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泸州市2010—201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镇风貌整治工作方案》精神,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着力提升龙脑桥整体形象, 2010年12月22至24日,泸县文物局对龙脑桥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龙脑桥面貌焕然一新。这次活动由泸县文物局牵头,龙脑桥文物管理所的员工以及龙脑桥周边的居民全民出动,对龙脑桥沿途乱扔乱倒、乱搭乱建的现象进行了集中治理,扫除了道旁的...
2010年11月10日,四川省文物鉴定专家李昭和、周科华、苏欣、孙智彬等一行来到泸县,对泸县新增宋代石刻文物进行鉴定。经过专家们认真细致的察看,泸县213件宋代石刻鉴定为国家珍贵文物,至此,泸县国家珍贵文物近500件,上级文物数量居四川市县前茅。近年来,由于泸县频频暴发山洪,造成山体滑坡、盗墓者破坏、基础设施建设等原因,在泸县19个乡镇的村坝、田野、荒山、水渠坝、各类建筑基座等地方调查又发现一大批...
10月14日,四川省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鞠丽到泸县调研文物保护工作,对泸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鞠丽一行在泸县县委副书记龚百川、副县长左新的陪同下,来到泸县宋代石刻陈列室,饶有兴趣地听取了讲解员的解说,不时询问泸县文物保护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参观完后,鞠丽认为,泸县的宋代石刻精美绝伦,在全市很有影响。当前一定要高标准的规划好石刻博物馆的建设,保护好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
9月3日,四川省泸州市文化局局长王一平、机关党委书记兰自力、市文管所所长冯健到泸县就建设泸县石刻博物馆问题进行了调研。会上,泸县文物局负责人就博物馆建设项目名称、选址规划、前期开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现有馆藏和上级文物数量以及文物征集等相关情况作了详细汇报。据介绍,泸县是全国著名的龙文化之乡,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县宋墓、龙脑桥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雨坛龙舞。拥有93个(137处)国家、省、市...
7月14日,又一批从全县各地征集回来的精美石刻在泸县博物馆入库,泸县的文物征集工作取得喜人成绩。此次征集的文物共32件,有青龙、白虎、花卉、武士,侍从等类别。这些石刻雕刻精美、构图独特,对研究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俗有重要价值。其中一件长2米的宋代浅浮雕瘦身长龙在石刻中极为少见,该龙雕刻细腻、生动,反映了宋代以瘦长、飘逸为美的审美观点。随着泸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村级公路、村民房屋建设的加快,...
5月22日,四川省泸县文物局、泸县书法家协会在龙脑桥举行了一场名为“龙桥之魂”的夏日采风活动书法艺术家们参观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脑桥。气势磅礴的龙桥和技艺精湛的雕刻艺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不时用相机、摄相机记录下龙桥上的雕刻风格、图案花纹等古老艺术。座谈会上,泸县文物局的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了该县文物工作现状。随后,县书法家协会会员以龙脑桥为题材,现场挥毫泼墨,用行书、草书、隶书、篆书...
2010年5月18日,是第34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促进社会和谐”。 泸县文物局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开展一系列的“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在泸县福集搭建宣传台,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在泸州市博物馆推出“三普龙桥成果展”的宣传挂图,营造隆重的宣传氛围。 泸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影响广泛,其中仅以宋代石刻为代表的珍贵文物就有...
2010年4月29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陈世松、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映发教授、泸州赵永康老师赴泸州市泸县调研当地客家文化。陈世松教授等一行到泸县福集镇沙土村陈家湾、方洞镇石碑坊村调研客家文化泸县的发展情况,并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泸县博物馆。赞扬泸县文物局对宗祠文化的保护和正确引导的前瞻性,并主张在全川推广这一工作经验。对雕刻精美的宋代石刻赞叹不已。并表示将把泸县客家文化和宋代石刻作为课题深入研究。(四...
为认真贯彻温家宝总理关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依法行政进程,近日,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14届人民政府第37次常务会专门安排泸县文物局负责人陈凤贵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作专题讲座。据了解,这是泸县人民政府开展会前讲法的第一课,也是泸县人民政府领导首次就文物保护工作举行的专题讲座。 会上,主讲人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由来及时代背景、主要特点和内容、执行过程中的思路...
2009年1月11日,四川省泸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龙桥摄影展在县城人民广场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也为正在召开的泸县“人代会”和政协会献上了一份厚礼。 上午十时许,中共泸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肖荣华,县人民政府县长朱华等县四套班子领导,四川省文物管理局文保处处长朱小南,泸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冯健等,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展览。正在出席县人代会、县政协会的人大代表和政...
被列入2002年全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泸县宋墓石刻日前再次爆出消息:主持国家文化部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四川南部南宋墓葬群石刻艺术研究”项目的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春新教授日前发表论文宣称,在泸县青龙镇3号宋墓石刻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火箭兵”形象。如果这一发现得到证实,中国火兵器实物形象的记载将提前20...
一场暴雨冲刷,泸县8座古代石墓暴露地面。昨(23)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透露,其中1座古墓是泸州发现的迄今规模最大的明代石墓。 7月8日,一场暴雨袭击了泸县方洞镇薛湾村大竹山。第二天暴雨过后,山上赫然出现8座古代石墓。7月18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到泸县进行抢救性发掘。据专家介绍,古墓群为明代墓葬,最大的墓室面积约为10平方米,是泸州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面积的明代墓葬。由于古墓群分布在一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