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新区丁岗镇的孙氏后人在整理孙氏宗祠时,在祠堂里发现了一块清朝乾隆年间的古碑,上面记录着孙氏一族的田产和家族训示等内容。 上月底,丁岗孙氏宗祠在被清理时,有人在里面发现了一块古碑。这块古碑高1.8米,宽90厘米,厚18厘米,由于一直埋藏于地下,基本没有破损,保存得十分完好,上面的碑文也没有磨损,字迹十分清晰。这块古碑的发现还有一段故事:当时孙氏后人正在清理祠堂里的垃圾和杂物,一位孙氏老者在一...
王家训作品 中国传统绘画特别重视画家主观情思的表达,强调画家内在人品修养、文化涵养,精神情感的重要性。画家在塑造艺术形象时,不仅追求客观对象形神之兼备,更需要表现水墨所洋溢出的写意性抒情,让自己的艺术作品折射出一种哲思的光芒,追求一种自我情感的升华,一种民族精神的延续。文化、哲学及艺术修养是中国人物画家所必须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悟,用灵活多变的笔法去“抒写胸臆”,表心源、...
中国绘画的传统渊源流长,历数千年而不变。而且,这种传统的深刻与持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容和形式经过不断的融汇、锤炼、积淀,形成一种传统的伟力,愈益鲜明、精纯而独到。以至许多方面均难乎为继,而令创新者束手徘徊。透过这些表象,我们可以看出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绘画已形成的独特审美符号,领略到中国绘画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但是,如何拓展传统人物画的造型和笔墨,以做到适应时代,成为当代画家们的一个...
周公的《诫伯禽书》 【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氏号为周,爵位为公。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因谥号为文,又称为周文公。周成王之叔,因成王即位时年少,便辅政成王。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 【故事】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他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
“自在精琢”的精神。这种弥漫着深深人文关怀的“自在精琢”溢满画面,整幅作品因而覆盖着令人欣然的快意。这种快意相当朴素、清澈,却又让观众动容。 “自在精琢”,这是贯穿于王家训作品始终的深刻意蕴,并由此触动人心。按他的说法,那便是“中国画要强调‘情’与‘意’”,不寄于“情”,画便呆滞;不求“意”,画则空泛。在王家训的作品中,“情”与“意”结合的“自在精琢”则是尽展国画传统的精妙,融入了难以言传的情感...
王家训的人物画创作题材十分丰富,有高人逸士、有仕女孩童,又有重彩工笔、人物写生。无论哪种类型的题材,王家训都能以独特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他画中的人物,在相貌、服饰及背景环境上也不追求形似,他注重以画意和气韵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王家训擅以古人为题,却使画面颇具新意。他注重对人物风韵仪姿和精神状态的表现,他笔下的女子干净单薄,宽额头、翘鼻梁、小嘴唇、细眉细眼,再配上俏丽的发髻,...
每到春节时,省城反而安静下来,我看着院子里的植被倒有一种处在深山闲读书的感觉,偶尔的鸟鸣更显节日的寂静孤怜……一个出游的念头油然而生,最喜是藏区。 翌日晨7点40分,便由杭州萧山飞往兰州中川机场,飞机晚点,于中午12点多才到达。在一家有点贵气的清真大酒店吃了手抓羊肉后就在朋友的陪同下上了高速,直往甘南合作地区。四个多小时后到达合作,因春节期间城里无一家商店开业,转了一圈决定直插玛曲。 我们的越...
王家训的人物画有一种引人回忆的内涵,它表现的是一种穿越时空的记忆空间。透过它的抒情性、叙事性和神秘感,我们可以发现打动他的东西,同时我们又为这同一种东西所打动。 说到中国画,总免不了要涉及到传承与创新的老话题。王家训曾师法任伯年和陈老莲,这体现了他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发展的某种脉络。但他深悟“师古而不泥古”之道,他的人物画作品充满古意,同时又透出现代气息,传承与创新得到了和谐的统一。王家训的传承体现...
资料图 中国人物画自明清时期一蹶不振,直至清末民初任伯年力挽狂澜才出现生机。后经徐悲鸿、蒋兆和等人倡导中西结合,引进西画造型,提倡写生,创建新体,打开了新局面。但是,如何使中国人物画接续民族传统本源,发挥笔墨语言特别是线条造型的魅力,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气派,当代的艺术家们都在苦苦探索,从不同的侧面试图有所突破。 王家训正是他们其中颇为耀眼的一员。他是一位师古求新、善于思考、勤于深入探...
资料整理:杜海义 传统文化精神: 刘丽芳:王家训继承了中国人物画传统,他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生动传神,尤其在对仕女画的深入开掘上颇有建树。画家用笔以骨法立其形质,着墨以气韵分其阴阳,将美丽的女子和儒雅的高士刻画得淋漓尽致,充满了浓郁的书卷气。他刻画的仕女形象小巧玲珑、温婉可人,洋溢着东方女子特有的娴静气质。而他笔下的高士则仙风道骨、气象不凡,举手投足间散发着闲情雅致。在塑造这些人物时,古人身上...
陶母退鱼 《颜氏家训》 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家训历史悠久,《尚书·无逸》是周公还政于成王之后对他所进行的告诫,已初步具有家庭教育的性质。如果将它算作家训文献,那么家庭教育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至魏晋南北朝,家庭教育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而《颜氏家训》的出现则是一个标志性的成果。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成熟的家庭教育文献,宋人陈...
博施济众、扶危济困、热心公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的许多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民间士绅、百姓都是这种观念的倡导、力行者。中国传统家训中就有极为丰富的公益教化内容。 古代的思想家们无不强调仁与爱的统一。仁爱的根本要求是爱人、助人、利人。这一传统在家训文化中可以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阐释和发挥。 首先,家训作者都把尽自家财力、物力资助贫苦族党乡人视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许汝霖的《...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尉露)中国嘉德2013春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于5月10日晚在北京举行,众多拍品受到藏家追捧,经过5个半小时的紧张拍卖,总成交价超过8700万元人民币。 其中备受关注的曾国藩手书家训首次现身拍场,起拍价仅为10万元的此件拍品,经过近20余次激烈竞价后,以估价20余倍的价格230万元成交。与曾氏家训一同出现的,还有曾国藩写给曾国荃的130页家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