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6月11日是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日。记者从江门市文化部门了解到,当日江门将召开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研讨会。据悉,本次研讨会是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首次召开的海丝文化遗产立法保护学术会议,研讨会的论文征集工作近日正式开展。 江门于2014年启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申报。据悉,相关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海丝申遗点的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已基本完成;海丝博物馆已经进入布...
记者27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该局将组织指导县级文物部门准确梳理本行政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的具体情况,确定每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管理直接责任单位,上半年之前报当地政府向社会公布。这将缓解甘肃逾七成不可移动文物长期处于“无人管”的保护困境。 据统计,甘肃16985处不可移动文物中,目前仅有181处设立了专管机构,占比1%多一点,加上有使用人、管理人的也不足30%,剩余文物处于无人管的“真空状...
十八梯、湖广会馆、东水门……这些都是重庆历史文化的展示窗口。如何让历史建筑得到全面保护和有机更新,是正在召开的重庆市“两会”上政协委员们关注的话题,他们建议,从法规体系上为历史建筑提供保障。 位于西南一隅的山水之城重庆地域环境独特,历史遗存类型丰富。“重庆拥有1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74个中国传统村落、5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8处优秀历史建筑、7个国家级风景名...
2007年4月28日,经过6年时间的施工,中国唯一一座清代徽州古建筑艺术博物馆--“清园”,在黄山市徽州区正式向游人开放。 12月21日,记者从安徽省黄山市官方获悉:为使徽州古建筑保护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法律依据,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于20日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的决议。条例将于2018年1月18日起实施。 徽州古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是珍贵...
日前,《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由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审查批准,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举为保护、传承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法治保障。 该《条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机构及责任、协调机制、部门配合作了相应规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作。 《条例》在注重培养代表性传承人的基础上,还注重加强对非遗保护后续力量的培养,鼓励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
11月14日上午,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海平一行赴海宁长安镇,就《嘉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进行立法调研。 市人大调研组实地考察了上塘河、崇长港大运河遗产及长安闸遗产展示馆,详细调查了长安三闸、老坝的考古挖掘和保护情况,了解了运河沿岸的老街风貌,并在其后召开了专题会议,听取对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对《嘉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进行了探讨研究,就...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朝廷批准了宰相的一项建议,使来自各地的立法意见书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成立修敕所,启动立法程序。图为宋神宗画像。(资料图片/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0月26日《南方周末》) 熙宁变法期间推行的“市易法”,便是草泽布衣魏继宗上书献策的。 历史上,立法最为繁密的时代,可能是儒学复兴的宋朝,而不是法家主义的秦朝。梁启超曾感慨地说:“宋代法典之多,实前古...
立法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生命力。从全国范围看,各地把地方立法特色作为评价立法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并出现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地方性法规。 填补立法空白 江苏省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蕴藏丰厚。目前,镇江已被官方机构公布的国家级、省级、市级、辖市(区)级的非遗名录分别为1项、8项、37项、88项和200余项。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招不来、留不住、传不下去”是非...
为了更好地推进《淮安市周恩来纪念地保护条例(草案)》修改完善工作,11月1日,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法制委主任委员许步健带领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教科文卫委和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城管局、住建局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以及部分立法咨询顾问分别来到淮安区和清江浦区开展调研,实地察看周恩来纪念馆、故居和童年读书处保护管理工作及周边环境状况,并与两区区委、人大负责同志以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进行座谈,就《条例》草...
矿产资源属于自然资源,其归属权属于国家,这是宪法和物权法都已明确规定的,那么陨石作为一种特殊矿产也理应归国家所有。 “朋友在云南刚捡到的陨石,看看能值多少钱。” “真正的香格里拉陨石,各位懂行的买家速来围观。” …… 10月4日,云南省迪庆州发生一次火流星空爆,有目击者称,看到了疑似陨石坠落的画面。随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各路“猎星人”都涌入当地寻找陨石,“找到陨石”的消息也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各级人大、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文物立法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框架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制修订了100余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国文物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地方文物保护综合性立法取得新进展 河北、黑龙江、上海、江西、河南、广西、贵州、陕西等省区市对省级文物保护地方法规进行了制修订,其中,《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广西壮族自...
10月13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发布关于举行新《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草案)》听证会的公告,决定于2017年10月31日举行新《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草案)》听证会。 公布的听证代表名额共21人。其中:大研古城原住居民代表5人,根据丽江大研古城内从事经营活动经营户的报名顺序产生。听证旁听人名额为5人。从报名参加听证人而未被选取的人员中按报名时间顺序产生。古城区相关职能部门代表...
黄冈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遗址范围广、数量多、价值大,影响深远,亟待保护。9月底,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批准了《黄冈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 据悉,黄冈市目前有近现代红色文化遗存792处,其中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子项3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43处和370处,尚未核准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05处。根据点多面广的特点,《条例》将...
《西安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日前出台。 《条例》于2017年8月30日经西安市第16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次会议通过,于9月29日经陕西省第12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7次会议批准,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56条7章,包括总则、文物保护单位、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考古勘探与发现、利用与社会参与、法律责任和附则。 《条例》是西安市...
新华社西安9月29日电(记者许祖华)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29日批准了《西安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条例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禁止设置户外广告设施,修建人造景点和其他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工程。 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为了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西安市在条例中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的非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