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老卫城是目前湘西保存较好,面积最大的土城之一,依地势走向筑土墙,图片显示了城墙的堆筑层。 供图/湘西自治州文物局 7月26日,记者从湘西自治州文物局获悉,老卫城遗址调查勘探和考古试掘工作顺利结束,转入室内资料整理阶段。通过此次考古挖掘,初步判断老卫城始建于南宋时期,同时也揭开了湘西“卫所”制度研究的序幕。作为目前保存较好,面积最大的土城之一,老卫城城区面积甚至比老司城还大。 “老司城是土著居民...
2015年7月4日,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携手贵州遵义海龙屯和湖北唐崖土司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有人问我,什么是文化遗产?或者说,文化又到底是什么?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以载道,千变万化。我想,文化...
一座800年的土司王城,曾深埋在湘西大山深处,辉煌的宫殿遗址,见证了它的盛世繁华,诉说了它的神秘……这座城,叫老司城。不久前,老司城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国人的骄傲。7月8日,本报记者从吉首专程赶赴花垣县,追踪采访全程参与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我州考古专家龙京沙,追忆老司城遗址历经的三次重大考古发掘,将这个昔日王朝神秘的面纱徐徐揭开…… 1987年考古发掘:老司城84座土司墓被盗, 8...
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联合申报的“土司遗址”通过审议和表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湖南实现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随着成功申遗,老司城遗址,这座有着800年辉煌历史的土司王城,这颗深藏在湖南西北群山中的“明珠”,将焕发出新的光彩,向世人展示中国特有的土司文化遗存。 从一个“小山包”,变成世界文化遗产,其过程有...
北京时间2015年7月4日下午4时,老司城遗址等土司文化遗产在德国波恩会议上,成功通过了申遗。这是我们土司学界所期待发生重大文化事件,它标志着一条土司文化研究的国际通道被进一步拓宽,说明以前包括我们在内的各种努力没有白费。高兴之余,知道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将会更多。 湖南老司城遗址,所承载的是永顺土司文化。永顺土司文化作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经典,曾有过由辉煌走向暗淡的过去,最终变成了湖湘古代神秘文化的...
7月4日,湘西永顺老司城成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以遗址核心区为主体的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日前已进入尾声,预计今年9月将开园迎客,这是湖南首个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老司城遗址总面积25平方千米,城区面积25万平方米,地表上保留了体积庞大的城墙和建筑。老司城选择在一个偏僻贫瘠的山区,主要出于军事上的目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坚固的防御,环绕着城址,又有一系列险峻的军事关隘和防...
木头搭起的房子,石头砌成的台阶和护墙,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老司城仿若世外桃源。 7月4日,湘西永顺老司城成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以遗址核心区为主体的老司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日前已进入尾声,预计今年9月将开园迎客,这是湖南首个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老司城遗址总面积25平方千米,城区面积25万平方米,地表上保留了体积庞大的城墙和建筑。老司城选择在一个偏僻贫瘠的山区,主要出...
“申遗成功后的永顺老司城遗址,将成为湘西乃至湖南文化遗产的龙头,极大地带动和促进湖南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7月5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局原副局长龙京沙在接受湖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湘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仅永顺老司城周围的文物点达280多处,与土司有关的城址、城堡就有10多处。同时,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是湖南最多的。龙京沙说,文物保护不应只是政...
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4时10分,从正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喜讯: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联合申报的“土司遗址”通过审议和表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中国第48个世界遗产。湖南实现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此次世界遗产大会,共收到38个申遗项目。会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介绍中国“土司遗址”后,菲律宾、日本、芬兰、德国等16个国家代表发...
令人震撼 叹为观止 ——部分专家学者对老司城遗址评价摘录 深山之中的老司城遗址,竟然有1961年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溪州铜柱,有2010年度全国考古惊世大发现!确实令人震撼。 ——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 励小捷 老司城遗址是永顺土司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文化中心。它的最大考古价值就是填补了土司考古学的空白,为研究国家制度、民族关系、...
4日,从德国波恩传来消息,正在当地举行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8个世界遗产项目。 中国土司制度始置于元朝,至清雍正改土归流结束,是中央政府管理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方式。中国现存101处与土司制度相关的遗存,主要类型包括土司城遗址、土司军事城址、土司官寨等。其中,永顺老司...
4月22日,永顺县,老司城遗址博物馆临时陈列首次亮相,专家正在查看“溪州铜柱”。图/潇湘晨报记者 陈韵骄 公元939年,永顺土司王彭士愁率一万兵马,大战南楚王马希范,无奈兵败。千年之后,征战之地硝烟散去,唯留重达2500公斤的“溪州铜柱”,讲述着当年战场的风云变幻。 4月22日,“溪州铜柱”出现在永顺老司城遗址博物馆临时陈列,与遗址出土的多件文物一起,向“土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与会...
连日来,在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遗址博物馆建设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焊接钢筋,铺设模板,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加快博物馆a、b两栋主体工程建设。该博物馆建设总投资约3200万元,建筑总面积5788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力争11月底完成主体工程,预计明年6月投入运行。 老司城遗址2013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列为2015年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申报项目。为了加快老司城遗址申遗工作,近年来,该...
基本信息: 作者: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自治州文物局,永顺县文物局 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3-01 版次:1 开本:16开 包装:精装 印刷时间:2014-03-01 印次:1 正文语言:中文 用纸:胶版纸 ISBN:9787030398611 内容简介: 公元十至十...
日前,中国土司遗产正式向世界遗产中心提交申遗文本——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联合代表中国土司遗产作为中国2015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永顺老司城遗址是国内规模最大土司王城,如果明年申遗成功,将成为我省首项世界文化遗产。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这是清朝贡生彭施铎在《竹枝词》中对湖南永顺老司城繁荣景象的深动描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