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17日,备受泸州人期待的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泸县屈氏庄园博物馆终于揭开面纱,正式对外开馆,这将成为泸州新的城市文化名片。市民可免费参观。 据悉,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位于风景优美的温泉度假区内,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展陈面积5000平方米。展馆分四层,一楼为主展区,二楼为龙桥文化、龙舞展区,负一楼为临展区和4D影院,负二楼为库房。博物馆内部空间划分为公共活动区、公共服务区、展陈...
2016年12月6日,泸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接到群众电话举报,称泸县县城内省级文物保护位——惠济桥正在进行施工,有涉嫌破坏文物的行为。执法人员接到举报,立即联系文物局,共同赶往现场开展执法行动。 经了解,系泸县城管局在未经省文物保护部门允许的情况下,正在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惠济桥本体上进行施工,打孔欲安装彩灯。执法人员立即联系泸县城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了解情况,告知泸县城管局惠济...
近日,在泸县玄滩镇刁河村刁氏祠堂内发现了《泸州叶主示喻选举族长条规》,里面涉及了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关于宗族管理的方方面面,更是点明了族长选拔条件等情况,族长作为一个家族德高望重的人,不仅引领着全族人们前行,对当代的好家风建设极具重要意义。 首次发现 还原清移民背景 每个家族都有家族的故事,从早时期开始薪火相传,拥有族权的族长处理婚丧喜庆、家庭纠纷、宗祠祭祀等事务,在整个家族中起到了承上...
9月5日,中国文联副主席徐沛东一行在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鞠丽、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任晓波、文联主席虞潜以及泸县县委宣传部领导同下,先后参观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县龙脑桥、屈氏庄园、宋墓石刻、洞滨亭石刻博物馆、国窖广场和泸州城市建设规划馆,徐沛东先生高度赞扬了泸县龙文化和泸州酒文化的建设和打造。 同时,徐沛东对泸县文化的发展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徐沛东说:“泸县是一个极具文化底...
近日,四川博物院文保中心泸县宋代石刻保护工作站在泸县正式挂牌成立。 该工作站是泸县文物局与四川博物院文保中心共建合作机构,专门从事石刻的保护和研究。四川博物院文保中心对泸县石质类文物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工作站的成立,不仅使泸县现有珍贵石刻得到有效的保护,对于四川地区其它石质文物的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四川省博物院文保中心已完成《泸县文物局馆藏书画文物抢救性保护修复方案》、《泸...
11月7日,国家文物局科技保护专业技术人员胡向辉总工程师在泸县文物局相关负责人陪同下到奇峰镇罗盘嘴墓群进行实地调研。 在听取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和实地考察后,胡向辉对奇峰镇在文物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罗盘嘴墓群是宋墓群的代表,价值高、影响大,要在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其保护的支持力度。要求要继续做好罗盘嘴墓群的保护工作,就要秉承正确的保护理念,切实保护好罗盘嘴...
4月25日,泸县县长谭光军一行,在文体广电局局长游书勇的陪同下,赴位于泸县方洞镇石牌坊村的屈氏庄园调研。来到屈氏庄园,在文物局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谭光军一行了解了屈氏庄园的部署和设施。对庄园内的建筑风格很感兴趣,但对庄园内已被损毁和盗走的建筑构件感到痛惜。对此,谭光军对屈氏庄园即将进行的保护措施和计划作出了指导,希望能尽快争取到资金对屈氏庄园进行修复和打造,使屈氏庄园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利用。(泸县...
2013年3月13日,四川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县龙脑桥保护维修及附属工程进行竣工验收。经现场检查,工程资料查验,并听取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介绍情况汇报后,专家组经充分讨论,一致认为:龙脑桥保护维修工程符合文物保护原则,满足设计要求,保护维修的总体效果良好,达到了文物保护的预期目标;工程最大限度的使用了原残存构件,并按原材质、原工艺,原形制的要求补配缺...
记者从四川有关部门获悉,作为“中国龙文化之乡”和全国100个“千年古县”之一,四川泸县有2100多年的历史。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泸县境内至今尚存明清时期的各式精妙绝伦的龙桥170座,其中的典型龙脑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桥梁雕刻艺术上的第一桥”,与赵州桥、卢沟桥并列为中国古代桥梁三绝,是中国最大的古代龙雕石...
四川泸县遭受50一遇的洪灾袭击,位于泸州市泸县福集镇龙华村7组的全国重点文物龙脑桥经受住洪灾考验。图为安然无恙的明代龙脑桥。安源摄 文物局职工排除龙脑桥杂物。卢俊林摄 据了解,龙脑桥建于明洪武年间,此桥为石质平板梁桥,呈南至北走向,北偏西18度,跨于九曲河上,用30块长3.6米,宽0.95米,厚0.6米的 石块铺成桥面。桥长54米,宽1.9米,高5米,12墩13孔。中间八个桥墩...
四川泸县遭受50一遇的洪灾袭击,位于泸州市泸县福集镇龙华村7组的全国重点文物龙脑桥经受住洪灾考验。图为安然无恙的明代龙脑桥。安源摄 文物局职工排除龙脑桥杂物。卢俊林摄 据了解,龙脑桥建于明洪武年间,此桥为石质平板梁桥,呈南至北走向,北偏西18度,跨于九曲河上,用30块长3.6米,宽0.95米,厚0.6米的石块铺成桥面。桥长54米,宽1.9米,高5米,12墩13孔。中间八个桥墩分...
2012年7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泸县惠济桥等七处文物名列其中。至此,泸县省级文物单位增加到12处,泸县文物单位总数达到94处。川府函[2012]149号文件,公布了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484处。其中,泸县有东林观遗址、酒窖池(包括自然香窖池、泸汉老窖窖池、富源窖池、禧事达窖池、老池窖池、名豪窖池)、洞子山墓群、惠济桥、延福寺石刻、尹氏宗祠、奇峰...
7月11日,成都市博物院古建研究所副所长汤诗伟,率领该所和西南交大有关技术人员,来到泸县圆通寺开展勘查工作。这标志着圆通寺全面维修方案的制作工作正式展开。汤诗伟一行近20 人,是受泸县文物局和喻寺镇政府的邀请,专程勘察制作圆通寺维修方案而来的技术人员,计划将在圆通寺工作10余天。他们将详细测绘、调查,为制作全面的圆通寺维修方案做准备。泸县文物局、泸县民宗办和喻寺镇政府有关领导,对此次维修勘察工作高...
2012年5月11日,泸县文物局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处于世界变革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的主题到毗卢镇荞子坡村提前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把文物知识送到了乡镇。 此次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宣传台、大型歌舞表演,龙桥摄影展、现场讲解文物知识、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喜迎第36个“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据了解,为了让更多偏远乡镇的群众了解文物知识,文物局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国际博物馆日》、《...
记者从四川泸县获悉,四川泸县宋代石刻艺术博物馆建设专家论证会在泸县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赵川荣出席专家论证会。 据悉,原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孟宪民、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教授叶茂盛林,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教授高大伦,三星堆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肖先进等10名专家在考察了泸县宋墓石刻、泸县龙桥以及泸县石刻艺术博物馆选址后,一致通过了泸县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建设方案。 据了解,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