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皿方罍 导读:纽约时间2014年3月19日,中国湖南收藏家群体向佳士得正式提出联合洽购皿方罍,佳士得经过与皿方罍委托人的积极沟通,于2014年3月20日促成买卖双方圆满达成协议。皿方罍终将“身首合一,完罍归湘”。有专家认为通过私恰方式实现皿方罍的成功回流为以后更多的文物回国成功开启了一个先例。 国内拍卖行私洽,巧妙规避拍卖法 针对皿方罍私洽回流的方式,艺术市场研究专家龚继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
大英博物馆展出中国明代古董,图为展览中一个漆盘 皿方罍——万罍之王,纽约佳士得原定于3月20日11时拍卖的1888号拍品“皿天全方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曾被洛克菲勒收藏原定1000万美元起拍,后经私人洽购成交”(器身)已撤拍,3月20日上午,纽约佳士得发布消息称私下洽购于19日顺利完成。随后,湖南省博物馆也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正式声明证实,国之重器“皿天全方罍”即将回归湖南,将由湖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回流文物 艺术资本市场的爱国主义 ———管窥文物回流 赵成清,艺术学理论博士,2014剑桥大学艺术史系访问学者。 文物承载着民族的文明 在讨论文物回流之前,首先有必要对“文物”的概念进行阐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文物意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文物显然具备一些关键性的特征,主要包括“历史的”“艺术的”“教育的”“民族...
从海外回流的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在2013年香港苏富比大拍中以1亿多港元成交。 《安素轩石刻》中的《功甫帖》拓本(黑底)与《功甫帖》钩摹本(白底)的对比图 “圆明园兽首”中的马首铜像曾拍出惊人的6910万港元。 2013年秋,著名藏家刘益谦以5000多万元从海外竞得苏轼《功甫帖》。民间藏家力促“国宝”回流所赢得的掌声尚未散去,上海博物馆3位研究员发声,质疑这件书帖为伪作,...
2013年秋,著名藏家刘益谦以5000多万元从海外竞得苏轼《功甫帖》。民间藏家力促“国宝”回流所赢得的掌声尚未散去,上海博物馆3位研究员发声,质疑这件书帖为伪作,是晚清时期以“双钩廓墨”手法炮制的劣品。 目前,真伪之争仍在持续发酵。《功甫帖》事件引发了大众对学术与市场的互动,海外文物回流等话题的讨论。 《功甫帖》事件如何发展? 刘益谦出手竞拍之时,苏轼《功甫帖》被认为是海内名帖、...
博览会展出的回流文物"盂爵"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曹晓娟)近代以来,我国文物大量流失海外,文物流失是中华民族的伤痛。近些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繁荣发展,文物出现了回流态势,这是我们民族的一大进步,但是回流过程却是及其漫长的。通过"功甫贴"的回归案例,在文物与艺术品行业内,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过高的艺术品负税阻碍海外文物回流"的观点,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策上的转变,这是一个需要商...
纽约时间9月19日以820多万美元成交的苏轼《功甫帖》,是由我国著名藏家刘益谦先生最终竞得。这件国宝正是在中秋月圆之夜回归了国人手中!然而刘益谦先生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我国高额的关税会使这件本来就价格高昂的艺术品平添不少成本,于是《公甫贴》的归家之路仍然显得颤颤巍巍。 2012年,国内艺术品进出口关税曾从12%降至6%,暂行一年后,复加上17%的增值税,总税率陡然高企,30%左右的税率的确让藏家和...
头版刊发报道《苏轼<功甫帖>经“拍卖”回国》,提及近日现身纽约某拍卖会的苏轼《功甫帖》虽为中国内地收藏家刘益谦所购买的流散海外中国文物,但高额的入境税费注定了它的回归路不好走。这一情况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近20年来,拍卖已然成为流散海外中国文物回流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拍卖回流的流散海外中国文物超过10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有30多件;但是因为关...
9月22日文汇报头版刊发报道《苏轼<功甫帖>经“拍卖”回国》,提及近日现身纽约某拍卖会的苏轼《功甫帖》虽为中国内地收藏家刘益谦所购买的流散海外中国文物,但高额的入境税费注定了它的回归路不好走。这一情况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近20年来,拍卖已然成为流散海外中国文物回流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拍卖回流的流散海外中国文物超过10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有30...
12世纪帕拉风格《弥勒菩萨》,高13.3厘米。明代狮吼观音,高135厘米。佛像审美价值 具有全球性 说起与佛像艺术品的因缘,郑华星喜欢由远及近谈论他的收藏路径。 从小就热爱文学、历史的郑华星,在事业上功成名就后便开始“转型”,将人生的重心落在了艺术品收藏上。他迈出的第一步,是进军当时在家具市场上还籍籍无名的金丝楠木。很快,独具慧眼的他就等来了金丝楠木的春天。如今,他所...
90多岁的谢辰生先生在堆满文物资料的简陋环境中侃侃而谈。前不久老人摔了一跤,行动不便。 与“限制出境”相对应的则是“文物回流”,对于中国当下的“文物回流”,91岁的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却并不乐观。谢辰生1949年前即跟随郑振铎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建国之初,他起草的新中国第一批文物法令就是禁止文物输出。上周他与《东方早报&...
北京时间3月21日凌晨,8件与“西安事变”有关的珍贵史料文件在美国纽约邦瀚斯拍卖行开拍,总成交价逾270万美元。其中1件名为“中国共产党手书”的史料以36万美元被陕西省文物总店拍得。 西安事变纪念馆研究室专家何江亚2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这些史料属历史见证、意义重大,“中国共产党手书”是内地学者闻所未闻的珍贵史料。其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