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灵水村举人刘懋恒宅,门外的石墙上写着“过往行人,危房远离”的标语。 5月22日中午,90多岁的杨文忠坐在大院门槛上,倚着门边的雕花石鼓,低头打盹。门前的道路空无一人。 原标题:京郊古村落:在危机四伏中求生 他的身后,是北京市房山区水峪村的杨家大院。这处四进四合院是杨玉堂父子靠经营八座煤窑发家后建的,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被视为村里最具代表性的古宅。根据记载,杨家大院按阴阳五行设计,宅院共四...
前晚,福州市文儒坊42号又发生了坍塌,这已经是这个月里的第二次了,很难想像这栋老房是明代抗倭名将张经的故居,屋里还挂着福州市人民政府所立的“福州市名人故居”的牌子。 据了解,故居修复工作于2012年就启动,工程队招标到位,图纸方案也设计完成,却迟迟不能开工。 一些板屋倾斜 用木板支撑着 50多岁的谢女士住在这里,追溯谢女士祖上住在这处故居的时间已有200多年。 走进...
中厅开裂的墙体 正堂支撑房梁的砖柱已经开裂 围墙不复存在 承重木梁断裂 门楼瓦片残缺 “几年不见,学堂怎么变成这样了?”三亚市文物保护工作者何擎国看着三姓义学堂堆满建筑砂石的中庭痛心说道。今天上午,记者跟随何擎国来到崖州古城起元村走访,发现当地村民为盖新房,将建筑材料堆在义学堂内,人为破坏加上年久失修,让这所拥有129年历史的三亚市文物保护单位面临坍塌危险。 2006...
文公祠内破败景象。 近日,市民吴先生向记者反映,位于市区广陵路的市级文保单位文公祠破损严重,“作为文保单位,非但没有被保护,其破损的形象也有损城市形象,令人痛心。” 曾用作工厂 撤退后只留破败景象 从广陵路111号附近一个不起眼的巷子进去,记者很快就找到了文公祠,门口还挂着“市级文保单位”的牌子。在大门上方、大门两侧还挂着几个名称不同的工厂厂名牌子,但里面已不见工人,...
南京市鼓楼区有个诸葛武侯驻马庵,是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近日有市民反映,这个文物建筑因为破旧不堪频频漏雨,面临倒塌。对于此事,产权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方面表示数次想修整,但因为难题无法破解而拖延至今。 老庙破败不堪摇摇欲坠 昨日上午10点,鼓楼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职工宿舍区后面,几栋老房子出现在记者眼前,老房屋的瓦片屋顶已经破败不堪,上面铺设着一些塑料布用来防水。老房屋的周围,都是整洁的居民...
温州明代古建筑遇贼6个虎爪青石柱础遭窃成危房温州明代古建筑遇贼6个虎爪青石柱础遭窃成危房 前天中午,随着一声惊呼,瓯海区泽雅镇戈恬村像炸开了锅,根据该村的相关记载,该村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金氏宗祠”内6根柱子底下的“虎爪青石柱础”居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砖块和木头。坐落在泽雅镇戈恬村的“金氏宗祠”,是一座年代悠久的古建筑。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该祠堂时,大门紧闭,其中边上一扇木门已经挂上了...
图①:大汖村全貌。图②:时有游客至此。图③:艺术工作者来此写生。图④:墙上的照片里还有当年留守的18位老人。图⑤:开车来的游客渐多,村里开始收取垃圾清理费。 汖(pn),目前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已经消失的字眼,在《康熙字典》里能查到。有记载说“山清水秀之处”为汖,大汖村是否因此得名不得而知。大汖,穿越千年历史而来,满载岁月的斑驳面孔面对现代经济、文明时,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消失?保护?开发...
龙岗是深圳最大的客家聚居区,历史悠久,古建筑、古村落较多,而龙岗街道又是龙岗区内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较为集中的区域,除了拥有深圳最大的客家围屋——鹤湖新居外,文物普查显示,龙岗街道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共有55处,这些文物保护点淹没在周围的民居、厂房之间,保护环境令人担忧。 与此同时,龙岗街道也是龙岗区辖区内城市更新项目较多的街道,为了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点的保护,龙岗街道在全区率先成立了文化遗产办,...
据《华商报》报道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位于山东高密老家的旧居就成了热门景点,门槛几被游客踏破,成了不得不修的危房。然而,尽管当地政府一直想把这旧居纳入“一日游”的范畴,也主动提出愿意出资修缮,但莫言家人还是谢绝了。经过将近一周的紧张修葺,全新的莫言旧居日前重新对外开放,走的还是“免费开放、免费导游”的路线。 虽然这一个多月,在各个领域莫言已被...
小村精美古庙缺乏保护成危房 记者 乔显佳 济南长清区归德镇麒麟村有一座明清时期的关帝庙,迄今仍保存较好的壁画令业内人士称赞。记者12日采访获悉,目前古庙及其壁画的保护遇到难题。 这座关帝庙位于麒麟村村中,12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其四周都是民房,南面与村委相邻。古庙三开间,砖石结构,比普通民房稍大,在各地现存关庙中规模不小。令人眼前一亮的是,...
提起海关街,老烟台人都不会陌生,这条历经百年沧桑的老街巷见证了烟台开埠的历史。然而,一个多世纪过去,海关街上留下的许多老建筑已经破旧不堪 ,虽被列为“文物”,却让过往行人提心吊胆。昨天,家住海关街35号的原女士拨打96110反映,她家隔壁36号的楼房已多年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前些日楼顶烟囱外墙脱落,险些砸着行人。 原女士告诉记者,海关街36号原是一家银行的一个办公...
提起海关街,老烟台人都不会陌生,这条历经百年沧桑的老街巷见证了烟台开埠的历史。然而,一个多世纪过去,海关街上留下的许多老建筑已经破旧不堪 ,虽被列为“文物”,却让过往行人提心吊胆。昨天,家住海关街35号的原女士拨打96110反映,她家隔壁36号的楼房已多年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前些日 楼顶烟囱外墙脱落,险些砸着行人。 原女士告诉记者,海关街36号原是一家银行的一个办公网点...
提起海关街,老烟台人都不会陌生,这条历经百年沧桑的老街巷见证了烟台开埠的历史。然而,一个多世纪过去,海关街上留下的许多老建筑已经破旧不堪 ,虽被列为“文物”,却让过往行人提心吊胆。昨天,家住海关街35号的原女士拨打96110反映,她家隔壁36号的楼房已多年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前些日楼顶烟囱外墙脱落,险些砸着行人。 原女士告诉记者,海关街36号原是一家银行的一个办公网点,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