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核心提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问答神州》专访时回应“建福宫会所门”事件,称没有商业活动,建福宫花园现在不是由公司管理,是由我们的故宫博物院办公室来管理。 大修故宫 早在乾隆皇帝当政期间,据说定下了这样的规定:宫中的一切物件,哪怕是一寸草都不准丢失,为此,他特地拿了几根草放在宫中的案几上,叫人每天检查一次,少一根都不行,这叫做“寸草为标”。...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右二)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右三)观看展品。嘉宾为开幕式剪彩。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消息,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3月28日,《地上的天宫—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在日本富士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由日本富士美术馆、朝日新闻社主办,得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大力协助。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15个国家驻日使领馆的外交人员等6...
作为明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开幕大戏,“北京故宫博物院200特选展”将于2012年1月2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平成馆隆重开幕,展览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东京国立博物馆、朝日新闻社、NHK联合主办,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为后援单位。 为举办此次展览,中日双方相关部门精心策划筹备多年,从故宫180万件历代宫殿藏品中严格挑选了200件文物赴日展出。其中41件宋、元书画精品(其中39件是首...
2011年7月15日,“地上的天宫展”——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在日本札幌市北海道立近代美术馆隆重开幕,并由此拉开了日本巡回展的序幕。 这次展览来之不易。“3 11”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在给日本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为展览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东京富士美术馆、创价学会、札幌电视放送等的通力合作下,首展由东京...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国内收藏鼻烟壶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单位,大约收藏有各种鼻烟壶二三千件。据该院保管部工艺组副研究员夏更起先生介绍,鼻烟壶早期基本是按质地分类分散在器物部各个组内,直到1981年耿宝昌、李久芳和他被派去参加中国鼻烟壶协会的会议时,故宫才把鼻烟壶列为专项研究,因此国内对鼻烟壶的研究起步较晚。随后到1995年,由夏更起先生和其学生张荣主编的《故宫鼻烟壶选粹》一书出版发行,才正式将北京故宫收...
8月30日,承德市委书记杨汭、市长张古江率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保护项目工作考察团赴北京故宫博物院学习考察。考察团成员包括:承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韩福才、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阮树平、副市长贾玉英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水务局、财政局、住建局、文物局负责同志以及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保护项目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一行35人。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一同考察。考察团受到了故宫博物院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东北,华北之屏障顿失。1933年初岁,战争日炽,国难益深,榆关告急,平市垂危,为保障国家文物不因战火而遭受损失,故宫博物院经理事会商议协定,将精要文物迁地储藏。2月5日夜,第一批南运文物2118箱从神武门广场起运,此后,伴随着19557箱文物离开北平来到南京,守护国宝的故宫人也从此出发,随着国宝一路南迁、西迁、东迁及北归,经历了15年...
青铜之宝 酗亚方樽 亚方尊,高45.5cm,宽38cm,口径33.6×33.4cm,重21.5kg。尊方形,侈口,肩上四角各饰一象首,象首间夹饰兽头,颈、腹、足均饰八条棱脊。兽面纹和夔纹是其主体纹饰,以雷纹作地。口内侧铸铭文2行9字:亚(音酗)者(音司)以大子尊彞。铭文大意:亚族祭祀诸位王后和太子的宝器。尊是盛酒器,流行于商早期至春秋战国时期。方尊传世较少。传世的亚器有50件上下,器型...
陶瓷之宝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清康熙,高20.8cm,口径6.1cm,足径9.1cm。瓶直口,长颈,垂腹,圈足外撇。足外墙两侧各有一长方形穿孔,可穿系绳带。在容器上系带是对无梁、无系、无扳手的器物进行提拿的传统方法,拆卸容易而又非常实用,也可以使器物在摆放位置上固定,不致被损坏。明高廉《遵生八笺》中记载:“故官哥古瓶,下有二方眼者,为穿皮条,缚于几足,不令失损。&...
织绣之宝 沈子蕃缂丝《梅鹊图》 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为故宫织绣的代表作品。图轴纵104cm,宽36cm.中国古代缂丝被认为是丝织工艺中最为高贵的品种,古人以“一寸缂丝一寸金”言缂丝作品之珍贵。缂丝之高贵,首先因其耗费工时巨大,以万缕千丝成其工巧,“如妇人一衣,终岁方成”。其次,缂技易学难精,虽摹缂书画,并非简单的照葫芦画瓢,而需要纯熟的工艺技巧和...
钟表之宝 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 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为故宫钟表的代表作。高185cm,面宽102cm,侧宽70cm.此钟共有7套机械系统,分别控制走时、报时、景箱内的活动装置等,技术水准相当高。根据记录,从乾隆八年接旨着手设计到十四年完工,历时五年多。17世纪前,中国皇宫一直以铜壶滴漏计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着两个西洋自鸣钟叩开了中国宫廷的大门。
法帖之宝 西晋陆机的《平复帖》 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是故宫法帖的代表作品,也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名人墨迹,内容为陆机向朋友问候疾病的书札。《平复帖》本为清宫旧藏,嘉庆帝将其当作珍玩稀品赏给亲王,遂流出内府。民国期间,为恭亲王后人珍藏。1937年,为了给母亲治病筹措费用,恭亲王后人意欲出卖,几经转手落入英国。张伯驹以4万大洋购入,并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平复堂”。不料日寇大举侵华...
书画之宝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全图...
珐琅之宝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元,通高13.9cm,口径16cm,足径13.5cm。清宫旧藏。炉铜胎,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炉颈部浅蓝釉地,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12朵。腹部宝蓝釉地,饰红、白、黄三色掐丝珐琅缠枝莲花6朵。其下饰莲瓣纹一周。此器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谐调,富丽典雅,是一件高水平的元代掐丝珐琅作品。唯其铜胆、象耳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