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全国首例古塔复建建成六层后拆掉重来 调查动机 2009年9月9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居寺南塔复建仪式隆重举行。 然而,随后,这项令海内外瞩目的古塔复建工程却蹊跷地淡出社会关注的视野。时隔整整40个月后,记者依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探访到公众难以知晓的曲折内情。 □特别调查 一个网名为“五角枫”的网友,在一知名论坛以R...
考古证实雷音洞为国内现存最早佛殿 位于房山区云居寺景区内 30年前曾发现佛舍利 雷音洞内石壁上有精美的佛经雕刻。 记者 范继文 摄 9月22日,文物部门宣布,经考古专家研究,雷音洞被认定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佛殿,建成时间为隋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距今已1396年。 考古证实最早佛殿 今年5月28日,房山区政府成立房山石经及云居寺文化研究中心,聘请考古学泰斗、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
房山区云居寺景区文物部门昨天对外发布,经过考古专家4个月的考察研究,云居寺石经山雷音洞已经被认定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佛殿,建成时间是隋朝大业十二年(616年),距今已有1396年。 雷音洞是人工构建的佛殿 今年5月28日,房山区政府成立房山石经及云居寺文化研究中心,聘请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宿白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罗炤等多名考古专家进行研究。 昨天上午,考古专家向新闻媒体通报了研究...
昨日,房山云居寺石经山雷音洞,石经板上的经文。经过考古专家4个月的考察研究,雷音洞被认定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佛殿,虽然经过1396年的岁月,经文依然很清晰。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原标题:房山云居寺发现我国最早佛殿 新京报讯 (记者 饶沛)房山区云居寺景区文物部门昨天对外发布,经过考古专家4个月的考察研究,云居寺石经山雷音洞已经被认定为我国现存最早的...
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北京金台艺术馆、北京云居寺管委会和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等机构共同主办的中国书画名家“风雨同舟,大爱 擎天——北京特大暴雨赈灾书画笔会”7月29日在北京金台艺术馆举办,百余名书画家捐献了精心创作的一批书画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将通过慈善拍卖筹得善款, 支援云居寺修缮在北京7月21日特大暴雨中坍塌的几处围墙。 ...
21日发生在北京的暴雨天气,致使本市多处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记者昨日从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由于雨势强劲,云居寺围墙三处墙体出现垮塌,但寺内其他文物没有损坏。另据旅游局消息,大雨致使潭柘寺、大觉寺、戒台寺等多处文物遭到损坏。 据北京市文物局...
21日发生在北京的暴雨天气,致使本市多处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记者昨日从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由于雨势强劲,云居寺围墙三处墙体出现垮塌,但寺内其他文物没有损坏。另据旅游局消息,大雨致使潭柘寺、大觉寺、戒台寺等多处文物遭到损坏。 据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暴雨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致使本市多处文物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房山云居寺围墙三处墙体在暴雨冲刷下出现垮塌,每处墙体垮塌长度在十米左右...
大红灯笼高高挂 新春祈福到云居 活动时间:1月16日 至2月6日 云居寺于春节期间隆重推出“大红灯笼高高挂、祈福迎祥鸿运来”迎新春祈福系列游园活动。并提前在寺内各主殿、配殿挂好大、中、小三种吉祥灯笼,您可以亲笔写上护佑者姓名和美好祝愿,在不同区域悬挂不同规格的吉祥灯笼。主要有三种:第一种“鸿运永久”大型灯笼 鸿运永久灯笼,限量20个,每个99...
北京市唯一一家独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位于房山区的云居寺,眼下正在加紧编写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实地测绘文物三维图。昨天举行的房山人大七届一次会议上,云居寺申遗成为各界代表热议的话题。 今年4月22日,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更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通知》,重新迈出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步伐。云居寺早在2006年,就经国家文物局严格筛选,以“北京云居寺塔、藏经洞及石经...
记者 巩峥 本市唯一一家独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位于房山区的云居寺,眼下正在加紧编写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实地测绘文物三维图。昨天举行的房山人大七届一次会议上,云居寺申遗成为各界代表热议的话题。 今年4月22日,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更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通知》,重新迈出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步伐。云居寺早在2006年,就经国家文物局严格筛选,以“北京云居寺塔、藏经洞及石经...
5月10日是农历四月初八,适逢佛诞日,北京云居寺佛舍利宝塔奠基仪式在北京房山区举行,房山云居寺文化景区项目全面启动。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尼泊尔国家文物管理局局长巴林塔库玛尔比答瑞出席奠基仪式。来自佛教界三位高僧大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祜巴龙庄大长老、青海塔尔寺住持宗康仁波切、扬州高旻寺老堂主彻明长老带领僧众,按照佛教仪规,现场诵经祈福,并绕坛城,为佛舍利塔奠基洒净水、谷米、宝石。石经山本名白带山...
记者道:去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严格筛选,北京云居寺凭“云居寺塔、藏经洞及石经”而入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恢复云居寺周边的历史原貌,今后5年内,云居寺文物保护区周边的土地将被规划为绿地和停车场,周边2公里内的现代建筑物将被陆续拆迁。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寺内珍藏着石经、纸经、木版经号称...
国家级重点文物—房山云居寺南塔,日前完成了地宫装藏。南塔复建记事碑、花岗岩雕《陀罗尼经》碑、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布施像等10余件珍贵物品,放入南塔地宫后封砌。 装藏是佛教用语,在修建佛塔中有特殊意义。中国式塔下一般都建有地宫,是中国深埋习俗的表现形式,主要用来珍藏佛陀的舍利及圣物。此次装藏南塔地宫的珍贵物品有:南塔复建记事碑、“石经寺释迦佛舍利塔记”复刻碑、花岗岩雕《陀罗尼经...
云居寺出土舍利 外层汉白玉函(明代) 今天下午14时,房山云居寺毗卢殿将封闭,1小时后,佛祖肉身舍利将被送回首都博物馆继续珍藏。昨日,记者从云居寺文物管理处获悉,自6月23日佛祖肉身舍利在云居寺接受观瞻以来,平均每天有5000名游客前往观瞻拜谒。云居寺文物管理处提醒,今日观瞻12时截止。 据介绍,佛祖肉身舍利1981年出土于房山云居寺雷音洞内,是国家级文物,出土后一直珍藏于国家金库,2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