(丰禾村)北侧,西距良渚遗址群20余公里,现已归属余杭经济开发区,面积近25000平方米。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自2008年10月20日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余杭区博物馆联合对玉架山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7600平方米。发现了良渚文化中晚期环壕聚落遗址,环壕内主要有大型堆筑土台、“砂土层”、墓葬、居住址和...
近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衡水市文物管理处、景县文保所联合对景县青兰乡西周庄古代聚落遗址进行了考古试掘,出土了一批战汉、商周时期文化遗存,并首次发现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此次试掘确认该遗址为4000年前一处新石器时期聚落遗址,把衡水市发现人类活动遗迹的年代提前了500多年。 遗址位于西周庄村西南约150米处,整个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遗址东部有一个深约6-8米的取土坑,坑的西壁、南壁、北壁及坑底可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